小说园

小说园>乱世英雄什么意思 > 第197部分(第3页)

第197部分(第3页)

帕特里奇没有采纳这一建议,因为他知道,这也许正是罗耀武要达到的目的。

扩大打击范围只能增加仇恨,而仇恨又是民众支持游击队,抵抗占领军的主要因素。在伊拉克与阿富汗,美军尝到了苦头。如果将矛头转向那些暗中协助游击队的平民,等于与东北地区一亿多中国人为敌。

到时候,美日联军要面对的就不是几百万正规军与一百多万游击队,而是一亿多愤怒的中国人。

帕特里奇能做的,也就只有加强后方兵力。

也就是说,让更多的作战部队执行后勤保障任务,重点保护几条主要的铁路与公路,确保主要的军事基地能够正常运转。

可惜的是,这个办法并不能消除来自游击队的威胁。

长崎被摧毁之后,东北地区的游击队大受鼓舞,并且在八月十四日发动了一系列针对美日联军军事基地的袭击行动,首次将矛头对准了包括空军基地在内的军事设施。在袭击军事基地的战斗中,游击队甚至使用了包括反坦克导弹、八二迫击炮、一零六无坐力炮在内的重型武器。

虽然美日联军及时果断的出击行动挫败了大部分袭击,但是仍然有几座空军基地被游击队攻破,近百架停在地面的作战飞机被摧毁。战斗中,还有数百名美日联军官兵阵亡,对美日联军造成了严重的心理打击。

愈演愈烈的游击战让帕特里奇认识到,如果再不发起进攻,东北战场上的局势很有可能失去控制。

更重要的是,这轮针对美日联军军事基地的袭击让帕特里奇意识到,全面占领中国是很不现实的事情,即便是全面占领东北地区也很不现实。

从军事上讲,为了提高部队的安全性,美日联军只能将军事基地集中设置在几条主要的铁路与公路附近,并且离港口越近越好。这样一来,才能缩短后勤补给线,并且集中兵力保护重要目标。

问题是,美日联军不可能放弃其他地区。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让中国人来管理中国人,即由投靠了美日联军的当地人组建临时性的地区政府,甚至有必要组建一支负责维护地方治安的军事警察部队,由这些人负责面向平民的治安任务,从而将美日联军的作战部队抽调出来。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繁琐的工作。

从军事上讲,要想控制整个东北地区,至少需要五十万军警,而且这些人员都需要接受培训。虽然所需的教官并不多,但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帕特里奇最缺的就是时间。

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成立由中国人为主的临时地区政府很难被美国当局接受。

原因很简单,美国已经承认台湾当局是中国唯一的合法代表,而且承诺不会在战争中分裂中国,东北仍然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东北地区理应由台湾当局管辖。只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台湾当局没有向东北地区派遣行政官员。如果在东北成立不听命于台湾当局的地方政府,美国就违背了承诺。

问题是,这是当时能够找到的唯一的解决办法。

受此影响,八月下旬,帕特里奇以联合司令的名义,下令在东北地区招募自愿人员,并且组建了几个训练营,开始培训中国籍的军警人员。因为没有成立地方政府,所以这些人员仍然由美日联合司令部指挥。

安排好这件事,帕特里奇才开始着手调整战区内的军事部署。

因为已经拿下了阜新与锦州,离山海关只有一步之遥,所以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全部集中在关外。虽然下一步进攻的主要目的就是打下山海关,由此进入华北地区,但是帕特里奇非常清楚,在狭窄的沿海地区作战对美日联军非常不力,所以很有必要在此之前,通过一系列的战术行动扩大正面宽度。

这也正好符合美日联军的实际情况!

''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主动迎战

负责敌后游击战的不是罗耀武,而是叶振邦。

在个人能力方面,罗耀武还是很有自知之明。虽然他是战区总司令,在战术、战役与战略层面上的决策能力无人能及,但是在游击战方面,出身正规军,深受正规战术思想熏陶的罗耀武远不如那些在战火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军官,特别是在灵活选择战术上,罗耀武的思想较为僵化。

与罗耀武相比,叶振邦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

年轻不仅仅意味着有更加充沛的精力,也意味着没有固定了的战术头脑。加上叶振邦没有进过正规军校,也就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正规战术。他的所有经验都来自战场,也就更能适应灵活多变的游击战。

必须承认,罗耀武在用人方面确实很有一手。

虽然与战区内的其他参谋一样,忙起来之后,叶振邦没有时间去考虑别的问题,但是在对日进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