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山上的尼姑庵 > 第3章 一只救命的船儿(第2页)

第3章 一只救命的船儿(第2页)

对于长久居于深宫的人,因为孤独和寂寞,难免会有哀怨的心情而无人倾诉,往往他们也会选择以这种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或者抒发寄托。

但一个诗中处处透露出死意的人又图的是什么?

静虚师太想到这里已是豁然开朗。她终于明白了这首诗的整体意思,微一思索,也既而明白了那上面的“一”字是何含义。

也就是说这个写诗的女子是个久居深宫里的人,而这深宫,无疑指的就是皇帝居住的皇宫。

只是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或者是这个女子住在里面过得不如意,便荒唐的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于是,她准备好了三尺白绫,打算在四更的时候用来自缢。可是从她内心里始终存在着一股脱离困境的求生欲望,于是她便将自己的愿望写在纸船上放在河水里漂出了皇宫。

而且以五日行舟为限,如果还是没有人来救她的话,那么她就会选择死亡。

至于那个显眼的一字,显然表示着这只纸船正是这女子放出的第一艘挽救性命的小船。

也就是说,这个女子还有四天时间,才会在绝望中选择死亡。

静虚师太想着手头不觉紧了一紧,这真是傻孩子,你这样写在小船上,若非刻意留心又有几个人会看到?

而就算有人看到,又有谁能从深宫里救出你的生命?

想到深宫,静虚师太不觉抬头往龙城皇宫望去,眼睛里忍不住泛出一片湿润,但不过片刻,还是暗下定了定心神,同时又庆幸自己能够看到这只小船,但不管能不能救得这个人的性命,既然上天让她看到了,她也会尽力而为。

不过最终的关键问题是,就算现在基本确定了对方的大体位置,可要想在皇宫里找一个人,然则比在皇宫外更艰难和危险得多。

不过对于静虚师太来说,深宫再深也没什么,哪怕已时过境迁几十年,她相信依然记得一些。

于是,她又将小船轻轻放入水中,然后用手缓缓滑动,让小船顺着河水流去。

她的双目始终都没有离开小船,直到小船从河道的另一个拐弯处失去踪迹,她才有些失意的直起身来,端定了一下心态,便转身望着屋宇纵横的龙城,轻轻说:“龙城,我又回来了!”

她沿着水流九曲,悄悄潜入龙城,又依着河流最终来到了皇宫外的某一个出水口。

她抬头望去,但见城墙出于九丈之上,一墙之隔却是内外两个世界。

此时天色尚早,静虚师太只是在附近徘回,直到了夜深人静之时,才以轻功悄无声息的飘然而入。

皇宫里岗哨林立,不时有一队队的禁卫军来回巡逻,只须一点动静他们便会警觉。

静虚师太隐身于暗黑之中,也是丝毫不敢大意。

她错开巡逻,仿佛轻车熟路般不时穿插屋檐阁榭间,只要看到可疑之处,她便会前去查看。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

她早已预料到会是这种结果,因此也没过于在意。毕竟以她的盘算,只要那女子以五只小船的期限,也就是说她有五天的时间来找到这女子。

而今天也只不过是第一天,她并不打算会在第一时间找到那女子,但起码她会利用这一晚将这个曾经熟悉又陌离的皇宫大致摸个清楚。

第二天,静虚师太在城外不远的树林里寻找了一个安静的所在,准备休息个一上午,然后下午估摸着那女子又要放船,她便大可在昨日遇见小船的河道前方寻个最佳位置,准备来个守株待兔。

当然守的只是那小船流出的出处,要想找到那女子,她知道光在皇宫里盲目寻找那绝对是找不到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以五只小船串联成一条线,她每天守候一处分流汇总的岔道口,必然能循着小船的来源处寻找到那女子。但就在她睡得正安逸之时,树林里忽然传来一阵嗦嗦的声响。

静虚师太一惊而醒,连忙起身伏在粗大的树干后,然后居高临下往声音来源处望去,只见两个人影仓皇而至。

其中一人急急的说:“赵大哥,咱们这么跑也跑不脱了,眼看快要到了帝都,咱们不如分开跑,只要能活一个,咱们也要让主子知道,传说中西境鬼望谷的人出……”

那人还没说完,但听唆的一声,一支冰箭破空射来,顿时将说话的那人射了个透心凉。

那人滚倒在丛林之中,静虚师太隐约听见那人说了一声:“务必要让主子知道鬼望谷已经得到了一只展翅金雁的踪迹……”

那叫赵大哥的大惊失色,也顾不得同伴如何,连忙往另一边逃去。只是还没逃出多远,便被两个灰影追上,其中一个灰影掷出手中冰锥,也将赵大哥刺死。

这一变故来得突然,结束得也快,令得躲在树上的静虚师太几乎没有反应过来。

对于那二人说的话,静虚师太极为惊诧,她自幼秉承自身的奇特使命,这次下山原本就是要与下一位“承平者”将一件由她秘藏的上古仙器与之进行交接,没想到无意中听到“西境鬼望谷”的传闻,这西境鬼望谷又是什么来历?她深居其事,自然知道那是一个传说中的邪魔诞生之地。

据说当年大秦帝国始皇帝的护陵人在历史长河中神秘消失,实际上就是去了那里,至于是真是假,也没人去考证。

而随着传说中始皇帝护陵人的神秘消失,江湖中却又忽然出现了一只展翅金雁,相传说是得金雁者得天下,这个传闻世代相传,早有风闻,可展翅金雁,又是从何而来……正疑惑之时,又从另一面跑来两个灰衣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