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材料帝国TXT百度 > 第145部分(第1页)

第145部分(第1页)

崔洪春不是一个完全外行的领导,材料和工艺的重要性他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所以他才会在会场上大力支持秦海的意见。然而,冷静下来之后,他又开始有些不踏实。按照原来的方案。三五年时间里,农机系统可以拿出一批新型设备。这是可以作为政绩反映出来的。如果把主要目标定为新材料和新工艺,万一到时候拿不出什么令人瞩目的成果,他就有些不好交代了。

其实,王长松他们没有把材料和工艺的研发作为重点任务,多少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材料的研究有时候十年八年都难以见到成效,这会让主管领导的面子十分难堪。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任期。那种在任期内无法见到成果的项目,是领导最不喜欢的。崔洪春虽然是个有远见卓识的领导,在这方面也做不到完全免俗,他也需要一些东西来支撑自己,毕竟他也是需要向他的上级负责的。

“材料是百年大计。很难一蹴而就。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知名材料企业,都是有上百年的历史,形成了无数经验和专利的积累,我们要想在短期内赶上以及超过他们,恐怕不易。”陈贺千沉声说道。

作为一位知名学者,他与官员打交道也是很多的,崔洪春一说话,他就知道对方担心的是什么了。对于这个问题,他必须要事先给崔洪春打好预防针,毕竟新材料研究这种事情是没法打包票的。

秦海同样能够理解崔洪春的心理,他甚至比陈贺千更早地考虑过这个问题。陈贺千说完之后,秦海接过去说道:“陈老师说得对,材料学的研究需要有长时间的积累,别人搞了上百年时间,我们起码也得有三四十年,才能达到与别人平等对话的水平。不过……”

“不过什么?”崔洪春敏锐地抓住了秦海话里的转折之意,他把陈贺千和秦海请过来,想听的其实就是这个“不过”。

秦海微微一笑,说道:“我觉得,我们可以把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分为几个阶段,每一期争取能够取得一些看得见的成果。如果我们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集中力量突破一些技术难关,同时兼顾对其他技术问题的积累,就可以保证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这样也有利于激励科研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信心。”

“对了,我想说的,正是这个。”崔洪春欣然附和道,“我担心的,就是在很长时间内无法看到成果,影响了整个系统的自信心。如果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拿出一些成果……不需要很多,只要有三五项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那么就能够有效地激励大家的信心,同时也能够让部长和中央领导看到咱们计划的可行性。”

从崔洪春的内心来说,激励下属的信心只是一个次要的目的,而让部长和中央看到计划的可行性,才是主要目的。不过,他不能在陈贺千和秦海面前说得如此直白,把激励信心作为一个理由提出来,会显得更加冠冕堂皇一些。

秦海当然明白这其中的诀窍,事实上,提升信心这个理由,也是他有意提出来给崔洪春作为梯子的。听到崔洪春的话,他沉了一下,问道:“崔部长,您所说的比较短的时间,大致是多久?”

“三个月,可能吗?”崔洪春问道。

三个月?秦海在脑子里快速地思索了一番,农机方面涉及到的材料,主要都是金属材料,有一些技术问题,秦海倒是有比较成熟的思路,如果找一家研究机构,稍稍提点一下,三个月之内拿出一两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倒也不难。

就比如说,一些耕作机械上使用的传动链条,国产产品的使用寿命明显低于进口产品,其主要原因在于制造链条的钢材强度不够,如果换用后世发明出来的某种型号钢材,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其使用寿命,使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秦海无法准确地回忆起这种型号钢材的配方和冶炼工艺,但大体思路是知道的,只要找几名研究人员照着这个思路去做一组实验,就能够解决配方问题。

问题在于,区区一个链条的材料选用,并不够出彩,很难达到崔洪春所希望的目标。想想看,部里开办公会的时候,你能郑重其事地向大家介绍某个链条的质量问题吗?

可是,要拿出足够惊艳的成果,就不是三个月能够做到的了,纵然说秦海有金手指能够作弊,也得有一个合适的时机才行。

似乎是看出了秦海的为难,崔洪春微微一笑,向秘书做了个手势。秘书心领神会,从崔洪春桌上拿起一份文件,递到了秦海的手里,说道:“秦工,请你看看这份通知。”

“国际耕作机具博览会?”秦海接过文件,扫了一眼开头,不由得一愣。

崔洪春的秘书递给他的,原来是一份来自于世界粮农组织下属的一个农机专业协会的会议通知,通知称三个月后将在巴西举办一次国际耕作机具的博览会,邀请世界各国的农机具生产厂商前往参展。再往下看,还有一段更有意思的内容,称在本次博览会上,将进行各种耕作机械基础配件的耐用性竞赛,这是充分展现各厂商技术实力的一项比赛。

所谓基础配件,包括犁铧、耙片、旋耕机刀片、中耕机锄铲等等,这些配件都属于易耗件,会在耕作过程中因为与土壤的摩擦而逐渐磨损。提高这些基础配件的耐用性,除了可以降低配件成本之外,还可以提高耕作的连续性,减少设备维护所需的人力支出,因此各家配件厂商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这方面的研发。

基本配件的耐用性,说到底就是材料和工艺的水平。博览会开展这样一项比赛,其用意就在于鼓励各厂商积极开发新材料和新工艺,激励国际农机具技术水平的发展。

如果中国厂商能够在这样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不必说拿到冠军、亚军,哪怕只是前五名,也足以让人感到振奋了。联系到青锋农机厂在旋耕机刀片方面取得的进展,秦海一下子就明白了崔洪春的用意。

“我记得你说过,青锋农机厂生产的旋耕机刀片,使用寿命已经能够达到日本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你考虑一下,有没有可能再挖掘一下潜力,使我们的国产旋耕机刀片的耐用性水平达到国际前列呢?”崔洪春看着秦海的眼睛,用期待的语气问道。(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五章 热喷涂

崔洪春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这才会把旋耕刀片当成一根救命稻草。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上级领导看到成效,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这样一次国际展会上出头露脸。以当年中国的农机技术水平,想在这种竞赛中获奖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可是,青锋厂的旋耕机刀片给了崔洪春一线希望。毕竟,这种刀片是能够打入日本市场的,虽然其使用寿命仅仅是达到了日本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但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努力努力,是不是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奇迹了呢?

崔洪春对于这一点并没有太大的信心,所以他需要请陈贺千和秦海来进行评估。他已经想好了,只要这二位认为有可能,那么不管需要什么条件,他都会尽力满足。说穿了,他要做的就是一项政绩工程。中国的事情就是如此,只要这项政绩工程做成了,后续的工作就顺利了。

“这个……恐怕有些难度。”陈贺千皱着眉头,给崔洪春兜头浇了一瓢冷水。

“有什么难度,陈教授请讲。”崔洪春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了一下,但还是表现得极其镇定地向陈贺千问道。

陈贺千道:“青锋厂的旋耕机刀片,我没有亲自去观察过,但听小秦给我介绍了全部的工艺过程。青锋厂能够把旋耕机刀片的使用寿命提高近500亩,主要有两方面的改进。其一,他们对外购的钢材进行了重新冶炼,提高了钢材的强度;其二,他们引入了高频堆焊工艺,在刀头上覆盖了一层高耐磨金属。”

“嗯,这个情况小秦也向我介绍过。”崔洪春点头道。

陈贺千继续说道:“要进一步提高刀片的耐用性,依然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进一步改进钢材配方。二是改进堆焊的焊料成分。据我的了解,青锋厂在这两方面都已经进行过一些尝试,目前能够做到的,已经是他们的极致了。未来当然还可能有一些改进,但大幅度的提升,恐怕很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