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过去待完成结局 > 第22章 讲故事的好处(第2页)

第22章 讲故事的好处(第2页)

那个在手机钢琴app里认识的人,被梁泊言再次联系上以后,虽然骂了几句,但居然没有拒绝,让梁泊言趁早上门,说他也懒得再看到那晦气玩意儿。

梁泊言顺便点开这个人的头像,往下一拉他的评论,纯纯一事逼,到处挑刺,嫌这个太匠气,那个弹错音,偏偏自己从来没上传过作品。

梁泊言占便宜等不到明天,立刻就准备叫个货拉拉上门,需要填上地址,问对方:“我让司机到哪里去取?”

对方发了个地址过来,说:“四点前过来啊,四点过后我要去接孩子了。”

一看门牌号,货拉拉的钱都省了,或许是大数据的匹配机制,推送的本来就是附近的用户,这位偶然匹配上的大哥,居然就在隔壁楼。

大概是图方便,对方看他也住在那里,居然不但给了电子琴,连那架巨大的钢琴,也一起给搬了过来。

邻居却并没有这么乐观,他只觉得自己当了冤大头:“你都住这儿了,还说没钱,你糊弄鬼呢?”

“刚不都跟你说了吗,朋友的房子,我暂住而已。”

梁泊言说,又指了指沙发上的催缴水电气费的单子,“瞧见没,过几天都要停水停电了。”

邻居将信将疑,似乎是看他一个人,穿着也是便宜货,确实不像能买得起这里的房。

“你多大啊?”

邻居问,“高中毕业了吗?”

梁泊言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只是说:“读不下去书,我是来北京追求我的音乐梦想的。”

邻居对他的音乐梦想不置可否:“钢琴需要天赋的,我就是孩子实在练不出来了,每天看到钢琴就哭。才把钢琴都一起送你,免得看了伤心。你这都十六七岁了,弹成这样,当钢琴家也没什么希望。”

“你孩子多大了?”

梁泊言问。

“八岁了。我看钢琴是走不通了,打算另外换个兴趣班。”

邻居说,“你们这些年轻人不懂家长有多辛苦,像你这样跑出来,家里都急死了。等你以后有孩子就知道了。”

梁泊言喜欢听这种笑话,他就可以随即说:“我爸在牢里,我妈也去世了。”

这就是语言上的蒙太奇手法,他不会讲,他爸坐牢和他妈去世之间,隔了二三十年。梁幻死的时候已经六十出头,固然算不上高寿,但起码也过了许多年的好日子,用一个尚未签订引渡协议的国籍,过着还不错的日子。

他要真的有孩子,那可能过不了政审,考不了公。

看邻居露出有几分惊恐的眼神,梁泊言又补充了一句:“行贿罪。”

真是奇怪,都是犯罪,但似乎这样的经济犯罪比起抢劫杀人这些暴力行为要好一些,邻居明显松弛了几分,甚至说:“你妈妈也是冲动了……就这么把你一个人丢下了。”

“不会啊,现在不是有你送的钢琴了嘛。”

梁泊言夸赞了一句,“其实我更擅长唱歌,看你这么大方,我免费送你首歌……”

“我要去接孩子放学了。”

对方却没有领情,不但走得飞快,还跟梁泊言叮嘱,“你还是上个学吧!去唱歌人家也得要九年义务教育毕了业的!”

这一天天的。梁泊言有些忧愁,想起李昭走之前也是骤然指责他为什么不去学习,今天又被隔壁楼的邻居一通说。

看来,得到年轻身体的同时,也要继承年轻人的烦恼。

甚至会让梁泊言想起,他真正的十六岁时,正在干些什么,有没有专注学习。

香港因为长久被英国殖民,受天主教和基督教影响极深。他读的也是教会学校,有一门专门的课程便是圣经课,从小学到大,遇上特别的节日,还要去教堂。他挺乐意去,有圣餐可以领。梁泊言那门课成绩也好,别人来问他怎么学,他便说诚心相信神的旨意。他是这样相信过的,不管有什么苦难降临,都是神对子民的考验。圣诞时,香港会放两天假,整个维港的建筑都亮起来,美如乐园。他加入了学校的唱诗班,也要去教堂唱圣诞歌,也要去传福音。

97年香港回归之后,佛教人士对圣诞节一直是香港公共假期不满,要求佛教也享有同样待遇,从那以后,香港又多了一个佛诞日。

再后来,梁泊言长大成人,什么教也不信,看一些文艺作品里面,虔诚的信徒因为向上帝祈祷得不到回应,怒而粉转黑,选择报复社会。他就想这些人要求真他妈高,还成天问神能给你什么?起码能给三天假期。不管哪个宗教的神,能放假的就是好神。

除此之外,就不要再指望有别的什么用处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