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痘接种法的起源,说法有很多种:
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曾记载:治小儿身上有赤黑疵方:针父脚中,取血贴疵上即消;治小儿疣目方:以针及小刀子决目四面,令似血出,取患疮人疮中汁黄脓傅之。
由孙思邈的生平推断,人痘接种起源于唐初。
清末医学家董玉山的《牛痘新书》中记载:考世上无种痘,诸经唐开元间,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
按照这种说法,人痘接种法应当起源于唐中期的开元年间。
清初医学家俞天池则在《痧痘集解》,原名《痘科金镜赋集解》中记载: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由此蔓延天下。
时间、地点更加详细,起源于明朝隆庆年间的太平府。
目前史学界的主流看法是,人痘接种法在官方层面首次推广应当是明朝隆庆年间,但最早的出现时间应当在唐代,不过那个时候只是在民间小范围的流传。
人痘接种法得到全面普及,是在清朝康熙年间。清朝发迹于远离中原的东北地区,很少接触天花,导致他们缺乏对这种疾病的免疫力。
清军入关之初深受天花迫害,豫亲王多铎、顺治帝均死于天花,死的时候都不超过40岁。因此,在天花下侥幸生存下来的康熙帝比较重视天花的预防工作。”
明末的辽东将领们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
糊糊:“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他下令在全国普及人痘接种法。
他晚年还曾经在《庭训格言》中说:国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今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诸藩,俱命种痘;凡所种皆得善愈。尝记初种时,年老人尚以为怪,朕坚意为之,遂全此千万人之生者,岂偶然耶?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康熙帝对于自己普及人痘接种法的贡献是相当自信的。的确,人痘接种法的全面普及极大地降低了清朝的天花死亡率,这也成为清朝人口数量暴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遗憾的是,人们也发现人痘接种并不是绝对安全的。有大概2%的死亡率,而且往往会留下一些诸如耳鸣之类的后遗症。”
喜欢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