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突厥结束之后,李靖在大唐帝国国内的功劳达到了鼎盛,但此人极为小心,回国之后便久居京师,这也是让李世民放下对他的戒心。
毕竟功高震主不是闹着玩儿的,他解决了大唐北方的威胁之后,如果要还在军队里带兵的话,那估计李世民也不能够容他。
周围这些贵族也都在窃窃私语,这位大唐军神平时从不多走一步路,也不多说一句话,比任何人活的都小心,今儿这是怎么了?
派个儿子过来送份礼,随大流也就行了,怎么能够亲自前来呢?
包括李承乾在内,虽然大家心里都有问号,但卫国公李靖地位崇高,大家也都到了门口迎接。
本以为卫国公李靖会跟大家寒暄几句,谁知道在门口抽出了一封圣旨,一众人等又呼啦啦的跪下了。
“承平郡王李象,听大将军李靖调遣,入兵部辽东司商定平高句丽策,暂定六品辽东司副掌印。”
圣旨非常的短,只有这么短短几句话,但在众人的心里又掀起了滔天巨浪。
皇子皇孙都只有一个名号,从来都没有特定的职务,尤其是和军方有关的,除了自己宫里的卫戍军,不能够和任何军队扯上关系。
李象一下子入职兵部,而且是最近炙手可热的辽东司,虽然没有直接掌兵,但十三岁的兵部署官,别说是在大唐帝国了,即便是在前面十几个朝代,那也是前无古人。
皇上这么心切的栽培皇长孙殿下吗?
有些人此刻心里有点后悔,刚才送来的礼物是不是有点薄了?
本身以为就是个见面礼,所以并没有准备贵重礼物,现如今皇上让其进入兵部,那可是真龙真身显现的更多了,有几家贵族脸上面露苦涩,可现在补上去也不是那么个事儿。
所以这些人开始打探有关于皇长孙的紧要日子,得知下个月初五乃是其生母柳氏的生辰,这些人立刻计上心来。
“殿下,接旨吧。”
李靖明白,这是皇上给李象的正式封赏,如果要是普通平民的话,或许还会给一个贵族爵位,毕竟解决了高句丽的事情,一个五品官不多,更何况在某些细节方面,的确是应该请教这位皇长孙殿下,人家是计策的提出人,一定在某些方面有不同的见解。
“谢主隆恩。”
李象镇定的接过了圣旨,周围的人对李象的评价又上了一层,在这么多人的注视之下,李象没有任何失仪,他们已经找不出词来修饰李象了,如果要是有的话那就是妖孽。
“后日上午,兵部辽东司各位官员都会到场,商讨平高句丽策,皇上也会到场,请殿下务必准时。”
李靖的话说完之后,周围又是一阵窃窃私语,这可是商讨朝廷军机大事,十三岁即可登堂入室,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呀,纵观所有的贵族子弟,谁有这样的待遇?
如果这个话是从别人的嘴里说出来,那有可能是为了虚抬这个人的地位,可能不会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但各家的老头回家已经说了,平高句丽策的确是皇长孙殿下提出来的,所以人家到兵部参与商讨军国大事,绝不是一个面子工程。
“请李大人放心,属下定当准时前往。”
李象说话很会拿捏分寸,此刻卫国公李靖是兵部尚书,咱是辽东司副掌印,该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也是变相的告诉在场的兵部官员,到了兵部之后只有辽东司副掌印李象,没有承平郡王。
“殿下谦逊,此刀乃当年北征大漠,突厥小王的一把宝刀,皇上对殿下寄予厚望,在下就把这把刀赠与殿下,愿殿下他日能手持这把刀,为皇上为我大唐开疆辟土。”
卫国公李靖说完这句话之后,在场的人更加不淡定了,这把刀是当年突厥太子的,带回京城之后,皇上把这把刀赐予太子李承乾,后来因为李承乾胡闹,皇上又把这把刀给收了回去转赠给军神李靖,没想到兜兜转转之下,竟然又再次到了东宫。
虽然没有到太子李承乾的手上,但到了李象的手上,这也代表着皇上的一个意思,那就是对太子李承乾既往不咎,东宫还是原来的东宫。
如果没有皇上的点头,这把拥有非凡意义的弯刀如何能够到了李象的手上呢?李靖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私自做主。
“象儿…”
李承乾看到李象就要伸手去接,赶忙阻止。
这些日子他是被皇上给吓傻了,还以为这又是一次试探,如果要是你接了过来,皇上可能会觉得你有掌兵的野心,李象想想也是那么一回事儿,手就悬在了空中。
“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这句话是李靖揣摩之后说出来的,毕竟皇上没有明说,但现在这个情况如果要是不这么说的话,李象断然不会接着把刀,更何况李靖这些年佩戴着太子之刀,每日如同脚踩火盆,现如今有个机会甩出去,哪怕是有点儿逾越的地方,那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只要是咱不谋反,不杀人放火,就凭身上这半车功劳,皇上也不会计较一些小过失,更何况你的确是想让你孙子拿着这把刀,只是你没说出来就是了。
李靖不由分说的放在李象的手上,又说了几句闲话,转身就离开了东宫,这把刀就是烫手山药,皇子龙孙带着没事,自己一个外人实在是惶恐。
侯奎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李泰和李晋的门人也看在了眼里,回去要开始制定针对这小子的计划了,要不然这大唐的帝位真的要落在这小子的手里。
李世民有这样的举动也是正常的,这些年几个儿子争斗的你死我活,但没有一个人能脱颖而出,李象的出现让李世民在黑暗当中看到了曙光,而且李象还根儿红苗正,比其他几个人更具备成为皇帝的出身……
唯一的污点就不是太子嫡出,但谁是太子妃这还不是老李一句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