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幸福股价 > 第7部分(第2页)

第7部分(第2页)

因为大学时代主修经济学,所以养成我凡事喜欢观察未来趋势的习惯,不管是做任何事情都会想到以后的发展情况,自然对于人脉的布局经营也是如此。在我的想法里,5年甚至10年之后需要什么类型的人脉,现在就要开始布局。时间够久,与这群朋友的交情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但是有一点必须强调的是,为人脉定调的责任是操之在己。除了要清楚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未来要走的路之外,也要努力鞭策自己有所长进。否则自己要是「不才」,怎么能够要求别人和自己保持情谊呢?

打个比方说,这几年台湾打高尔夫球的风气日盛,年龄比例也逐年下降,似乎意味着更多年轻人深知商场经营人脉的重要。对于这样的“趋势”,我倒也不以为然。及早了解人脉的重要是一件好事,但是年轻人身段低,热心待人自然就能广结善缘,不一定要靠打高尔夫球。更要紧的是,人脉的基础还是必须回归到专业,累积自己的实力也是建立人脉的管道,否则“话不投机半句多”,一心想着要结识人脉,反而会弄巧成拙。

人脉的定义,可不是跟某某人吃过一顿饭或是交换过名片就表示跟对方很熟,而是当你有困难的时候,对方愿意伸手帮忙;当你需要被肯定时,对方愿意为你美言几句。

预见全球产业的下一个10年

全球产业未来将是“上肥下瘦”,上游产业因为掌握经验和管理,仍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下游产业却因为市场价格的竞争,毛利一再被压缩,获利空间有限。为了降低成本,下游产业从各国出走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找工作往上游走 稳定性高 年终分红多

不久前IBM宣布裁员,因为过去IBM是生产打印机为主,现在变成ERP(企业资源规划)售后服务,所以需要懂得售后服务的人,生产部门的人力需求就相对减少。同样的道理,就像下游产业转变比较难一样,下游的技术人员不可能马上转变成业务服务的人才,于是只能面临被裁员的命运。

从前找工作,追求稳定专一,现在却要强调通才,而不是专才,而且还要灵活,最好是什么领域都要会一点点。等到产业有所改变时,才能够马上应变规划另一种生活。我常用这个例子吓人,如果在银行做10年,却只懂得存放款,当银行开始有ATM卡、有网络银行,恐怕就要被裁员了。但是如果除了存放款,还懂得股票、债券,万一失业时,换工作的机会绝对比只懂银行业务的人来得多一些。所以说,在职场规划时也要记得往上游走,这样工作的稳定性才会提高。

科技产业大致可分成三个工作领域,第一种是研发人才,包括各类型工程师,第二种属于行政人才,包括会计、人事,第三种是行销业务人才。如果是我,我会选择行销业务,它的好处在于,不管是上中下游产业都有发展空间,学的东西也比较广,做通才不要做专才,将来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机会比较大。

未来的赢家在哪里?

未来的产业成功是基于消费和市场的。唯有真正接触市场和消费者,才能掌握需求,才能掌握成功的机会。

掌握消费者才是赢家

打开台湾电视,最受欢迎的call…in节目来宾,不一定是才高八斗的学者或是著作等身的专家,反而是许多过去跑线的记者。专业度和素养固然因人而异,但好处是他可以谈政治,也可以谈财经甚至社会新闻。原因何在?因为他们知道观众最想听什么,所以只要挑选观众想听的讲就好了。相反的,很多学问高深的教授为什么上节目都不好看?因为他们讲的内容人家听不懂,他不知道坐在电视机前面的人想听什么。

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接触目标市场,谁能够掌握客户,谁就是赢家。

谈未来趋势时,所有的东西都要反过来思考,接触目标市场,了解消费者要什么,然后衍生出来的东西才是最好的。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认为“我就是最好的;消费者要懂得欣赏”。现代人的自我认知愈来愈强,加上地球村的无国界消费趋势。所有产品都是开放竞争,今天不用这家公司的,我可以改用其他家的;或是等到有人做出消费者要的、更便宜又更好的东西,消费者才愿意掏腰包花钱买。

异业结合的趋势

再举一个例子,前几年台北富邦银行买下台湾大哥大###,让很多人跌破眼镜,大家会觉得“金融业为什么要去搞电信业”。事实上这个跨业的决策一点都不奇怪,反而是掌握了未来产业的主流商机,因为未来是谁掌握通路,谁就能够卖给消费者愈多的东西。

试问,全世界能够掌握通路的是哪两大产业?答案一是金融业,因为它有很多分行、消费金融、信用卡,所以可以掌握很多客户。另一个就是电信业,因为手机是直达消费者最快速的管道。不像以前手机的客户只能销售手机相关的电信业务,金融业只卖银行的业务,现在有很多所谓的“交叉行销”产生。比方说现代人太忙,所以会用手机存款、用手机缴信用卡的费用或是到银行缴手机账单,这些消费行为全部结合在一起。

金融和电信都是服务业,富邦的角色就像是一家百货公司,它希望给客户所有的服务,避免客户流失跑掉。为了掌握客户,提供最完整的规划,富邦金控买下了台湾大哥大,以便把两边的客户整合。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掌握客户、掌握消费者、掌握市场。为什么要掌握市场?如果我的客户比别人多,我就可以利用客户做一些消费行为的研究,了解市场的动向、客户的喜好,作为下一个新业务发展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的“客户经济”,就是为了追寻客户,为了随时随地都能服务客户而采取的经营策略。

。。

迎接后消费电子时代

一旦日本开始愿意把信息家电的关键技术释出给手工很巧的中国人,就会形成日本精密技术,结合中国人的低成本生产能力,创造出“轻薄短小好携带”的后消费型电子时代的热潮。

寻找向上提升的力量

在台湾,很多人都觉得我讲话的速度很快,但是到了大陆,我才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机关枪式的快嘴”虽然讲话的速度快不一定代表思虑快、头脑反应好,但是某种程度来说,却足以反映人的活力和冲劲。现在大陆的年轻人就像是台湾十多年以前的年轻人一样,力争上游,求知若渴,拼命程度就像老虎族群。比较我在两地演讲的反应为例,每次Q&A时间,台湾年轻人几乎没有什么提问,但是在大陆演讲,100个人当中就有50个人举手发问,仿佛要把我的脑汁全部榨干才罢休。

人才储备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2004年我因公到中国大陆出差,一口气造访3所大学:清华、交大、东南大学。

来到清华校园,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比北大还雄伟,虽然楼房都是现代大楼,但是校门非常古朴。创校差不多100多年的清华大学是因庚子赔款(1900年)而建立的学校,进去会感觉到有种“北京首府”的霸气,所以学生给人的感觉也比较傲气。

相反,东南大学有点像以前传统台湾看到的那种老校园,因为它的前身是南京工学院,环境非常单纯,学术气息浓厚,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比较适合做软件及射频。

像是台湾在产业发展方面有一个基础非常弱的领域叫射频,就是RF,手机后面有一个基频、一个射频,台湾很会做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