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繁衍生息。
这种趋势存在,何夕只需动动手段,承诺高丽逃人分田落户。决计能引发朝-鲜逃亡潮。
只是何夕很明白。人口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对大明是这样,对高丽也是这样。
他这样做,是会激怒高丽的。
何夕说道:“如果高丽动兵如何?而今的形势不允许这样做。”
姚广孝说道:“其实,并不是形势不允许,而是看朝廷怎么想?辽东屯兵积谷,是可以攻鞑子,也可以下高丽。而且大明怕高丽兴兵吗?”
何夕还是摇摇头,说道;“不大好吧。大战在即,不要节外生枝吧。”
姚广孝说道:“不想节外生枝的未必是我们。高丽也是。”
何夕陷入沉思。
高丽与大明之间,是相互忌惮。
高丽忌惮大明动武。所以拉着残元虚张声势,一边与大明缓和关系。而大明也担心在打残元的时候,忽然冒出高丽这一路兵马,毕竟大明虽然兵多将广,但是放在辽东这地方,实力的确是有些不足了。
这种互相害怕的局面之下。
很多小动作是可以做的。毕竟何夕想要的人口也不多,顶多数千壮丁而已。对于高丽来说,也不是什么大数字。毕竟高丽数百万人丁,是一定的。数千人才九牛一毛了。
何夕说道:“人臣无外交之权,此事当从长计议。”
何夕这么说,他已经心动了。只是这一件事情,要回南京与朱元璋商议。
很巧这个时候,朱元璋也想让他回京了。
------
南京曹国公府。
朱元璋大步走了进来,李景隆连忙迎上去。就要下跪。朱元璋一摆手说道:“免了,你父亲怎么样?”
李景隆说道:“父亲,父亲------”
朱元璋见李景隆连话都说不好。不管他是不是伤心过度。都心中一拧,暗道:“遇大事有静气,是大将本色。而今文忠还没有死的。你这样给谁看我。怪不得将允文的大军。送给了老四。”
很多事情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或许历史朱元璋来看李文忠的时候,见李景隆如此,觉得这孩子孝心可嘉。但是而今先入为主,觉得李景隆为人拎不清楚。作为大将,要面对很多极端的情况,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沉得住气。即便是老爹老娘死在阵前,也要宁心静气,理智对待。
或许,这一辈子李景隆只能当一个富贵闲人了。
朱元璋进了内室,看见李文忠。却见李文忠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就有一些脱形了。顿时双眼一红,说道:“文忠,你怎么这样了?”
李文忠挣扎的起身,被朱元璋按下去了。李文忠说道:“陛下,臣失礼了。”
朱元璋说道:“何须如此。好好养病就是了。”
李文忠说道:“臣的病都是陈年旧病,估计是好不了。而今有些肺腑之言。陛下,天下初定,四方暗潮涌动并不太平。乱世固然用重典。但陛下削平诸侯,重创残元,已经不是乱世了。天下之患在内不在外。陛下能以开海之利,酬谢功臣,何不以宽大之姿,优容天下臣民。如此天下得安,百姓得宁,共享太平。岂不美哉?”
朱元璋听了,忍不住皱眉。他本不想在这个时候说这些。但是忍不住说道:“这话,你听谁说的。”
李文忠说道:“这是臣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说道:“好了。生病了就不要胡思乱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