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就去回禀了姜氏,请姜氏写了书信送往河东去。
河东那边回信更快,还是说随她的便。
一则裴清沅从来做事都最有分寸,很是乖巧懂事,她爷娘把她放到外头,也不怕她会闯祸惹麻烦。
二则盛京本就有昌平郡王府与枢密使府在,现下连姜护一家都要回京交职,裴清沅住在这儿,她爷娘就更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再说了,就算闯了祸,还怕收拾不了烂摊子吗?
她阿耶信上还玩笑呢,说叫她等到姜莞成婚之后再回河东也不迟。
另有些话,便是她阿娘单说给姜氏的,只是她看信的时候,也看了去罢了。
彼时赵然也在,裴清沅还没怎么样,他愣头青似的先闹了个大红脸。
姜莞和姜元瞻兄妹对视一番,心下更是了然。
就连裴清沅自己,也察觉出一些端倪。
姜氏怕裴清沅脸皮薄,面上挂不住,笑着把赵然骂了出去。
然后才把裴清沅拉到自己身边坐着:“你阿娘可催我了,直在信上问我,如今可看上了谁家的小郎君,要说给你做夫君的。
你也是个大姑娘了,来了盛京这么久,自个儿心里有没有中意的人?
我瞧着你爷娘是最心大不过的,倒把这事儿全丢给我。
早前韩家要与你家退婚,你阿耶大手一挥,只凭我做主四个字就打发了。
如今说你暂且不回河东,还要在盛京住上一阵子,他们两个倒好,索性叫你等到珠珠大婚之后再回去都不迟。
还要催问你的大事。
感情你家里是把你送来京城,赖上我的?”
裴清沅面颊泛着红晕,低头下去:“姨母说这些,叫人不好意思的很,您做长辈的,拿这话来揶揄我,我不理您!”
姜氏诶的一声:“这怎么是揶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经地义的事情。
咱们家里头可从没有教过女孩儿,说不许把这些挂在嘴上说,更没说不许自己有中意的心上人。
当年我嫁给你姨父,难道是你姨父争取来的?
那还不是我同你外祖父据理力争,绝食相抗,才求得你外祖父到先帝面前去求了赐婚的圣旨,我心愿才得偿吗?
你们裴家,军武立家,最该豪情万丈,扭捏什么?”
这话说的。
那再怎么豪迈的人家,养出的高门女孩儿,也没把这种话成天挂在嘴边说的。
况且裴清沅她本来就不是那样性子的人。
姜莞看她实在是不好意思,本来是想帮着打圆场的,后来转念一想,姑母自然有姑母的道理,表兄又是那样的心意。
她做表妹的,也很该做些什么,帮衬一二。
于是姜莞往姜氏身边另一侧坐过去,探头去看裴清沅:“表姐别不好意思呀,盛京小郎君,最不乏人中龙凤者,若你有中意的,就算是肃王殿下,姑父和姑母也能去官家跟前替你求下赐婚的圣旨来。
再说了,阿耶快要回京啦,等他回来,更能给你做主。
你可好好想想,这可是你自己的终身大事,错过了,就是一辈子,你来了盛京这么长时间,就真没有一个看得很顺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