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还没开口,他的幕僚便将他拉到一旁,忧心忡忡地说道:“殿下,周太师如今的行为诡谲莫测,这西北大营恐怕是场鸿门宴啊。殿下此去,性命堪忧。”
赵尚如梦初醒。“先生说的对,周太师突然出兵辽国,他难道是想反了不成。那如今怎么办,他派人接我去大营,我哪里能不去。这整个幽州城,谁敢不听太师的命令啊!”
幕僚本想说“不如您去,我为您留下,好接应您”,可他刚要开口,看着赵尚死死盯着他的模样。他心中叹气,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是跑不掉了。赵尚决不允许他独自离开。说了,还破坏了两人的关系,只会死路一条;不说,还是死路一条。
幕僚思考许久,道:“请殿下立刻修书一封,小的安排人看看能不能找机会,偷偷送出幽州城。”
赵尚红了眼睛:“只能如此了?”
幕僚咬牙道:“只能如此了。”
赵尚:“只能辛苦先生,与本殿下走这一趟了。”
幕僚双目含泪,握紧赵尚的双手。
两人被四个士兵带去了西北大营,等到晚上,赵尚见到周太师时,他已经浑身发软,连一个字都说不出口了。
“殿下。”
周太师利落地一拱手,算是行礼。
赵尚:“太……太师大人。”
周太师默然地凝视他许久,眼中并无情绪,可赵尚却莫名觉得他对自己失望至极。没等赵尚琢磨明白,周太师便道:“两军开战,并非老夫一人可以决议。如今老夫这里有一道圣旨,而殿下你便是执令官。”
说着,他将一道圣旨递给赵尚,“宋辽开战一事,便由殿下来宣读圣旨吧。”
赵尚吓得双腿发抖,欲哭无泪,颤抖着手不敢去接这封“假圣旨”。
周太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再也不掩饰语气中浓浓的嫌弃与失望:“这是一封真圣旨,去岁离京前,陛下亲手按的御印!”
赵尚:“啊?”
赵尚万万没想到,一年前他被赵辅派来幽州,为的就是今日这场宋辽大战!
战情瞬息万变,两国交锋,只在短短几日之间。
大宋想赢辽国,谈何容易,必须把握住关键的时机。他们在西北部署多年,为的就是这个时机。可若是派人前去盛京求旨意,一来一回,再快也要六日之久。这六日,极有可能导致宋军大败。所以赵辅一年前就写下圣旨,交给周太师,许他随时开战。
但仅仅有圣旨还不够,若还有一位皇子亲自宣读圣旨,才更显正式,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当周太师向皇帝要这个人时,赵辅还重病在床。他靠着宽大柔软的靠枕,目光平静地望着金线蚕丝被,过了会儿,问道:“太师觉得,朕的三个皇子,哪个更有储君之能呢?”
太师声音凛然:“皇位一事,老臣以为,陛下自有定论。”
赵辅道:“学生与太师之间,怎么还生分了。太师您便说吧,朕是真心问您,别无他意。”
周太师垂目看着白发苍苍的帝王,许久,他叹了口气,道:“老臣都听陛下的。”
赵辅笑着说:“是啊,朕的三个皇子,无一人有用,皆是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
周太师没有回应。
赵辅也不再开口。
这长久的沉默,是君臣二人之间无声的默契。
寂静中,赵辅幽幽道:“赵尚吧,他是朕的嫡长子。”
如今,赵尚接过这道圣旨,他恍惚间觉得这一趟来西北大营,一切好像和他想得不大相同。等他晕晕乎乎地回到自己的军帐,等候已久的幕僚听他说了真相,幕僚错愕地睁大眼,接着狂喜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无论此番两军大战战果如何,殿下便是未来的储君人选了!”
赵尚这才回过神,他朗声大笑,只觉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