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三轮马车与魔力骑行者,世间众人皆不陌生,即便是幼童也能大致勾勒出它们的轮廓。
在远古时代,工艺条件受限,材料稀有,因此朱允熥构思的魔力骑行者与三轮马车构造更为精简,主体设计简洁至极。
他绘制的骑行者图谱中,仅有一根主梁贯穿,随后是两轮转动,辅以几根魔法支撑架。
握柄同样简洁,其实这魔力骑行者构造并不复杂,关键的技术难点在于轮毂材质——需具备微弱的魔力缓冲。接着是连接驱动的神秘链条,需解决其魔力流动的奥秘。
最为棘手的便是制动装置。
依照朱允熥的构想,刹车线应采用炼金钢丝,而刹车板则需铁石打造。
虽制作过程较为繁琐,但也并非无法克服的难题。
至于链条,情况复杂些,只能改用类锁链结构,确保齿轮与链环孔径匹配,问题亦可迎刃而解。
轮毂的魔力缓冲是个大问题,如今尚无法锻造出魔力橡胶。
即便能造出,成本高昂且需求庞大,实非当前所能承受。
故朱允熥决定暂且不用橡胶,这不是即刻就能炼制出的材料,需要时日研习。
因此,他选择了木制轮毂作为替代方案。
解决这些难题后,朱允熥将设计图交给工部尚书,命其依照要求制作这些组件。
骑行者的主梁与前后轮枢轴均需以坚韧不易变形的炼铁铸造,最好选用魔法合金。
轮毂除中央的炼钢轴承外,整体支架与轮圈皆以木料制成,握柄同样用木。
工部尚书不敢怠慢,拿到图纸后立刻投入制作。
实际上,如握柄、主梁、前后轮支架及轮毂都不难制作,唯独轴承颇费周折。朱允熥要求钢铁轴承,这就需要嵌入微小的魔法钢珠,以打造这个时代最佳的轴承效果。
此外,齿轮的制作也有难度,必须精确匹配所需的链条比例。
容错率近乎为零。当然,尽管这些挑战颇有些艰难,但大明帝国至今的发展,已能手工制造出任何可能之物。
于是,仅仅两日光阴,工部尚书便亲自将朱允熥所需的组件逐一送到他的面前。
朱允熥审视这些部件,相当满意,随即开始组装。
一番精心拼合后,一辆由木材与魔法合金交织而成的简易魔力骑行者展现在朱允熥眼前。
他试着骑行,立即察觉诸多问题。尽管能骑行,却并不省力,还需大力蹬踏才能前行。
朱允熥推测,问题可能出在齿轮的比例未能精准匹配。。。
简单来说,前部的巨轮过于庞大,与之相连,驱动后轮的齿轮却显得微不足道。转动一圈巨大的齿轮,小齿轮会疾速旋转十几圈,这样的设计消耗的体力过大,平衡并未达到理想状态,可以说,这是一套过于庞大的齿轮比。
于是,朱允熥匆忙记录下来,打算调整前部齿轮的比例,使其趋向于均衡,以达到理想的转换效率。
他又尝试骑行一番,察觉到车把过于松动。把手与车架的连接处间隙过大,使得安装后稳定性欠佳,转向时有种漂浮感,仿佛与车身分离。
这个问题也被朱允熥铭记于心,他希望这两处连接能密合无间,仅需留出少许允许转动的空间。
此外,尚有一个困扰,那便是车轮在转动时略显滞涩。
归根结底,轴承的制作工艺尚有欠缺。不过在这个时代,有这样的技艺已属不易,期待他们制造出更完美的轴承并不切实际。
更何况,车轮由木质制成,与硬实的地面直接接触,自然无法带来流畅的行驶体验。
朱允熥暗自思索,如果可能,日后必须设法提炼出橡胶这种材质。
不必像后来的时代那样制成完整的橡胶轮胎,仅仅在木轮边缘包裹一圈橡胶,也能大大缓解木头与地面硬碰硬带来的震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