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北方之王作者被抓 > 第168部分(第1页)

第168部分(第1页)

①宋美龄夫人的“壮举”。中日开战前,蒋介石还以为有六百架战斗机,那知询问空军司令后发觉仅有三百余,堪作战不过一百余架,缺乏配件且型号较老旧,中国空军就是开着这样的飞机取得辉煌的战绩。说实在,相比他们的海军和陆军,航空兵也就那水平,毕竟是没有参加过什么实战熏陶的,远不如欧洲各国从一战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战后更始大力研究。偷袭珍珠港时候他们的飞行员已经变成了经验丰富的老兵,此是后话。

第二部 第六十四章 钉子

四平,地处东北中部平原,为东北的战略要地。从黑龙江来看,攻克了四平,就可以沈阳本溪方向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相反,它就是进攻路上的一颗钉子,不攻克四平,贸然进攻沈阳很容易被切断后路。日军深知四平战略地位,一向在四平屯扎了重兵,在吉林战局忽转直下的刺激下,关东军更是部属下重兵,使得小城四平居然守军达到了空前五万七千人。

士兵们忙着在汽车轮胎上绕上铁链,防止在雨水的天气和在崎岖的山路中打滑,根据预报,接连的几天内都可能发生降雨。坏天气对部队的行动有很大的影响,好在部队在训练的时候也学会如何在恶劣的天气下作战,部队行动起来倒也有条不紊。士兵们抢在下一场雨的间歇中抓紧时间做好防备措施,把重要的东西都用防水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

卡车上除了士兵呆的地方,中间丢满了木板、绳子、钢索和细树编织的垫子。这些东西把士兵们在车上的空间都占了,可是他们都没有什么怨言。训练中告诉他们,在那些崎岖的路面上,尤其是下雨的时候,这些东西看上去琐碎的东西,都可以避免卡车熄火抛锚。他们都清楚眼前的将是一场硬仗,这也是长春会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场硬碰硬的战斗。

日军在四平集结重兵,配备了大量的火炮,后方的战斗机和轰炸也可以直接支援。更重要的是,在四平周围,日军布置了同样庞大的兵力,只要攻其一点,就四方支援。这样一来就不是打四平一个城市这么简单,而是比拼双方围绕四平的整个区域内的整体的实力。只要战斗一打响,日军布置在叶赫、昌图、铁岭、法库的十几万军队马上就围过来了。

下雨唯一值得高兴的是,日军近日修筑的工事估计又要泡汤了。这段时间,日军疯狂的加固加高各种防御措施,城内的老百姓都被征集出来构筑工事,在城外城内都构筑了大量的工事,大有一决死战的气势。宽达三米的防坦克壕,布置的反坦克地雷阵和战防炮和炮兵阵地构筑对中国军队优势坦克的层层打击,木村兵太郎甚至叫嚷让着“支那军队的坦克全部埋葬于此。”

日本人也吸取了在长春防守的经验,制定了严密防守、互为支援并适时发起反冲锋打散进攻的初步防御构想,一旦战局不利,就果断渐渐收缩防御,集中力量固守重要的据点,一旦进攻军队后劲不足,立刻配合援军发起反冲锋消灭敌人。“只要支那人进了四平,就永远别想再出去。”在野战工事大量构筑的情况下,城市内构筑的更多是坚固的据点,戒严早已经从战争开始就实施了。

在木村兵太郎跟着日军增援赶到的时候,他就下达了城内的守军,平民只许进,不许出。晚上戒严,派出了大量的巡逻队,只要在街道上还看见有行人,就立刻当场击毙,大量无家可归者就在一个晚上就永远消失在这个城市。在他们的恐吓下,四平傍晚,天还大亮的时候,街道上就已经变得冷冷清清,除了偶尔而过的日军的巡逻队根本看不见一个人影。

日军深感时间的紧迫,利用铁路疯狂的运送各种补给,一列列运送武器弹药的火车成为了在辽宁境内活动的抗日武装口中的肥肉,使得他们武器装备大为改善,可是他们夺取仅仅为运送物资的小部分,更多的被顺利送到了四平日军手中。木村兵太郎到达后下达的另一个命令就是,把所有的官员、警察、森林警察、铁路警察、伪满军、宪兵……这些拥有武器的人全部编入了军队,还努力收集的附近溃败下来的日军,另外他还下令武装起近千日本侨民来协助军队作战。

经过他的一番的动作,使得他手中可以使用的人数达到了七万五千人。拥有这些军队后,他自信满满,自认为,在如此小的地域内集结如此重兵,做为防守的一方,不敢说万无一失,却也认为坚持到援军到来还是绰绰有余的。关东军司令部也对他进行了大力的支援,只要需要的物资都在第一时间内给以调配过去,需要的武器弹药甚至刚刚下了沈阳军工厂的生产线就被运到火车站转运到四平。

为了提供前线必须的武器弹药,各个军工厂都加班加点的生产。辽宁稍微重要的工厂,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工厂都被日本政府、政府或者和政府军队关系密切的商人,采取威逼豪夺的方式侵占,而剩下的工厂也都是掌握在依附日本人的汉奸和官僚手中。前线的动荡让“满州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到各种人的眼中都别有翻滋味。

当年“溥仪皇帝”还清楚的记得自己怎么从“新京”狼狈出逃的,上次丢弃了“新京”还有“奉天”可逃,如果这次丢弃了“奉天”,又可以逃到那里呢,天地虽大,却无一地可以容身。想到这里不由,一阵难过,泪流满面。刚才关东军连商量都没有商量就要直接把自己身边最后的一支“满洲国防军”给调遣到前线去,这位“康德皇帝”听了立刻大发雷霆,没有想到日本人居然坐得这么绝,连自己身边的仅有点部队也不放过。

看到自己的主子“康德皇帝”是真生气了,“国务总理”郑孝胥立刻和关东军交涉,“皇帝陛下”并不是不关东军,可是“满洲国防军”四个师已经派出去了三个,关东军战斗任务繁重,皇帝陛下和政府都需要一支防卫力量来保护,防止宵小乘机作乱。日本人也知道不能做得太过分了,毕竟暂时还是需要这个傀儡皇帝的。

日本人最后同意了郑孝胥的建议,做了一点退让,调遣一半的部队上前线,留下一半的留在“奉天”。命令下达后,周钦义本应该带部队上前线的,可是“康德皇帝”特地交待郑孝胥一定要把这支部队控制在自己手中。所以那部分上前线的部队被交给了日本人指挥,做为回报,剩下的部队由“皇帝陛下”指定一个可靠的“国防军军官”来指挥。

要论可靠,做为“皇亲”的第一师师长最可靠,可这小子不是块带兵打仗的料。日本人在带走“满洲国防军”的时候跟“康德皇帝”允诺,允许他把剩下的“国防军”部队加以扩编,但最多不能超过两万人。要知道这是日本人首次把训练军队的权利交给“满洲国”,这意味可以训练出一支不受日本人控制的军队,这对“康德皇帝”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只要日本人答应了不干涉就好办,剩下的就是选个好的将领来担任这支部队的指挥官,负责组建起这支完全效忠“皇帝”的军队。在现役的“满洲国防军”高级军官中,给溥仪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师的副师长周钦义,他的能力和身世都毫无话说。可是溥仪觉得这样还完全不够,为了笼络人心,不仅亲自接见了周钦义,赏给了他二十根金条,并还亲自从“皇室”中找出了一个远亲封为“公主”许配给了周钦义了。

周钦义对他的这些做法内心嗤之以鼻,都什么年代了,还兴用这套,不过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对此应对已经如火纯青了。脸上不仅没有不满,而是脸上露出欢喜的表情,表示愿意为皇帝陛下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康德皇帝”对他的话表示非常满意,他相信过了不了多久,就可以真正掌握一支完全效忠自己的军队了,在周钦义的叩拜谢恩中退出了书房。

年轻的“皇帝”对他的这支军队报有很高的期望,他甚至从自己内库中拿出了部分的钱财出来奖赏给军官们,郑孝胥也对他们的要求有求必应,粮食武器优先照顾他们。周钦义在“皇帝”说话的时候已经感受到了他心中的想法,也不说破,只是拿了一个采购清单交给了“国务总理”。看见那老头风云变化的脸色就感到了一阵的好笑。

“怎么要花这么钱的?花费这么多钱都可以重组一个国防军了。”周钦义对此早有腹案,对答也是简单无比,“皇帝陛下希望训练出来的是一支完全受到他控制的精兵,而不是那些只有花架子的军队。他们的武器装备水平至少达到日本皇军甲等师团的水平,要在短时间内将部队训练出卓有成效,必须加大投入,训练、演习都需要花销,还有皇帝陛下给军官和士兵的特别补贴,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效命,加起来已经不少了,这已经是我再三精简后得出的数字了。”

老头子咬咬牙,狠下心来,“好吧,钱我尽快帮你凑齐,周将军,部队就拜托你了,希望你不负皇帝陛下的重托!”周钦义嘴上答应得漂漂亮亮的,老子不怕你不答应,吗的,这么多钱一半以上都要进老子口袋,就哄哄你这外行人,谁叫你们一君一臣要瞒着别人的?当初这些军队买武器的时候是从日本人手里买的,日本人又是直接从奉天的军工厂里拿出来的,绕了个大圈子来赚钱,偏偏这群傻瓜喜欢上当,这种机会不宰太对不起他们了。

对于训练,周钦义还是决定认真搞下,关键是把这股力量掌握到自己手中就可以了。随着周钦义传递情报越发的重要,总部情报部分负责人,把打入“满洲国防军”一半以上的军官名单告诉了他,周钦义心领神会,找到机会就给他们不着声迹的提拔上来,或者明降暗升任命到主要的地方,当然没有和他们联系,这些人也大多是单线联系的,却被告知必要的时候会有人凭接头暗号直接领导他们。这次扩军是个大好机会,原来的部队关系全部打散,重新由他分配,这样控制起军队也更加容易了……

“这是内务部和远东军区递交上来的报告,这份是朱可夫将军的作战检讨。”斯大林拿起放在最上面的内务部报告,点点头,照办。内务部的报告不过是几年前做法的基础上略有改变而已。早在三年之前,李成坤和日本人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内务部就已经着手这个计划了。苏联当局为了加强对人口稀少的远东的控制,在斯大林的直接命令下,对远东华侨也进行了大清洗。

苏联内务部和警察机构加强了对远东中国人政治迫害力度,把远东的十多万世代居住的华侨和二十多万中国客商劳工,安上各种罪名:如社会危险份子,有害份子,特务,分别判刑数年到十多年。幸运的被发配远离中国的中亚无人烟地区的青山脚下,更多的发配到西伯利亚的高寒地带去服苦役。海参崴这样的城市,华侨一个也不准居留。①

在远东的战败,更是助长了他们的这种气焰,他们眼中认定中国人居住在远东就是颗定时炸弹,必须要及时排除,否则後患无穷。更大规模的排斥华侨华人的行动被他们付诸实施,范围从远东逐渐扩展到中亚和中国有接壤的地区。内务部这份报告的出炉也是有他极其深刻的背景,当初李成坤占领城市后,很少无故杀人,唯独对派遣到远东的内务部官员抓起来不经审批就枪毙。

内务部官员清楚这是李成坤对内务部迫害远东华人采取的报复措施,这件事让内务部官员极为愤怒,确毫无办法,斯大林发动的“肃反”已经到了尾声,要杀的人也基本杀干净了,现在国家安全面临更大的威胁,肃反也就慢慢停了下来。内务部为了报复也只能把这几年前的老调拿出来重弹。

在十月革命前,海参崴、双城子、伯力、海兰泡,中国人的店铺林立。从斯大林下令对他们实行大规模的拘捕,没收他们的全部财产,流放后,这里华人已经开始绝迹。斯大林亲自命令,无论用船用车,都是向北极驰到无路为止,然后将押解人推下车,扔下让他们在没有房子零下四五十度的气温下自生自灭。很多人刚刚到就死在了那里,能活着的是极少数,开春的时候他们还派士兵前来收粮,不给就地枪毙。②

内务部的官员都清楚,李成坤清楚这一切,他能做的最大努力只是尽量接收那些从苏联跑回来的中国华侨和华人。他们占领这些对方后疯狂的劫掠也是出于这种心里,所有的铺子和工厂能搬走的全部都搬走,不能搬走的也被销毁。而居住在那里的苏联人,虽然他们并不缺乏食物,却还是把他们准备丰富的过冬食物清扫一空,留给他们的粮食也仅仅刚够填铇肚子到苏联军队回来。

对斯大林的政策,内务部执行起来也是轻车熟路,当初听到了李成坤再苏联境内干的事后,脸色铁青却没有说话。熟悉他的人清楚他是感到耻辱,却不是为那里的受到多大的损失而生气,斯大林自己知道处于那种位置的话,做出的只会更出格,他们只抢掠一番就退了出去,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可是这些无论如何他也是不会承认的,《真理报》上更只会说,英勇的边防军,击溃了李成坤派遣的劫掠部队,取得辉煌的战果……

看了这个报告后,顺手拿起了朱可夫的报告仔细阅读起来,上次战败的消息,在国内早已被严密封锁起来,关于边境的报道只有短短的几篇文章。都是官方授意下发表的,仅仅说到,李成坤部侵犯伟大的蒙古和苏联远东边境,已经被英勇善战的红军将士赶出边境。避开军事方面,大谈中国人在远东居民的疯狂抢劫和乱杀无故,造成远东血流成河。

朱可夫虽战败,斯大林对他的表现很失望,也很愤怒,大骂前线的指挥官和士兵辜负了他的信任和人民的期望。可是看见才四十多岁的朱可夫头上花白的头发和憔悴无神的眼神后,满腔的怒火居然慢慢平息了下来。朱可夫的原本是波纹柔软略显稀疏的头发又稀了不少,加上头上的白发,原本不高、结实却有些发福的身体浑身现在去找不到出发前多余的赘肉,他的失误也给了他足够的苦果吃。

看见朱可夫的样子,斯大林再也不好责备他,只是让他到高级疗养院休息一阵子,顺便写上一份报告上来。朱可夫此前给国防委员的种种提议,都被验证,如照他的计划改革军队,那么军队在应付李成坤的部队时候不会束手待擒。失误的最关键是获得李成坤战斗力都是来源于大量的假情报,他们却掌握了苏联红军的准确情报,据报告,他们甚至掌握了远东地区部分的军用密码;苏联红军也没有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大规模作战的经验,缺乏有战争经验的军官和士兵,而他们却和日本人作战多年,军队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

①在武汉会战失败后,斯大林的命令下,远东的华侨华工,逮捕关押并处决,流放到北极圈任其自生自灭者不下三十万人。

和德国开战后,大批有德国血统的或者其他外国血统的人和亲属被流放到这里,能从这里活着出去的都是凤毛麟角。北极熊的北极圈唯一做了件好事,就是老毛子把俘虏的五十多万关东军赶过,受不了恶劣环境而亡、受不了苦集体自焚的都不在少数,那些俘虏没有多少能活着回去。不像咱们“仁义”的中国人轻松地用火车把那些鬼子兵送回国。

第二部 第六十五章 归来

蔚蓝的海面上,波浪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