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比靶向药载体困难很多。
其他医药公司都已经开发出各种靶向药载体,可却没有研发出癌症特效药物。
各种抗癌植物,先不管副作用,疗效也是个问题。
而陆恒前段时间,让她负责对癌症植物基因测序,真正的实验还没开始。
等一个月过去,无数癌症患者来到恒基生物试药。
结果发现根本没什么效果,陆恒现在享受多少荣誉后面就有多大反噬。
丁晓芸担忧地看着陆恒。
实验室其他人不了解癌症项目研究情况,依旧情绪高昂。
这些天大家手头的项目,都卖出了好价钱,很多公司都和恒基生物达成合作,将来要给他们提供种子。
公司赚钱,他们这些科研人员也跟着水涨船高。
陆恒闭关只是借口,每天正常睡觉洗漱,看起来很精神。
他宣布道:“以后大家工作可以轻松很多了,经过改进,基因编辑技术再次突破,已经可以和噬菌体配合,实现电子化操作。”
众人都用疑惑的眼神看向陆恒,不知道怎么电子化操作。
要知道基因编辑,除了手动操作,以前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老板的意思是我们在电脑上设计基因,噬菌体就可以实现基因编辑了吗?”有人问道。
陆恒点头表示说得没错,笑道:“是的,以前你们也在基因数据平台上设计过基因序列,不过以前设计的基因,只是设计,实际基因编辑时,还是要手动制作sgRNA将这段基因数据,插入到目标生物基因当中。”
“现在这个步骤,被生物机器人取代,你们的主要工作,也会相应做出调整。”
“举个例子,当初我们基因编辑海葫芦时,因为实验手法原因,其实经过两次基因编辑才成功,魏国豪应该印象比较深刻。”
“现在有了全新的工具,你们在电脑上完成基因设计,就能将改造的数据,通过生物机器人去实现基因编辑,海葫芦那么复杂的基因,也可以一次基因编辑成功。”
实验室所有人不可置信地发出各种喧哗声。
陆恒的话,有点打破他们的三观了。
实在想象不出,是用什么方法,实现这种操作。
陆恒将来需要这些人操作,需要介绍一下新一代技术的工作原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拿出一个培养皿,里面是一个不知道什么材质的球体,无数触须在营养液中,有触须甚至在微微摆动吸收营养。
在球体顶端插着数根细小的线路,连接着一根电脑数据线。
可以将数据线另一端插入电脑usb接口。
这便是陆恒最近两天的成果。
它是生物网络装置的简化版,把无线信号、信息素释放功能省去,通过电信号传输数据。
四根线分别代表TAGC四种碱基。
当某根线输入电信号,代表将四种碱基的一种输入到球体当中。
这个球体,就是生物芯片的体外版。
包含了营养吸收转化、数据转录、灵魂纳米虫复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