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预测在基因治疗上很重要。
别看腾达集团表面上是游戏公司,其实在蛋白质人工智能预测上,已经走到世界前列,拿过好几次奖。
看完这份文件,陆恒说道:“我有办法确定蛋白质的具体形状结构,让他们和我对接吧。”
人工智能怎么预测蛋白质具体原理陆恒不清楚。
因为他计算机技术,还没有学到人工智能那么高深的地步。
陆恒打算利用理智思维,和对方团队建立连接。
就和每次请教丁晓芸癌症问题一样,让理智思维快速学会AI相关技术。
目前他能给腾达集团AI团队提供很大帮助。
因为高维视角,可以观察到无数蛋白质结构。
至于预测蛋白质结构的意义或者作用是什么?
外行估计不懂,但内行人知道这非常有意义。
DNA在大家认知里,就是双链结构,其实真实DNA,非常抽象。
各种蛋白结构,就是DNA转录翻译,指导合成的。
而DNA自身的各种活动,也离不开蛋白质。
折叠出不同结构,结合其他东西,变成不同酶,相当于从DNA开始,一步步改变,生产出了不同功能的微型生物机器人。
比如有的微型生物机器人,负责搬运营养物质。
它们原本是一段DNA,随后被翻译成蛋白质折叠组合,变成了酶,就成了特殊功能的微型生物机器人。
过去半个多世纪,人类一共解析了5万多个人源蛋白质的结构。
人类蛋白质组里大约17%的氨基酸已有结构信息被解析。
有了人工智能后,这个数字,变成了58%。
这已经是相当高的数字,因为还有很多属于无固定结构的氨基酸。
陆恒知道杨明为什么会和腾达这个团队,签署战略合作。
因为杨明的儿子基因有问题。
陆恒正在想办法帮丁晓芸处理的,也是基因缺陷问题。
基因缺陷问题,最终要解决,不能靠着灵魂纳米虫。
陆恒不可能花费经验值复制灵魂纳米虫,救下全世界所有病人。
他需要研究明白一些蛋白质结构,窥破微观世界的秘密。
制作出针对基因的特效药。
这种药物,其实有可能就是利用DNA转录蛋白质,制作出全新的酶,或者别的东西。
它们应该算是微型生物机器人。
然后用微型生物机器人去具体解决一些疾病。
喜欢我的生物科技有升级面板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我的生物科技有升级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