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帝君的想法向来简单:
臣子愈贤,愈是能说明他任人唯贤。
将帅愈强,愈是能说明他知人善任。
暂时不去纠结那些有得没得的妻子,李靖颇有风度的朝四周拱拱手:
“灭突厥之胜,赖陛下之策,有懋功之援,仗定方之勇,亦有克明玄龄居长安鼎力支持,何敢居功?”
几句话将功劳推了个干干净净,其他人也赶忙互相谦虚。
同时众人心里涌现了奇妙的感觉:
居然与活着的神仙同朝为官?
年轻的王玄策也满脸向往:
他之前最大的抱负,也不过是在融州干出点成绩昂首回京罢了。
而如今短短半月,见陛下见宰相见国公,如今连神仙都见了,王玄策也情不自禁的想要与其一起看齐:
谁人不想青史留芳?
【李靖其人,出身陇西李,祖父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亲赵郡太守,舅父隋朝名将韩擒虎。
这个韩擒虎功绩就不说了,因为他的兼职更加出名:阎罗王。
没错,韩擒虎就是传说中阴司之主的原型,并且此事还被写进了二十四史,可见当时百姓的深信不疑。
鉴于这个出身,李靖波澜不惊的过完了自己的前半生。
没有小人作祟的戏码,也没有怀才不遇的桥段,平平淡淡当了个大隋打工人,如此过了46年。
46岁时,打工人李靖发现了自己上司李渊在暗中招兵买马。
可能是出于要对所领俸禄负责的心态,李靖乔装打扮成囚犯打算去江都找杨广告发李渊。
倒霉的是那时天下大乱,李靖辗转到长安时被堵在这里走不了了,没过多久起兵的李渊就攻占了长安,并顺手把李靖给逮了。
李渊对这个老下属的处置是死刑,李靖不得已在刑场高呼:
您是要平暴乱做大事,怎么能这么小心眼,因旧怨就杀我?
李渊本身好面子,再加上李世民在旁边求情,李靖才逃过一劫,并入了李世民的幕府。
随后李靖的日子过的也是平淡如水,毕竟李世民帐下也算人才济济。
而且这个秦王殿下一打仗嗷嗷冲的贼猛,李靖很不适应这种作战方式,各大战役基本只能说混了个脸熟。
直到两年后,李渊将李靖调到了南方平定萧铣。
当时的萧铣拥兵四十万,且有关羽遗留下来的江陵天险,不管让谁看来,打个三年五载都是最起码的。
但时年五十岁的李靖用了两个月:
第一步:当时天降大雨,所有人都说不能打,李靖强令出兵,反其道而行攻下了荆门宜都两个重镇。
第二步:萧铣派军抵抗,李靖说穷寇莫追,但名义上的主帅李孝恭力主出兵,结果大败,但面对着追杀李孝恭的萧铣军,李靖率军反杀,又大胜。
第三步:兵围江陵城后,李靖将俘获的水军船只放到长江里顺流而下,让下游的萧铣军以为江陵已经攻破,不出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