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广安气道:“我没和你开玩笑,我那不成器的幼子让人给退婚了。”
“党争一旦开启,很多事情就由不得我们了。”
行行行,你厉害行了吧。
文官群体都知道,邱广安这是被架空,找陈景恪求助去了。
陈景恪心头一震,表情凝重的道:“你可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陈景恪没有再说这件事情,转而问道:
“你们那边准备的如何了?”
“最后还不是被陛下轻而易举给消弭了。”
“让我来猜一猜,如果我拒绝了此事,你就顺势提出一个新条件。”
毕竟当前大明国政,实际上还是把持在勋贵手里的。
别说阶梯性收税的实施方案,就连正常工作都难以进行了。
当然,也有联姻的意思,女方家累世为官,正统的儒家官僚。
陈景恪缩了缩脖子,说道:“您老人家别动不动就死啊死的,怪吓人的。”
陈景恪冷笑一声:“不知死活。”
不过他却没有反驳,因为已经用不着了。
不管是江浙派还是淮西勋贵,统统杀的他们胆寒。
不管不问,皇帝总不能因为这事儿就杀人吧?
好好好,看来咱几年没杀人,都不把咱放在眼里了。
平日里最喜欢上奏疏的文官集团,集体缄默了。
其中就包括户部侍郎。
破局的方法也不是没有,就是和勋贵联姻。
邱广安叹道:“你都知道的事情,我又岂会拿自己儿子开玩笑?”
陈景恪:“……”
陈景恪惊讶的道:“啥?我说邱尚书,这事关你儿子的声誉,可不能随便开玩笑。”
回想八年前,谁能想道大明会变成今日这般模样。
现在这种局面,彻底坚定了他的决心。
尤其是再想和儒家官僚结亲,几乎成了不可能。
陈景恪默然。
于是,众人齐声道:“臣等绝无此心,请陛下明查。”
除了五军都督府之外,中枢衙门尽皆掌握在文官手里。
听这些文臣一个又一个的弹劾,朱元璋寒声道:
“方才让你们上奏,一个个都不说话,现在却一个比一个话多。”
“我看就该将这群人全都贬出京城,让他们去苦寒之地多历练几年。”
尽管心中有些担忧,可他们也不认为陈景恪能有什么办法。
哪一次不是朝堂被清空一半,乃至更多。
至于因此带来的朝局动荡,他根本就不在乎。
涉及到了户部三分之一的官吏,且全部都是重要岗位成员。
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求情。
趁着早朝还没有开始,陈景恪先去了乾清宫找到朱元璋,将邱广安的事情说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