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想到,皇帝会把他给拉出来。
这一次要死很多人了。
此消息一出,朝野为之震动。
“来坐坐坐,等会儿天德、鼎臣他们都会过来,咱们哥几个好好聚一聚。”
也就是说,能买得起的不敢买,想买的买不起。
朱雄英一缩脖子,连忙逃到一边,再也不敢吱声。
而且有他出面,阶梯性收税实施的难度也降低了。
“你就把我当个屁,给放了吧。”
事情很简单,杀。
并按照邱广安的弹劾奏疏,将户部侍郎在内的二十余名官吏,贬谪到云南、辽东为官。
或许他的治国能力有所欠缺,可政治水平绝对是站在人类巅峰的那一小撮人。
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尤其是文官群体,生怕自己突然就被抓了。
而且他丝毫不同情被抓的官吏,正如他看不起家乡的名士大儒一样。
老朱也没有再隐瞒,说道:“那天你和咱说,想让计官掌控户部,还要挑唆司法官抢夺大理寺所有权。”
越是琢磨,陈景恪就越是敬佩朱元璋。
和他一样震惊的人不知凡几。
接着,他写了一封长信给家里,劝家族主动配合新政,否则必遭劫难。
拿起一本书,卷起来朝陈景恪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抽。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闹剧总算结束。
之后,他将注意力放在了阶梯性收税本身。
李善长,一个威震天下的名字,大明建国第一功臣,开国六公爵之一。
朱雄英在一旁火上浇油:“竟敢污蔑皇爷爷,是可忍孰不可忍,皇爷爷狠狠的揍他。”
这个问题连自己都能看得出来,朝中那群老狐狸岂能看不出来。
“百室,你老了啊。”
必须要把地拆分了,否则悔之晚矣。
现在连李善长都能原谅,其他人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不论朱元璋开出了什么条件,大家心中难免会有疑虑。
毕竟大明民间并不富裕,一次性抛售那么多土地,确实很难卖掉。
朱标和朱雄英也同样很好奇,这事儿是老朱一个人的操作,没有和任何人商量。
原本对于许诺将信将疑的人,彻底放下了担忧,更加积极的推动此事。
这才符合人性。
皇帝都做到这个地步了,我们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然而,用人本就是皇帝的权力,邱广安挑选的人全都是符合选拔标准的人才。
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事情总需要人来做的。
老朱一看,这能忍?又是劈头盖脸一顿抽。
反正夏天也冻不着。
“书卷打人不疼,皇爷爷用这个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