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愤怒的老马 勃艮第 > 第17章 难道以前有一腿(第1页)

第17章 难道以前有一腿(第1页)

马成功起了个大早。

没办法,昨晚陪父母吃饭的时候,郑春芳要求他八点半就得赶到创业路对面的开发区,还要求韩天明哪儿也不准去,明早跟着他们老两口一起出发。晚上十点半又给马成功打了个电话,再次强调必须准时到。

韩天明也就算了,他在郑春芳面前一向都是个鹌鹑。于是马成功一边打眼色一边说咱爸身上还有伤,谁知马平川麻溜地低下了头,说自已的伤不碍事。

坐在汽修厂的车棚里吃早饭的时候,陆子明看到马成功唉声叹气的模样,笑着道:“老马,不就是让你相个亲吗?至于这样吗?”

马成功却摇了摇头道:“哪里只是相亲,我妈叫我去开发区集合,那肯定是要买房啊!我觉得住这儿挺好的,哪里用得着买房?”

陆子明却道:“我觉得大妈是对的。你想想,这花园路和顺河街又没有学校,就一个幼儿园还是村上办的。开发区虽然现在荒凉,可挨着南河路啊!过了南河路就是跃进路,跃进路上不但有少年宫幼儿园,还有实验小学和四、七、八中,所以开发区的房子属于妥妥滴学区房嘛!”

马成功叹了口气,别过话头道:“你们昨天事办的怎么样?”

陆子明的脸一下沉了下来,说:“别提了,那小子一直在跟我们打马虎眼儿。一会说什么他女儿中考的事,一会又说什么上个星期保养车花了一千多。正经事一点没谈成。”

马成功笑了笑,道:“就是要钱嘛!你给了吗?”

陆子明道:“给了个红包,里面装了两千。可是没有准信我们怎么开业呢?”

马成功想了想,摸出电话给黄伟博打了个电话,把事情一说,黄伟博就笑着说老弯那家伙就是喜欢拖,妥妥滴十级拖延症患者。然后又说自已给他打个电话,明天去批个条子,先开业,你身份证一办好就去取证就完了。又说上次说的聚一聚,就今晚吧!他把在清江的高中同学都叫上。末了还提醒马成功把微信加上,自已就一个微信,就是这个手机号的。

马成功想到这次算欠了黄伟博的人情,人家又这么热情地组织同学会,他也不好推辞,便答应下来。

挂上电话,他便下载了一个微信,给自已起了个名字叫“退休老大爷”,”注册完毕后研究了一下,发现和QQ的设置差不多,于是把黄伟博加了上去,又叫陆子明把自已加上。

谁知刚弄好,微信就响个不停。

他一看,黄伟博把自已拉进了好几个群,什么“氮肥厂子弟中学初中群”、”氮肥厂子弟中学高中群”、“在清中学同学群”,甚至还有一个“江湾区吃喝群”和一个“清江好朋友吃喝群”。

刚走到桌旁的陆清雅看到马成功在弄微信,立马把自已的手机拿出来和马成功加上微信,然后又把马成功拉进了一个叫“成功汽修厂马到成功”的群,还给马成功改了一个昵称叫“老板”。马成功点进去一看,里面居然有十几个人,除了陆子明和张良李成武用的是原名,还有一个叫“白老七”的他认识,因为头像就是白老七那尖嘴猴腮的丑脸。其余的都是一些千奇百怪的名字。像什么“英明神武大小姐”、“十级拉风小帅哥”之类的。

陆清雅笑道:“英明神武大小姐是我,十级拉风小帅哥是白小妹,你记住了。其余的都是客户。”

马成功叹了口气,将所有群的设置都改成了“接收消息但不通知”,这才收起电话。

吃过早饭,马成功便骑着“陆地之虎”出发了。

紧赶慢赶到了开发区,刚准备打个电话问问郑春芳在哪儿等,电话却响了。

一看是欧阳谨打来的,他赶紧接通了电话,讪笑着道:“欧阳老师您好,您有什么事儿吗?”

欧阳谨一如既往地用她那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语气道:“把你微信的名字改了,你生怕别人不知道你退休了?还有,通过一下我的微信申请。”说完便挂了电话。

马成功愣了愣神,打开微信看了看,果然有一个叫“我恨我痴心”的人申请加他的微信,头像是Joa穿着皮衣,抱着吉他的照片,让马成功很是意外。

刚加上微信,电话便来了,是郑春芳。拨通电话,郑春芳叫马成功到开发区最北边的“盛世皇庭”小区门口。

放下电话,马成功便启动了电瓶车,沿着开发区那横平竖直的大道一路均速向北,边走边寻找着“盛世皇庭”。

路两边全是未完工的高楼,塔吊此起彼伏,正在忙碌地工作着。

开发区最早属于白玉兰村,从顺河街到清通河这一大块地方原本全是农田,是新世纪初就立项准备开发的地块。当时的想法是要引入一些化工和机械企业,和顺河街的轻工类老工矿企业形成工业门类互补,重塑清江老牌工业城市的辉煌。

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就在耗时七八年将拆迁全部完成,又把道路修好的时候,提议这个项目的市长调任了,老市委书记又退休了。新调来的市委书记不认同这个项目,认为这片区域离城区太近,化工企业和重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又大,更何况清通河还是城南片区的主要取水口,因此便将招商引资项目停了下来。

这一停就停到了现任市委书记上任。

现任清江市委书记的这位白书记是前年上任的,据说他祖籍就在清江,还是白玉兰村人。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个十几岁的少年成了孤儿,实在活不下去了,便跟着一帮同乡去重庆讨生活,后来参加了革命,又立了功,建国后就留在了北京。这位白书记就是这为白老爷子的嫡孙子。谁知道风水轮流转,他这位白玉兰村的子孙又回到了清江,还当了清江市的一把手。

这位白书记一到清江,便着手干了两件事,让他得到了清江人民的大力支持,甚至政府网站上的留言栏里全都是对白书记的溢美之词。

他干的第一件事是将靠近开发区的原顺河街和南河路各一部分建设成了创业路,将政务大厅和大量企业的办公区迁移到了创业路,形成了一个囊括了几十家企业办公区域的“清江CBD”。

第二件事就是将开发区原有的土地使用类型从工业用地改为了住宅用地,吸引了大量房地产商来投资兴建商品房。

不管是企业集中办公区还是开发区的房地产开发,都为江湾区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气,并以此带动了开发区附近的南河路、顺河街甚至花园路的商业、餐饮业和服务业,以至于这才两年多的时间,江湾区就一跃成为了清江所属七个区县里GDP排名的龙头老大。

到了“盛世皇庭”门口,果然看到韩天明正站在装修的极为豪华的售房中心门口等自已。

刚把车停好,韩天明便迎了上来,苦着脸道:“哥,你劝劝郑姨,她说也要给我买一套房子。”

马成功有点纳闷,走进大厅一看,坐在大落地窗旁边的卡座上的郑春芳和马平川正喝着茶,一个在五月底还穿着正统职业装正襟危坐,乍看和骗子差不多但在这儿就只能是售房人员的年轻女人正边说边对着两人不停比划着。

马成功走近一看,果然郑春芳正边听边看着手上的户型图,而马平川手里同样拿着一份户型图,眼睛却时不时瞟向一旁墙上挂着的电视,电视里正播放着巴勒斯坦的残垣断壁。

见马成功和韩天明到来,那年轻女人立马起身给两人让座,又跑到吧台去倒茶。

吧台里一个和她同样穿戴的女人瞥了瞥她道:“小何啊,这几人一看就是顺河街那帮土帽,说不定还是花园路的,你这么殷勤干嘛?他们买个小户型都得和你谈半天的优惠政策,省点口水待会接待后面的大客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