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技术,就像他所说,都只是一个过渡。但并不是为了让陈中等人磨合团队,积累经验。之所以不拿出更好的东西来,是因为没有必要。
高新科技更新换代极快,他没有必要一下子就将最好的东西拿出来。
公司现在才进入正式起步阶段,需要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既然可以经由技术进步、产品更新分阶段在市场上圈钱,又何必自己断掉自己的财路?
技术只要够用就好。
这也是他为其他公司提前挖的坑。
一两年、两三年就来一次技术更新,一直让别的公司看到希望,却总是追之不及,无谓浪费研发资金,渐渐造成财政枯竭,最终将它们赶尽杀绝。这种既为自己领先潮流打下基础,又能赢得名声,一举数得的事情,何乐不为?
以后一提起高新科技先锋,人们脑子里就会不由自主浮现出西部计算机公司的名字,那多带劲!
………【第二十五章 软驱试研成功】………
郭逸铭又有新动作了。
近在咫尺的材料应用研究所最先发现了中美电子研究所的新动向。材料所自己也搞了一个实验性单晶硅车间,设备不多,就两台,完全的试验性质。董老他们成天泡在制备车间,对制备环节精益求精,不断对制备流程细化改良,努力将单晶硅制备技术彻底吃透,只是偶尔才到对面走一趟,就一些细节和郭逸铭展开讨论。
说是讨论,其实主要是郭逸铭一个人的演说。
没办法,董老不是第一天知道,郭逸铭在半导体材料上的精深造诣。但通过一次又一次接触,他还是深深为对方的知识深度感到惊佩,这个年轻人简直不像是二十出头、刚从学校毕业的小伙子,对于半导体工业的发展看得之深远,连从事了一辈子研究的董老都自愧不如。每次和他谈话,都能够有新启发、新思路。所以虽然单晶硅制备技术已经全都学会,他还是常常跑到对面,找到郭逸铭闲聊。
也就是在一次上门拜访时,他知道了郭逸铭的新计划。
材料所半导体分院也有磁性材料研究室,汇聚了国内顶尖的磁性材料专家,从事着磁性材料的研究及转化工作。下属还有一家磁带厂,为国内国防、科研单位提供优质数据记录磁带及磁带机,也能少量制造软盘驱动器。
他在刚开始听说中美电子研究所新研究计划的时候,对于研究所放弃尖端项目不做深入研究,反而对经营为目的的研究如此热衷很有些不以为然。
郭逸铭也只是笑笑,没有多说。
可很快,董美堂就知道他错了。从中美电子研究所新建的电镀车间、氧化铁生产线,他惊觉到郭逸铭他们搞的是一种新型加工工艺。
陈中还通过他,从磁带厂请了一名工程师,协助参与驱动器主控芯片的烧制编程。
郭逸铭给他们下达的研发要求,详尽到每一个细节。他规定了新型软盘的尺寸为3。5英寸,采用双面读写窗口,外包装要使用硬塑料外壳,要求具有防误写装置,并画了一个防误写装置的简图,结构很简单,效果却极好,构思之巧妙,让陈中等人都为之叹服。
对驱动器的长、宽、高,他也有严格规定,为了将饲服电机、读写机构、控制系统整合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内,研发小组愁白了头发。电路设计是一门精神的学问,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要最有效率的布线、要排除元件干扰、要考虑部件可靠性、要满足散热通风,各种细节都要考虑到,才能使设备设计达到预期指标。
最后还是郭逸铭看不过去,动手画了一份草图,才由研发小组迅速完成定型,制造出一台样机。
3。5英寸软盘和驱动器只是郭逸铭打开美国计算机市场的一块敲门砖,时间赶得很紧。这些研究员从事了一辈子科研工作,也无需像年轻人一样慢慢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所以很多研究细节,他都和盘推出,并没有花研发小组多大精力。无非就是选择合适元器件、整合、制造而已,根本就难不倒陈中他们。
研发的主要难度,集中在元器件小型化和主控芯片的制备。
国产电子元器件,一向品质不高,傻大黑粗就是国产元器件的外观特性,这也造成国产的各种电器设备,普遍粗笨沉重。这些元件用在不太追求体积的大中型电器上还没什么问题,但对于极端死抠每一寸空间的3。5英寸软驱来说,就实在是难为陈中他们了。
对于这一点,郭逸铭也是无能为力,只好从国外进口了一批元器件,用于样机研发。
迫于无奈,他还是对驱动器外观尺寸放宽了要求。否则将一堆元器件硬塞到这个小盒子里,无法留出足够的散热空间,驱动器寿命和可靠性也会大大受到影响。
解决的方法就是尽量多地将功能电路,制作成集成电路。但这样一来,制造成本也将随之高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