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上的李世民捕捉到了良机。
他果断下令:
“陛下,臣请求出战!”
“准予!”
李世民立刻起身,一道道旗帜同时挥动,五千名玄甲军策马而出,轰鸣声中,铁骑撞击着大地。这支精心挑选的玄甲军,身披黑甲,由岳云带领,瞬间直冲西凉大军阵列。
李傕怒吼:“撤退!”
“全军暂时后撤,不得与他们交战!”张绣虽不甘心,但也只能率领大军后退。因为岳云勇冠三军,双锤无敌,又有谁能抵挡他的威力?就连张绣此刻也只能退避。
“杀啊!!”随着马蹄如雷鸣般轰响,五千玄甲军汹涌而来,瞬间突破西凉军阵。西凉骑兵在李傕的带领下已率先撤离,留下大量步兵面对玄甲军的冲击。这些玄甲军连人带马重达数百斤,直接撞入步兵阵中,几乎将所有士兵撞倒,鲜血狂喷,生死不明。玄甲军手中的长矛如狂风骤雨,穿透西凉步兵阵列。
战斗持续了半个多时辰,五千玄甲军在岳云带领下凯旋回城,损失微乎其微,阵亡者不足百人。而西凉军则损失惨重,近七千步兵被**。
目睹此景,刘辩开怀大笑,对群臣道:“我有蔡邕这样的猛将,何愁大事不成!”随后,他走下城楼,亲自迎接大战归来的蔡邕。
此时的蔡邕一脸茫然,甚至有些失魂落魄,他难以置信自己竟然败得如此彻底。西凉猛将胡轸在他面前竟连一回合都撑不过去。
“我何时变得如此勇猛?”他暗自疑惑,“难道刚才的一切只是偶然?”
满心忧虑,他甚至没注意到刘辨的到来。
“蔡中郎!”雨化田尖锐的声音响起,“陛下亲迎,为何不下跪?”
蔡邕这才回过神来,惶恐地跪下:“臣罪该万死!”刘辩则微笑以对。
“蔡中郎乃我大汉的博学之士,更是蔡贵妃的亲生父亲,何须惶恐?”刘辩扶起他,坚定地说。
“得蔡中郎,如鱼得水!”他又接着道,“此战过后……”
“定当助蔡中郎更进一步,早晚必成三公之位!”
刘辩并非信口开河。昔日的司徒王允、司空袁逢,如今一个已陨落,另一个仍囚禁于诏狱,三公之位虚席以待。蔡邕极有可能填补这个空缺,只要他能忠心于自己,不做墙头草。
蔡邕闻言,只是双膝跪地,默不作声。直到刘辩身影消失,他才缓缓抬头。周围则是群臣一片恭维之声:
“恭喜蔡中郎,首建奇功!陛下对此次斩将之事铭记于心!”
“位列三公,象征至高权力,实乃权柄显赫!”
“没想到蔡中郎平时埋头学问,未曾习武,竟有如此英勇,令人敬佩!”
“是啊,蔡中郎深藏不露,其勇猛实在出人意料!”
“连我都难以想象,那一剑若落在我的头上,能否抵挡得住!”
大臣们纷纷祝贺,竭力逢迎。也许将来有一天,他们需要蔡中郎求情时,他会成为关键人物。
然而,听到这些恭维,蔡邕一脸困惑:“我也不知道……”他喃喃自语,然后转向众人:“诸位过誉了,我只是个老朽,何来勇武?”
他继续解释:“想来真是巧合,我刚上阵时,见对**法迟钝,一时兴起挥剑,竟将其斩于剑下。以我这样的老迈之躯,连杀鸡都费劲,哪里还有余力去对付西凉猛将?”
此言一出,众大臣面面相觑。听蔡邕的意思,他似乎根本没有能力**那位西凉将领,这一切纯属偶然。的确,看他走路都气喘吁吁,如何上阵作战?不过,只能说他运气太好了!
另一边,西凉军帐内,李傕满腔怒火,咆哮道:“愚蠢!何止愚蠢,简直是愚蠢透顶!堂堂西凉猛将,竟丧命在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儒剑下,传出去岂非让人耻笑!我西凉人,这次战败恐怕要颜面扫地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这场战斗会带来这样的结果。
在场的将领们沉默不语,气氛压抑。
此刻,任何开口的人都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