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糊弄人么?
耿氏翻了两页,觉得自己上当了,干脆起身去外间的小书房里提笔写字。
听书在旁帮忙研磨,“格格是要给老爷写信?”
“不是。”耿氏嘀咕道,“这书你买错了,胡说八道不可信。”
纸上落下很客气的建议二字,听书受教点头,“那奴才等下和外门说一声,定要让店家送到文人手里。”
文人们靠着一点笔墨营生,腹中有墨水的自然差不到哪里去。有一些落榜,不能考取功名者,便在此处发挥余温。但这是指混得好的,有些放不开的,或是还要考读者就会写一些别的。别的不说,话本游记等都会得到部分人的喜爱。有人追捧着买,再后来有人追捧着送上长篇的建议。
在耿氏看来,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应该胡乱来写。所以她忍不住,自己也写一篇。至于文人看了什么反应,她是不管的。
等她写得痛快了,又让听书送出信后,弘昼还睡着。走近过去的时候,还能听到沉睡的鼾声。
显然是累极了。
留听阁的人见此轻手轻脚,等到前面差不多要聚齐人吃饭的时候,耿氏这才特意提前叫醒他。洗漱更衣一番,两母子按时的走过去。
一家子不需要太多的规矩,但是因为人口也不少,所以分成了两桌。一桌是耿氏和几位格格且是所坐,另一桌则是胤禛等人。乌拉那拉氏坐在上面,手边是福宜,紧接着是年氏和李氏。
弘昼看了一眼,和平常一样坐在胤禛的身旁,另一边是弘历,然后就是弘时挨着李氏。
和平常一般,弘昼先给胤禛夹了两筷子肉食,而后分享了半碗蒸蛋给福宜,之后坐下来享用胤禛投桃报李的青菜。
说实话,跟着康熙出门吃香的喝辣的。弘昼这段日子明显的感觉自己吸收了营养,肚子里有货,对于吃青菜也不觉得难以接受了。
但等他吃了一口后发现,自己身前穿过了一双手。
是弘时端着一盘素菇,“这道菜清淡可口,阿玛尝一尝。”
然后就把素菇放下了。
胤禛见此夹了一筷子,微微点头露出淡笑,“不错。”
弘昼把这口咽了下去,夹了一筷子面前的羊头片汆小萝卜,小萝卜清甜的,他咽下去后眯了眼睛。
这个情景,怎么看都觉得很熟悉。
三哥这是……
弘昼心里思绪明白,余光扫到渣爹受用的神色,低头认真的用饭。既然有人给他殷勤送菜,那就没必要自己凑热闹了,不然闹哄哄的像是吵架,多尴尬。
不过弘时的性子不是这样,除了积极两下外再没有别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