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私营经济的市场反馈
趁着五金店还没有下班关门,韩坤带着雷东宝了解了五金店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尤其涉及到跟电线有关的部分产品的销售数据,像插线板、电笔、电洛铁等等。
当然,位于商业街的五金店无法涵盖整个金州的民用消费市场,但也可以通过同比数据得出消费市场的预期。
这个消费市场是逐年逐月高速增长的,就像一个从未开垦过的金矿,有着长期可观的高频收益。
在这方面的商业范畴内,雷东宝学问是差了点,理解也不是很透彻。但是他办事的能力不差,也喜欢跟有学问的人交流,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出现商业领域的问题,就找专业的人解决问题,而不是忽视客观问题的存在,从而造成以后的被动。
大凡领导者,不怕开创,就怕故步自封,排斥新事物。而雷东宝就是那个接受新事物的领导者,带着小雷家大队稳步前进。
通过韩坤短时间的解说,再加上不耻下问的性格,雷东宝也算是通过表面的数据看出市场内在的联系,并做出准确的判断。
雷东宝是这样,杨巡亦如此。只不过目前杨巡没这个条件,无法去充分验证。但是对韩坤的思路那是敬佩之至,细心的将数据方面的知识要点记了下来。
次日早上,经韩坤出面作保,雷东宝将带过来的电线样品暂时存在了五金店的仓库。随即安排司机等其他跟车人员在招待所休息,而后续的谈判工作,也服从韩坤的安排。
金州化工和基建企业常有合作,倒是没啥大的问题。就是对方负责人时间忙,只能一个一个的约。
而韩坤也需要工作,不可能一直为雷东宝的事情奔波。但凡能约到的,韩坤都安排在了晚上。
至于见面之后的后续,就需要雷东宝一家一家的去跑,一家一家的去谈。这是个长期的过程,一天内肯定是办不成的。
而杨巡的情况也是一样,戴娇凤暂时和韩莹住到了一起,杨巡则和杨凡同挤一张床。真正能落脚的地方,杨巡也一直在找。只要找到,就会尽快搬走。
这两年金州市的私营经济确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说是从无到有,已经逐步涵盖了各个行业。
有倒卖二手家具、电器、自行车的,也有赶着驴车出售农副产品的,甚至还有补铁锅、倒铝锅的,以及租房市场也慢慢活跃了起来。
说实话,只要放开了,大家都在通过各自的能力完善短缺经济的市场。
也正是这种经济模式的的运作,百业逐渐兴起。杨巡也得益于此,没两天时间就找到了合适房子,正式开启了金州的生意路程。
就是雷东宝的事情不好弄,一直持续了十多天的时间,才陆陆续续谈下来。就这,还有部分基建负责人表示了怀疑,严重不信任小雷家的电线。
不过,这也是应有之意,之前双方没有任何合作,不信任才是常态。而像他们这种基建行业,真要出了问题,那都是大问题。
好在还有检测这一关,只要质量没问题,双方的合作并不存在任何阻隔。临回小雷家之前,雷东宝特意请韩坤一家吃了个饭,其意重在感谢。
1983年5月22日,星期日。
宋运辉已经随着考察团远赴国外,正式开启了引进设备的前期考察工作。由于技术工艺的问题,可选的设备相对很有限。
以刘总工为首的代表队,将会考察有限的几个国家,进行价格方面的对比,以及合作意向方面的对比。
与此同时,杨巡也是活跃与各个民用消费市场,用眼睛发现倒腾物资的二手贩子,并通过接触将小雷家的电线推销出去。
成与不成只是时间的问题,并不存在愿不愿意的问题。毕竟这些做二手生意的,就是为了赚钱。杨巡能提供稳定的货源,谁想去收购二手不要的产品。
事实上,这也跟私营经济刚起步有关。民用消费市场还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相对而言杨巡对短缺的经济市场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物资倒腾也相对容易很多。
要是错过了这个私营的草莽时代,等这一批人逐渐做大,后续进城的年轻人只能开辟其它的赛道。
与杨巡不同的则是韩坤,目前在国营化工厂工作。因为受限于资金的压力,暂时还不存在冲击化工产业的私有经济。
但是韩坤也在考虑私有经济引起的各种变化,做着相关的准备。
中午睡了个午觉醒来,无意间发现韩宥真将桌上的西瓜扒拉了下来。掉在地上的西瓜摔成了两半,而韩宥真则偷偷摸摸的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