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三国志通俗演义在线 > 第53章 关云长千里独行(第1页)

第53章 关云长千里独行(第1页)

却说扬言要去追击关公的人,大家一看,乃是猿臂将军蔡阳。原来在曹操部下只有蔡阳不服关公,常常有进谗言诋毁的意思,所以要去追赶。曹操说:“事奉君主而不忘记其根本,这是天下的义士;来去明白清楚,这是天下的大丈夫。你们都可以效仿他。”后来史官阅读关公的传记而说:“双方都尽到了忠诚,世人称赞其义勇。”于是作诗道:

刺良恩已报曹公,辞魏归刘两尽忠。

威镇许都谋涉远,当时义勇有谁同!

曹操呵斥蔡阳退下,不让他去追击。程昱说:“关羽不辞别丞相,不奉行您的命令,怎么样呢?”曹操说:“让他回到原来的君主那里,以成全他的义。”程昱说:“丞相虽然能舍弃他,诸位将领都心中不平啊。”曹操说:“为什么心中不平?”程昱说:“关羽有三条罪过,因而导致众人愤怒。而且关羽昔日在下邳,情况危急时来投降,丞相就拜他为偏将军,三天举行一次小宴会,五天举行一次大宴会,上马赏赐金子,下马赏赐银子。虽然建立了奇特的功绩,随即就被授予寿亭侯的职位,恩宠荣耀到极点了。但他突然抛弃丞相离去,不能尽忠。这是他的第一条罪过。没有得到丞相的命令,就飘然离去,还想要杀守城门的官吏,不遵守国家法律。这是他的第二条罪过。知道原来君主的一点点恩情,就忘记丞相的大恩德,乱说只言片语,冒犯亵渎您的威严。这是他的第三条罪过。如今关羽如果回到袁绍那里,这是放纵老虎去伤害人啊。不如派遣蔡阳赶上去杀了他,断绝以后的祸患。”曹操说:“不是这样。我昔日曾经答应过他,今天特意舍弃他。如果追上去杀了他,天下人都会说我不讲信用啊!他各自为自己的君主,不要追了。”于是喝令蔡阳退下。后来史官裴松之评论说:

曹公了解关公并且内心赞赏他的志向,让他离去而不派遣人去追以成全他的义举,倘若不是有称王称霸的气度,谁能够做到这样呢?这实在是曹氏的美好之处啊!

宋贤写诗说道:

功成自合归玄德,解印封金离许都。

不羡金银光照室,惟思恩义走长途。

人言俊杰千年少,我道将军万古无。

不是追兵无铁骑,曹公尤重去时书。

又有诗说道:

三国初争势未分,独行谋策最机深。

如果不追杀关羽,让他回到刘备身边,就可以看出曹操有宽容和仁慈的品德,有成为中原霸主的潜质。

程昱说:“云长不辞而别,终究是缺少礼节。”曹操说:“他曾经到过相府几次,都被我避开了。我赏赐给他的金银财宝他都留下归还了我,这表明云长是个重义气、不贪图钱财的大丈夫!这样的人,我非常敬重他!”程昱说:“他以后可能会成为祸患,丞相您不要后悔!”曹操说:“云长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他各为其主,怎么能讲人情呢?我想他现在应该还没有走远,我去结识他一下,做个大人情。先让张辽去请他留下,我去给他送行,送他一盘金银作为路费,一件锦袍作为秋衣,让他以后能想起我。”程昱说:“云长肯定不会回来了。”曹操说:“我带几十个人去,让张辽先一个人去请。”

却说关羽所骑的赤兔马,一天能行千里,本来是追不上的;但关羽必须挨着车仗行走,不敢放开马奔跑,按住缰绳,缓缓地走。忽然听到有人喊:“云长暂且慢行!”关羽自己心想:“喊我字的人,肯定不是害我的人。”于是叫车仗和随从只管在大路上赶紧走,“我自己来处理”。回头看时,只见张辽拍马而来。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勒住赤兔马,问道:“文远难道是来捉拿我的吗?”张辽说:“我身上没有一片铠甲,手中没有兵器,你何必猜疑呢?丞相知道兄长要远行,特意前来相送,并没有伤害你的心思。”关羽说:“丞相这次来,必定有其他用意。”张辽说:“丞相已经说过‘他各自为其主,不要追了’,容许兄长自行离去,以成全兄长的义。因为没有来得及相送,所以亲自赶来。特意让小弟先来拦住兄长。”关羽说:“就算是丞相率领铁甲骑兵前来,我也愿意单枪匹马决一死战!”

关羽大约退回几十步,立马在霸陵桥上远望。看见曹操带领几个骑兵飞奔前来,后面都是许褚、徐晃、于禁、李典这些人。曹操看见关羽横刀立马在桥上,命令众将勒住马,在左右排开。关羽看见众将手中都没有兵器,所以放心。曹操说:“云长为什么走得这么急呢?”关羽在马上欠身行礼,说:“我前些天曾经禀报过丞相。现在我的旧主在袁绍那里,不由得我不日夜兼程去那里。多次到府上,都不能见到丞相,所以写信告辞,封存金子、解下官印,交还给丞相。希望丞相不要忘记昔日说的话。”曹操说:“我要取信于天下,怎么会违背以前的话呢?恐怕将军在路上费用短缺,特意准备路费送你。”一个将领手上捧着一盘黄金。关羽说:“多次承蒙恩赐,还有剩余的钱财。留下这些黄金用来奖赏士兵,我在路上不需要丞相的恩赐了。”曹操说:“只是略微酬谢你大功的万分之一罢了。”关羽说:“长久感激丞相的大恩,这点小功劳不足以报答;他日像浮萍流水般相会,再另行酬谢。”曹操笑着回答说:“云长是忠义之士,遗憾我福分浅薄,不能跟从你。这一领锦袍,略微表示我的心意。”命令一个将领下马,双手捧着锦袍过来。关羽担心曹操有变故,不下马,用青龙刀的刀尖挑起锦袍披在身上,勒马回头称谢说:“承蒙丞相赐袍。”于是下桥向北而去。许褚说:“这人太无礼了,可以捉拿他!”曹操说:“他一个人一匹马,我们二十多个人,他怎么能不怀疑呢?我的话已经说出去了,不能追他。”曹操自己带领众将回城;在路上叹息说:“你们众将应当效仿云长,以成就万世不朽的清廉名声啊!”后来有诗说:

将军降汉不降曹,千里寻兄岂惮劳。

送别许都关外路,刀尖曾挑锦征袍。

关羽前来追赶车仗。大约走了三十里还没见到。关羽正慌张时,骑马四处寻找。忽然看见山头有一个人高声呼喊:“云长暂且停下!”关羽抬头看他,看见一个人大约二十多岁,戴着黄巾,穿着锦衣,拿着枪骑着马,带领一百多个步兵下山。关羽问:“你是什么人?”少年扔下枪下马,拜伏在地上。关羽担心有诈,勒住马停下刀,问道:“壮士愿意通报姓名。”回答说:“我原本是襄阳人,姓廖,名化,字元俭。因为汉朝末年世道混乱,流落在江湖抢劫掠夺,自己聚集了五百多人。刚才同伴杜远下山巡逻放哨,误将两位夫人劫掠到山上。我问随从,说是大汉刘皇叔的夫人。我立刻拜倒在地下,询问她们的来意,因为听说了将军的大德,我本想送她们下山。杜远说话不谦逊,被我杀了,现在献上他的头向将军请罪。”关羽说:“两位夫人在哪里?”廖化说:“担心受到伤害,留在山中。”关羽让赶紧请她们下山。

不一会儿,一百多人簇拥着车仗前来。关羽立刻下马,提着刀走到车前,问候说:“嫂嫂受惊了,这是关某的罪过啊!”两位夫人说:“要不是廖将军保护周全,已经被杜远侮辱了。”关羽问身边的人说:“廖化怎么救的夫人?”身边的人说:“杜远劫持到山上去后就想要和廖化各分一个夫人做妻子。廖化问起缘由,非常恭敬;杜远不听从,已经被廖化杀了。”关羽听了这话,就来拜谢廖化。廖化想要用部下的人护送关羽。关羽心里想这个人终究是黄巾军之类的,要是用他做伙伴,别人一定会耻笑,关羽就推辞感谢说:“感谢你的深厚情意。无奈我曾和曹公发过誓,愿意独自走千里路。日后再相逢,一定会重重感谢。”廖化献上金银绸缎,关羽不接受。廖化于是拜别,自己带着人伙伴投身到山峪中去了。后来廖化成为了将军。

关羽将曹操送袍的事告诉两位嫂嫂,然后跟着车仗前行。渐渐天色已晚,就投宿到一个偏僻的村庄休息。庄主出来迎接,胡须头发都已发白,问道:“来的将军姓什么?”关羽下马,向前行礼说:“我是刘皇叔的弟弟关羽。”老人说:“难道是斩杀颜良、文丑的关羽吗?”关羽说:“正是。”老人非常高兴,便请关羽进入庄内。关羽说:“车上有夫人。”老人叫来妻子女儿出来迎接。甘夫人、糜夫人下车走上草堂,关羽拱手站在两位夫人的旁边。老人请关羽坐下,关羽说:“嫂嫂在上面,怎么敢就座!”老人说:“你是异姓,为何如此敬重?”关羽说:“我曾经和刘玄德、张益德结为兄弟,发誓同生共死。两位嫂嫂跟从我在战乱之中,我不曾敢有失礼之处。”老人说:“将军真是天下的义士啊!”于是让妻子女儿在草堂上招待两位夫人,老人在小斋中款待关羽。关羽询问姓名,老人说:“我姓胡,名华,在桓帝朝时担任议郎,辞官回乡。现在我有个儿子叫胡班,在荥阳太守王植手下担任从事。将军必定会从那里经过,就把书信交给他让他与儿子相会。”关羽请求胡华写信,接着就把辞别曹操的事告诉了他。胡华感慨不已。当天夜里,两位夫人睡在正房,关羽手持蜡烛坐着。

第二天拂晓,胡华馈赠饮食。关羽请两位嫂嫂上车,辞别胡华,披上铠甲提着刀上马,前往洛阳。前行到一处关卡,叫东岭关。守关的将领姓孔,名秀,是曹操的部下将领,率领五百兵马在岭上把守关隘。这是三州的险要关口。关羽押送车仗上岭,岭上的军士报告给孔秀。孔秀于是提着剑出关卡,喝令关羽下马。关羽只得下马,和孔秀行礼。孔秀说:“将军要去哪里?”关羽说:“已经辞别了曹丞相,特意前往河北寻找兄长刘玄德。”孔秀说:“河北的袁绍,正是曹丞相的对头。将军此去,必定要有公文。”关羽说:“因为走得匆忙,没有讨要。”孔秀说:“如果没有公文,将军暂且在关下住下,等我派人禀报过丞相,才可放行。”关羽说:“等你去禀报,耽误了我的行程。”孔秀说:“一天不禀报,就要住一天;一年不禀报,就要住一年。”关羽发怒说:“你为何侮辱我?”孔秀说:“法度所限,不得不如此。如今这乱世,龙争虎斗的时候,如果没有文凭,不要枉称英雄!”关羽说:“你不让我过去?”孔秀说:“你要过去,留下老小做人质。”关羽愤怒,举起刀要杀孔秀。孔秀急忙关闭关门逃走。究竟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