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唐西宁王杨昊的身世背景故事 > 第58部分(第1页)

第58部分(第1页)

“禀大人,门外有长安客求见。”

“这么晚了,是什么人?”余炎炉问。

“他们给了这个。”侍卫奉上一块黑漆木牌。杨昊见了眉头一皱,吩咐道:“叫他们进来。”

来者三十七八岁,身材短小,身披着一件紫色斗篷。此人名叫唐宁,是刺马营宝历社派驻麟州的驿使,负责丰州、河东等北部边镇与长安的联络。按照刺马营的规矩,各地与长安的书信公函往来只能通过驿使代传。

驿使也常作为大管家的私人特使到各地宣令。这个唐宁这一年已经是第三次到丰州来,第一次是三月宝历社无面会前,他代宝历社大管家来永丰检查会议筹备情况。第二次是丰安、永丰两地撤州划县,丰州脱离天德军划归朔方镇,他找杨昊讯问应对之策。

前两次来,都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但这一次,唐宁走进内书房后,杨昊仍坐在书案后一动不动,余炎炉手按刀柄侍立一旁,心头微微一怔。拱手说道:“杨大人似乎不欢迎唐某来。”

杨昊哼了声,“杨某如今是戴罪之身,跟唐大人走的太近了,恐污了大人的名头。”

来人呵呵一笑,解开斗篷挂在了衣架上,自己找了把椅子坐下来。漫不经心地说道:“听说曾重阳畏罪自杀了,不知道死了没有。”杨昊心里一震,向余炎炉递了个眼色,余炎炉走出内书房并将大门带上。

“人是你们杀的?”杨昊冷冰冰地问。

“也不是真想杀他,给他个教训。”杨昊无心追问唐宁是用什么办法逼曾重阳服毒自尽,却又不让他死。刺马营行事总是云遮雾绕让你弄不清个所以。

“大管家对你这次的表现很满意,让我代达口头嘉奖。”

“从今往后还有大管家吗?”

“你错了,大管家永远都是大管家。五社合一,那是刘弘逸一厢情愿的想法,如今刺马营里是没有元和、宝历之分了,可是名字改了,人心能改的了吗?他刘弘逸自己也张口一个‘我们开成社’闭口一个‘你们宝历社’,他都改不了别人就更改不了。”

杨昊冷笑了声:“可是陛下以为五社合一已经完成,!像我们这样顶风做lang的人还会有好下场吗?曾重阳秉承圣旨办事,你们尚且还要杀他,我可是杀了钦差卫队,软禁了钦差大臣。大管家嘉奖我,可陛下肯放过我吗?”

唐宁听了这话不由地冷笑嘿嘿,冷眼盯着杨昊道:“可是你手里有刀,谁能动得了你?你该干的干了,不该干的也干了。到现在为止也没见得谁能把你怎么样。”

杨昊没答话,唐宁的话只说对了一半,自己之所以至今没有受到任何处罚,除了手中有刀,还在于刺马营内部的派系之争。诚如唐宁所言,五社虽然合一,但大管家永远都是大管家。

八月初被杨昊赶出丰州的曾重阳,曾一度赋闲在家。他这种人不惧失败,却最怕寂寞。寂寞中的曾重阳向文宗皇帝上了一道疏。在疏中他提了一个问题,一个类似于“人类为什么不能克制住心中的私欲”这样的大问题:为什么刺马营人才济济,却一直不能成就大业,症结究竟在哪?

曾重阳给出的回答是:营中派系林立,各自为政,互相拆台,有力却不能往一处使,自然无力成就大事。这种论调了无新意,但正彷徨无助的皇帝却由此得到了灵感。皇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刺马营五社合一:一个开成社,一个大管家,一套人马,听他一人之令。他希望藉此凝心聚力,成就大业。

新任枢密使刘弘逸成为刺马营唯一的大管家,赋闲在家的曾重阳再次得到重用。丰州是他跌倒的地方,他要在丰州再站起来。

曾重阳终究还是心慈手软了些,如此他当初听从朱七的建议在内书房杀掉杨昊,而不是让张目把人押回长安,今日的丰州肯定将会是另一种局面。

“大管家让我转告你,往后好自为之。”唐宁说过这句话,就拿起斗篷准备开门。

“你不妨把话说明白些。”杨昊实在懒得去想。

“做人不要忘本,这就是大管家想跟你说的话。”唐宁说完裹紧披风开门而去。

杨昊在书房里呆坐良久,推门而出,已经是三更时分,西天有半轮寒月,天气冷的让人窒息。杨昊裹紧披风走进西院。院子里静悄悄的,吕芮的屋子里还亮着灯,站在廊檐下往里看,吕芮坐在桌前在削梨,黄澄澄的大水梨。桌上竹簸里已经放着七个削好的梨。

杨昊推门走了进去,吕芮像只受惊的小鹿一样,丢开手,起身便跑。杨昊紧步上前,拦腰紧紧地抱住了她……

第14章 夜袭巨石堡

巨石堡是大唐天宝年间横塞军的旧治所,临河建在一座石山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巨石堡已成为扼守阴山的咽喉要地。三十年前,国力日渐衰落的大唐放弃了阴山西部的大片土地,回鹘人成了这片土地的主人。巨石堡也落入了回鹘人的手里。

回鹘人聘请波斯技师对巨石堡进行了全面的改良。波斯人用石墙替代了原来的土墙和砖墙,增修了多处暗堡和碉楼。二十年前,吐蕃人把势力范围扩展到阴山之西,和回鹘汗国发生了激烈冲突。双方围绕着巨石堡激战数月,最终吐蕃人以伤亡三万人的代价攻克了巨石堡,并将回鹘人的势力驱逐出阴山。一个月后,回鹘和大唐结成同盟,唐军切断了吐蕃人的粮道,回鹘集结二十万大军来夺阴山。吐蕃人只得仓皇退兵。

荼罗或族就是在那个时候占据了巨石堡。时任族长西奴卡,自幼丧父,随母亲长大,颠沛流离的幼年生活在他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使长大后的西奴卡异常孤独而缺乏安全感。

他得到巨石堡后,便开始倾尽全力重修巨石堡。西奴卡想将巨石堡打造成固若金汤的千年之城。他聘请了一位来自拜占庭的景教徒做总监工,因此巨石堡的建筑除了具有中原和波斯风情外,又添加了东罗马的风格。厚五丈高六丈的石墙、巍巍高耸的碉楼、坚不可摧的堡垒、遍布于城堡内的暗门密道……所有的这些耗尽了西奴卡的财力,也让他的族人不堪忍受无休止的劳役。

巨石堡的改良工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西奴卡突然暴病身亡,世人揣测他是死于不满者的阴谋。西奴卡带着遗憾走了。巨石堡回到回纥王庭的手里,刚刚即位的彰信可汗希望将巨石堡变成为汗国南方的堡垒咽喉。在他的推动下,巨石堡的改良工程最终完成。

也许是西奴卡在天之灵的安排,一年后,他孀居的妻子成为彰信可汗最宠爱的王妃。而彰信可汗竟听从宠妃的建议将牙帐迁移至仙娥河畔。王庭的北移,使巨石堡由炙手可热的汗国南大门,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又过了一年,西奴卡的弟弟被推选为族长,巨石堡作为可汗的赏赐又回到了荼罗或人的手里。

兵锋正盛的朴恩俊连续三次大败荼罗或人的骑兵,迫使荼罗或人困守最后的据点——巨石堡。朴恩俊随后率军包围了巨石堡。围城大军中除了自己的飞虎营还有陈明义的晓风营和张仁的骁骑营。此外,朴恩俊还收编了铁面机勒三千降卒、捆奴军降卒二千人,加上林罗虎、林汉烈父子的二千五百名族兵,围城的总兵力达到了近一万人。

朴恩俊的策略是围而不攻,断水断粮,消磨荼罗或人的斗志,迫使其献城投降。一万大军在巨石堡城外挖了三道壕沟,构筑了无数营垒,拉出了一副持久战的架势。

朴恩俊制定围城方略时没有向上请示,事后他也没有向参谋司呈批作战计划。这引起了西宁军高层的警觉,杨昊连夜召开最高军事会议。会上庄云清提议立即解除朴恩俊前敌主将之职,召其回丰安。

在接替人选上,凌彤、李通提议由豹营统军校尉姜涛接任,庄云清则主张由张延年接管前敌各营。杨昊征询了张延年的意见后,决定任命张延年出任前敌主将,协调各军攻破巨石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