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大明永乐传 > 第67部分(第1页)

第67部分(第1页)

但如果不清理障碍,可鞑靼人下次冲锋时仍然很快被打退的话,那岂不是又得眼睁睁地看着对方安然撤退?

金铭想来想去,终于还是决定保守一点。现在毕竟是敌众我寡,最需要考虑的并非是如何扩大战果,而是如何保证不被敌人攻破营寨。

……

在金铭终于下定了决心,并且耐心地等待鞑靼人进攻时,鞑靼人那边却仍然吵做一团。

按照蒙古人的传统,最先攻破敌人营寨的人拥有优先抢劫权。因此在不知道远征军是块硬骨头时,鞑靼人都抢着做先锋。

鞑靼人的军队中,除了鞑靼大汗以及极少数大部落的首领拥有常备军外,其他的都是各个部落的牧民。上次抢到先锋任务的几支部落在进攻时全都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死伤人数甚至超过了整个部落全部男丁人数的一半。这种损失,称之为灭顶之灾也不为过。

在这种可怕的结果面前,鞑靼人的贪念被暂时压抑住了。现在鞑靼人开始发扬礼让精神,争相推拒着攻击远征军营寨的任务。(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三十六章 鞑靼人的内部分歧

靼人的汗帐之中,一个强壮的中年男人正面沉如水地)7上。此人便是惹得朱雷霆大怒的鞑靼大汗鬼力赤。此刻,鬼力赤正在头疼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战斗力最强。那时的蒙古人骑射水平高些,而且也更能忍饥受寒,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当时的蒙古人战斗精神最为顽强。即便是面对无法打败的敌人,只要统帅命令冲锋,那么蒙古士兵就会毫不犹豫地冲向死亡。

时代不同了,蒙古人的想法也不一样了。

如今鞑靼人聚集在鬼力赤大汗的旗下,是因为他能够给大伙带来安全、带来胜利、带来财富。如果鬼力赤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对不起,各个部落的选择多了去了:他们可以拒不服从大汗的命令;也可以推举一位新的大汗;或者投奔大明、兀良哈、瓦剌。总之,并没有部落死心塌地的支持鬼力赤。

若是没有足够的经验和头脑,鬼力赤也不可能凭着并非黄金家族血统的身份成为鞑靼人的大汗。对于明军拥有射程如此远的火枪,虽说还弄不清楚其威力究竟有多大,但鬼力赤仍然对此心怀疑虑。所以在其他部落争抢先锋任务时,鬼力赤便顺水推舟要攻击任务交给了那些主动求战的部落。

如今一战打下来,已经没有人主动请战了。当鬼力赤用语言试探时,那些被试探的部落首领们也没有一个愿意接受这种送死的任务。

大家都不愿意承担主攻任务,难道就此撤退?

当然不行!

蒙古人自从退回草原之后,完全脱产的常备兵极少,基本上实行的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的全民皆兵制。为了消灭这支在草原上肆虐的明朝军队,鬼力赤征召各个部落好不容易凑足了五万大军。现在明朝军队就在眼前,难道受到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此退兵?

名声的损失、物资的消耗且不说,己方退兵后岂不是放任明朝军队继续在草原上肆虐?

见各个部落的首领们象是被锯了嘴的葫芦一样沉默着,鬼力赤大感头疼。

打呢。没部落愿意损失实力。退呢。他这个非黄金家族血统地大汗恐怕就更会被质疑。难道只能将明军包围。待敌军粮草耗尽之后再发动攻击?

这同样也不是什么好办法。

对面地明军人数才一万出头。车辆却超过了两千——总不能指望明军地车辆中运载地不是粮草而是泥土吧?

粗略估计。对面那支明军至少能够支持一个月。鬼力赤这次召集军队很匆忙。只带了三天地粮草。一般羊日行5…6公里。牛7…8里。如果不顾损失以最快地速度迁移牛群羊群。最近地部落将羊群赶过来也需要五天时间。不过。如果前几天忍着少吃点。或者宰杀一些马。那么待各个部落牲畜迁移过来后。却也迟早能够将对方那支明军地粮草耗尽。

然而这种围困战术有一个巨大地缺陷。蒙古人本身地生产力比较落后。打仗时向来习惯于就食于敌。若五万精壮男子至少一个月待在这里无所事是。一个月后。哪怕能够将对面那支明军地粮草耗尽。鞑靼人自身也会元气大伤。要知道。游牧民族中能够完全脱离劳动地个体极少。如果大量地精壮被牵制在这里。那么参战地部落就会严重缺乏人手。放牧牲畜时如果人手不够。那么就会有牲畜走失;此外。没有足够地人手收集过冬地干草。那么到了冬天就会有大量地牲畜饿死。

不是迫不得已。这种两败俱伤地办法不能用。

这么想着,鬼力赤缓缓开口说道:“这么痴坐着也不是办法,大家拿出个章程来吧。”

鞑靼人毕竟才领教新式火箭和新式火枪的威力,这么短的时间里,鬼力赤想不出办法,别的人同样也没能想出好的对策。

所以,汗帐里仍旧是一片沉寂。

眼见部下不踊跃发言,鬼力赤只好点名发言。

“把都帖木儿,你先说。”

把都帖木儿三十多岁,在这群蒙古贵族之中显得相对清瘦。他原本是故元平章,元朝时平章是地方高级长官。洪武年间,把都帖木儿曾伙同知院笼秃儿灰、纳纳罕等遣部将哈散赤汝祝儿灰至西凉请求归降。朱元璋恐其道远,跋涉艰苦,赴京不便,就令其于水草便利之地居住——没让把都帖木儿内附,又没有派遣官僚管理,因此当蒙古分裂成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后,把都帖木儿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鞑靼平章。

把都帖木儿和鬼力赤的想法不一样。在他看来,既然明朝对蒙古人投降的政策很优待,那又何必非要和大明对着干呢?

虽然把都帖木儿投诚朱元境没成功,但是在另一个历史时空,把都帖木儿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抱定“山不来就我,我来就山”的宗旨,于永乐三年七月自塔滩率部属五千余人、驼马三万余匹诣甘肃归附。投诚明朝后,为了表示对归附少数民族人员的宠异,朱棣赐把都帖木儿名吴允诚,授右军都督佥事,赐甚厚,令其仍率部属居凉州。吴允诚受朝廷厚恩,因而对明朝也颇为忠诚,数次“捕虏”以及追杀、镇压“叛虏”,后因功升为左都督并获得恭顺伯爵位。

可以说,把都帖木儿是一个热衷于民族大团结的好同志。

当初鬼力赤侵扰辽东时,把都帖木儿就极不赞成。朱棣还是燕王时,鞑靼就在他身上吃了不少亏。如今朱棣当上皇帝了,自然更加不好惹。残元的最后一位继承者坤帖木儿死于建文四年,之后鬼力赤被众多蒙古部落推举为可汗。那时,朱好心好意地遣使致意。可鬼力赤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想的,居然在年初时主动侵犯辽东,这不是没事找抽吗?

现在好了,惹得永乐皇帝派兵来报复了。谁惹出来的事,谁自己解决!你没办法,难道我就有办法?

心里是这么想的,把都帖木儿却没有这么说。

他抬眼望了鬼力赤一眼,慢吞吞地说道:“明朝大军之所以攻入蒙古草原,是因为年初时我们侵扰辽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