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胡进要求,全省之内,个人资产在一千万以上的人,都要进入一个名单。这个名单将由他负责保管,列为绝密文件,且永不解封。
中原是个大省,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之后,个人资产在千万以上的人,可以用不计其数来形容。
名单终于出来后,胡进在浏览一遍名单后,拿起面前的红笔,将一个名叫“中原钢铁集团”的公司圈了起来。
中原钢铁集团公司从名字上看,这应该是一家国企或者央企。而事实上,这是一家彻头彻尾的民营企业。
公司老板叫张兆振,追溯他的出身,原来是个农民。
张兆振是个头脑灵活的农民。农闲之余,以走村窜户收购废旧钢铁为业。张兆振收购废铁,在当地是很闻名的。首先,他从不压价。其次,他从不克扣称两。日子一长,很多人都愿意将废旧钢铁卖给他。
当然,张兆振收购废旧钢铁是有来头的。他的一个亲戚就在本地的一家钢厂担任副厂长。
有一次,张兆振送废铁去钢厂,亲戚在与他闲谈的时候,抱怨现在的钢厂产业跟不上需要。市场上的钢材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上涨。
说者本无意,听者却有心。张兆振本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从电视上报纸上看出来一个信息,未来市场对钢材的需求,将是一个天量的数字。
炼钢本身就不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曾几何时,社会上出现过一股大炼钢铁的热潮。那时的张兆振已经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了。他亲眼目睹过土炉子土灶,只烧柴就能炼出铁疙瘩的事实。
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张兆振相信他能炼出来钢铁。
亲戚听说他要炼钢,高兴地找上门来,提出他以合股的形式,两个人一起炼钢。
想到就做到,张兆振拿出全部家当,加上亲戚拿来的十万块,又从银行贷了十万,拿着五十万块钱,张兆振开始了他的创业。当时就取了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中原钢厂。
其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五十万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两个月后,在张兆振老家的宅基地上,就竖起了一座炼钢的高炉。
有人说,张兆振的成功,是时代造就了他。而张兆振却坚持,是胆量成就了自己。他有一个从不对外讲的秘密,那就是他曾经想过,如果事业失败了,他唯一的出路就是跑去火车道上卧轨。
张兆振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他炼出来的第一炉钢,就被当地钢厂高价买走,并承诺张兆振钢厂炼出来的任何产品,他们都将收购。
三十年过去,中原钢厂已经从小作坊变成了现代化的钢铁企业集团,员工也从过去的两家自己人,发展成为拥有一万多人的大型民营企业。
功成名就的张兆振如今已经从企业顶尖位子上退了下来,他的大儿子张彪接了他的班,成为中原钢铁集团的掌门人。
胡进记得张彪。他初来中原履职的时候,在欢迎他上任的宴会上,他与张彪就有过直接的接触。
作为大型企业的老板,行业的领军人物,张彪对他这个年轻的省级领导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在胡进主动给在座企业代表敬酒的时候,张彪居然推脱身体不适,而婉拒与他碰杯。
如果说第一次见面张彪表现为倨傲,那么,胡进下基层视察企业时,张彪表现出来的就不仅仅是倨傲了,而是骄横。
胡进记忆很深刻,在他去中原钢铁集团视察的时候,董事长张彪以正在开重要的集团会议,而未下楼接待新任省长的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