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从哪吒开始起点 > 第87章 沙地笔谈87(第1页)

第87章 沙地笔谈87(第1页)

在明使这里,则是由通宵倭语的沈惟敬和吴形负责通译。

负责主要和谈的,则是沈惟敬、谢用梓、徐一贯进行。

到了釜山的第三天,沙地笔谈正式开始了。

吴形等人在釜山城的城主府的院子里,看着中央的黄金沙地。

吴形坐在正面的茶几上,负责将倭文翻译成汉文,交给一边的沈惟敬、谢用梓、徐一贯三人阅读,而三人再讨论过之后,再由沈惟敬口述汉文,由吴章正用方术写在沙地上。

不一片刻,黄金沙地上就浮现出倭文。

这正是在海的对岸,景辙玄苏的手笔:

“东瀛本欲向大明通好,借由朝鲜入明,然朝鲜全疑、废尚雨道之人,虽然于初始借道,但之后却占据险要之处,阻碍日军前路,这是朝鲜的欺诈行为。因此,东瀛就没有从两道撤兵。大明现今如与东瀛和亲,并尽快落实,东瀛定会立即收兵。东瀛与大明和观后,将会与大明缔结属国之约,成位大明属国。此后大明以东瀛为先驱,讨伐鞑靼,则鞑靼也会尽数归附大明,东瀛即使粉身碎骨,也欲报效大明皇帝之恩。”

哪怕是吴形对两国之间的军国格局不甚了解,也能够一眼就看穿东瀛人花言巧语背后的真实意图。

很明显东瀛人是要明朝与东瀛和亲,也就是让大明的公主下嫁东瀛。

这就是丰臣秀吉的狼子野心,利用大明的公主,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哪怕自己有一天去世了,大明的公主也能够成为他那刚出生的幼子的强援。

替大明征伐鞑靼,这番说辞的真实意图不明。

尽管当时的明朝刚刚平定哮拜之乱,但是总的来说,大明当时与蒙古各部包括此时的建州女真的统治者努尔哈赤,依旧维持着表面脆弱的和平,哪怕经过龙山一役,兵部也做了表面上的遮掩。

何况明朝此时也无心无暇顾及开疆拓士,为大明讨伐鞑粗,不过是秀吉抬高自身身价的漂亮大话而已。

不过谈判刚刚开始,沈惟敬等人也不好直接就撕破脸皮,他对着谢用梓、徐一贯两人使了个眼色,三人一直决定:“装糊涂。”

既然景辙玄苏所说“和亲”,那我们就理解为是指代大明东瀛两国通好,而不是两国联姻。

三人在支起了守密结界的房间中谈论片刻后,递给了等在一边的吴章正一封字条,而吴章正则双指朝上,比了个手诀,在黄金沙地上书写了起来。

吴形定睛望去。

“太阁美意,倭等深感敬佩,方才说道朝鲜欺骗东瀛一事我大明并不知晓,本欲去往朝鲜探知真伪,现听阁下所言,我等后续必向朝廷上奏,命三法司科道召开会议,商讨此事,之后再另遣使者向太阁通报,望体谅此意。”

吴形乐呵呵的看着沈惟敬等人的回答,心中暗自赞叹:不愧是纵横海上数十载的老狐狸,这捣糨糊的功底真是了得。

不一会儿,沙地上又浮现出倭文,吴形赶紧继续翻译起来:

“太阁殿下也希望足下能够尽快将东瀛的赤诚报于大明皇帝,促成两国和亲,和议大事,不得不待大明天子之命,所以倭军的撤兵快慢,全凭大明。”

沈谢徐三人则继续虚与委蛇地回应写道:

“太阁大明的忠诚,日月可鉴,若归附大明,天子必十分欣喜,也必会嘉赏太阁。如有鞑靼之祸,则来贵国请兵,协力大明也并无不可。不遇眼下九边清宁,天下太平,又得与贵国通好,实为千截难逢之佳事。”

东瀛方面的答复又在沙地上显现出来:

“三年前,东瀛告知朝鲜国王,有要事通报大明,请朝鲜代为转奏,朝鲜应允。但东瀛苦等三年,也没收到朝鲜的回信,于是起兵,目的不是为进犯大明,只是想从朝鲜借道,前往大明,向大明天子直抒胸臆。而朝鲜阻断东瀛前往大明的通路,所以东瀛才发军讨伐朝鲜,这是对朝鲜期满东瀛的惩罚。天朝现派诸位使者前来请和,若仍然放纵朝鲜,那太阁必然领兵直入辽东,亲向天子禀告事实。两位使者书谈以后,请务必将此意如实转奏,那么和亲之事可成,请诸位斟酌。”

此时秀吉已经毫不遮掩的说出而出亲自领兵辽东这种话,想要给明使等人施加威亚,想要迫使明使答应和亲之事。

但是负责和谈的老狐狸沈惟敬已经铁了心把玄苏说的“和亲”仅仅理解为两国通好,而不是缔结两国皇族通婚的婚姻关系,所以他们并没有被吓住,继续与东瀛方面周旋回道:

“去年八月,贵国欲通中国之情,先锋小西行长已告知沈游击。眼下天子文武百官皆信,奈何朝鲜不实言相告,所以误事。现在派我们入你万军之中前来笔谈和议,正是为了得知实情。因此两国和好,必可延续万年,我等也当早日回国上奏天子,转达太阁殿下的美意。”

远在东瀛的玄苏见明使始终有意无意的在回避和亲问题,又在沙地上写道

“如大明继续放任朝鲜,那么东瀛则难以对大明宣誓效忠,万望诸位使者速速促成和亲。则太阁便能游历天朝各处名胜风光,到时两国永世通好,这都将是两位的不世功劳。”

至此第一天,景辙玄苏与谢用梓、徐一贯、沈惟敬三人的笔谈算告一段落。

很显然双方对第一次谈判都觉得不甚满意,但是又都无可奈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