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沉默不语,犀利的目光,深深地凝视韩嫔片刻。
韩嫔微微一颤,迅速缄默。
太后移开视线,看似不经意间,又淡淡地扫视了蕙兰一眼。
殿内鸦雀无声,在场的嫔妃们面面相觑,各自心怀鬼胎。有的用复杂的眼神瞄着蕙兰,有的用惊愕的眼神看着韩嫔。
蕙兰稳稳地坐着,面色虽平静,心中却泛起异样的情绪。
“韩嫔,新封嫔位,素无恩宠,竟敢如此尖刻激愤地当众指责我,公然与我为敌?她的背后,显然是端贵妃!显然,她今日这番话,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早已与端贵妃私下达成共识,故意演这出双簧罢了。”
平心而论,韩嫔这番激烈言辞,不无真实。
回宫后的这些日子,慕容复要么留宿醉心殿,要么接蕙兰去崇明殿过夜。此外,再未让任何嫔妃侍寝。
身为女子,蕙兰何尝不期待夫君对自己一心一意,一生一世一双人。但身为嫔妃,她又何尝不明白,皇上的万千宠爱于一身,便是其他女子的万千怨恨于一身。
只是让蕙兰不解的是,端贵妃如此精明,竟会唆使韩嫔,毫不避讳地将宫闱之事呈报太后。以她的心机,不会想不到,慕容复若是知晓,只会更加反感。
毕竟,慕容复宠幸哪个嫔妃,由他自己做主,谁又能逼迫他呢?
蕙兰正想着,只听端贵妃突然严肃地对太后道:“韩嫔妹妹所言不假,但也不能怪皇上。想来,皇上登基后,也就五年前选过一次秀,统共进了六名嫔妃……算起来,在座的姐妹,可都是入宫多年了……
依臣妾之见,是时候为后宫增添几位姐妹了,即便不举行大规模选秀,添一两个新人也是好的。臣妾听闻,兰贵妃这次从宫外回宫,带了一个民女,长得很是秀丽温婉……六宫嫔妃,皆是名门淑女,或许来个小门小户的女子,更得皇上青睐呢!”
太后锐利的目光,直直地看向蕙兰,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民女?什么民女……后宫是什么地方?岂是什么人都能住进来的,真是越来越没有规矩了!”
蕙兰忍不住在心里冷笑。
果然,静贵妃的目的,并不单纯。
“不过,她可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她自己把妹妹留在宫里,费尽心机想让妹妹为嫔为妃,便以为我带秋苓进宫,也是为了把她献给皇上,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
想到这里,蕙兰遂站起身,缓缓说道:“回禀太后,那民女是臣妾的救命恩人。前段时间臣妾和皇上出行时,在江上遭遇危险,幸得她出手相助,臣妾才得以死里逃生……
这姑娘孤苦伶仃,无依无靠,靠给人洗衣为生,臣妾见她可怜,便想把她带回京城,让臣妾的父母,认她做义女,以此报答她的救命之恩,并无他意。
目前,臣妾将她留在宫中,是因臣妾父母去外祖家省亲,尚未回京。待父母归来,臣妾会即刻派人将她送至邓府……臣妾带她到醉心殿,是经皇上准许,绝非擅自作主!”
太后沉思片刻,语气和缓下来:“哦,皇帝跟哀家提过,是哀家一时糊涂,竟忘了此事……”
稍作停顿,她转头问端贵妃道:“端贵妃的妹妹,还在宫中吧?”
端贵妃赶忙起身,用沉稳的声音回答道:“还在呢,妹妹自幼体弱,前两年更是大病一场,臣妾想让她在宫里好生调养一段……宫里有太后和皇上,福泽深厚,最是宜人!”
太后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沉吟道:“嗯,哀家见过你妹妹,那姑娘机敏聪慧,模样又好,哀家很是喜欢!”
到了这一刻,蕙兰终于明白,端贵妃今日如此大费周章,先是让韩嫔当众指责她专房之宠,又拐弯抹角暗示她让秋苓进宫别有用心……依旧是贼心不死,想让妹妹林念瑶留在皇上身边。
于太后而言,最忌讳的,便是后宫一人独大。所以,她定然会对端贵妃刚才的提议心动,想要选几个新人,侍奉皇上左右。然而短期内,何处能寻得合适的人选?
端贵妃故意怪声怪气地提起秋苓,让太后对蕙兰生疑,太后一听这么个不明来历的姑娘,必然心生反感——她怎会同意皇上纳出身低微的女子?
因此,她从秋苓,联想到同样暂居宫中的林念瑶,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而林念瑶,无疑是太后眼中最合适的人选。家世显赫,容貌清丽,知书达理……更重要的是,她是端贵妃的亲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