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曼笙,我比你想象的更爱你。
元世臣,东三省最有势力的军阀。家财万贯,青年才俊,却迟迟没有成婚。
无数人家想把女儿嫁给他,可他一直在等那个人愿意嫁给自己。
元世臣少年时家境殷实,但那年元父遇疾病逝,元母只好领着元世臣和女儿元又语住到元二叔家中生活。但不久后元母因为操劳辛苦,累坏了身子也跟着元父去了,元世臣只得领着妹妹在叔叔婶婶手下讨生活。元家叔婶是市井小人,见兄妹俩没了依仗,便捏着元父留下的钱财苛待元家兄妹。元家兄妹时常缺衣少食,被叔婶掴打挝揉。
为了妹妹,元世臣只好忍气吞声。他负气离开自然无碍,但又不可能抛下元又语独自被叔婶苛待。可外头生活艰难,不晓得要吃多少苦,元又语听话乖顺,他舍不得。
这样的日子直到陆府派人来寻他们才结束。元母临终前担忧元家叔婶苛待孩子,便写信递到陆府,请求陆家照拂兄妹二人。元世臣的父亲是刑部尚书陆大人的手下,元母本想着多给孩子留个照拂,没想到担忧成真,元家兄妹在叔婶手里过得还不如乞儿。
元世臣借着陆家的势拿回了元父的财物,元家叔婶闹腾了几日,最终敢怒不敢言。
陆大人顾念元父,元家兄妹就这样住进了陆府。元又语成了陆家二小姐的丫环,而元世臣则跟着陆大人做事。
元世臣第一次见到陆曼笙,是元又语进陆府内院的时候。这下兄妹俩不得不分别,元又语在二门拉扯着元世臣的袖子不肯放手。他们没了爹娘,懂事的元又语也知道,自己跟着哥哥只会成为累赘,但她就是舍不得。
就在他们告别时,陆府二小姐陆曼笙领着丫环款款而至。她比元又语还小几岁,笑盈盈地走过来拉着元又语的手说:“你是又语姐姐吧?父亲已经与我说过了,你不要害怕,陆府不会亏待你的。”
她语气轻柔和善,笑颜明媚。元又语就这样愣愣地看着陆曼笙,自己明明比陆曼笙大了几岁,陆曼笙却这样大方和善地与自己说话。元世臣见状也安心不少,陆家小姐是个好相与的,肯这样出来相迎,自家妹妹定不会受欺负了。
陆曼笙果然对元又语很好,她完全没有大户小姐的脾气,相反性子温顺谦和。元又语虽是丫环身份,二人却亲如姐妹。元又语负责打理陆曼笙院中的庶务,地位不言而喻,旁人都是要高看几分的。
元世臣见状更是放下心来,专心为陆大人做事。
偶尔几次相处,元世臣越发觉得这位二小姐心地善良,心中油然升起了保护她的心意。既然她对自己的妹妹好,他决定这辈子都会对她唯命是从。
元世臣性格沉稳干练,陆大人发现了元世臣行兵打仗的天赋。此时恰逢北方大乱,陆大人便提出送他去参军。留在陆大人身边虽安稳,但终究是奴仆身份,为了妹妹的未来,元世臣考虑后便答应了。
离开京上时,陆曼笙领着元又语来到城门口相送。元又语忍不住落了泪,她的兄长第一次要去这样远的地方,而且要去那么久。看着妹妹悲戚的神情,元世臣只得宽慰道:“我又不是不回来了,你不要哭。”
元又语颔首:“兄长要记得给我写信,当心安全。”
战场上刀剑无眼,元又语自然是担心的。
元世臣不自觉地看向元又语身后穿着竹青色大氅的少女,欲言又止,许久才道:“麻烦二小姐照顾我妹妹了。”
陆曼笙笑得温善,轻声对元又语说:“又语姐姐不要伤心了,元哥哥是建功立业为你挣前途去了,让你以后嫁个好人家,不让你被人欺负去了。你安心等着便是。”
元又语这才破涕为笑,用手点了点陆曼笙的额头,笑着说:“谁教你说这样的话,二小姐也是学坏了。”
元世臣也跟着笑了起来,他看着陆曼笙眉眼弯弯,对往后会发生的事也没有那么惶恐了。
行军路真的很苦,北方的疆域一直有外族骚扰入侵,时常还会传来京上动乱的消息。元世臣没有家世背景,常会被派去做些苦累活。
没过多久京上送往北方的粮草就断了,将军不断安抚,军营众人苦等几个月都没有消息,开始焦躁不安起来。某一日,众人起来后发现将军竟然带着亲信和剩余的粮草连夜逃走了!将军乃是京上显贵,自然早早得到了京上无力再运送粮草的消息,这几天来不过是在欺骗众人。没有粮草便无法行路回京,大雪封路也无法去临近县城求救,只能等死。一时间几千人怨声载道,只余绝望。
元世臣不死心,他筹划路线,想带着人奋力一战。
等到天冷到连外族也不敢出营时,元世臣在入夜时带着人马烧毁了外族的马圈,抢来一批粮食。
其中艰险自不必说,元世臣的背上留下了从肩至腰的刀伤,但同去的人全部生还并带回了粮食。从此,军营上下无人不服元世臣,奉之为老大。
那次的伤让元世臣发了三日的高烧,但是值得。
虽然京上不再提供粮草,但仍是草草分了个将军头衔给元世臣,企图安抚众将士。但大家都深知,各地多有百姓、军队起义,或者打着旗号自立为王。
但元世臣却沉寂下来,他还在等,这不是最好的时机。
到了第二年冬天,京上发生了一件事——御史宋华严因上书陛下罪行落狱,在狱中自尽。上头震怒过后,关在牢狱中被连累的宋氏亲族却被遗忘。大雪纷纷,天寒地冻,寒冬难挨,宋华严的幺子宋廉差点死在牢狱中。陆曼笙去寻陆大人时,无意中撞见,就将宋家兄弟都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