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清穿之年贵妃的娇软日常关尔家 > 第44部分(第2页)

第44部分(第2页)

乌拉那拉氏讨了个没趣,悻悻的回到海棠园。

齐嬷嬷看着神情郁郁的乌拉那拉氏,心疼道:“那年侧妃真的没把福晋放在眼里,府里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她竟然越过福晋,直接告诉了贝勒爷,真是个下作痞子!惯会魅惑男人!”

乌拉那拉氏叹了口气道:“谁说不是呢?只是如今,爷对她宠爱正盛,也不是我能动得了得。”她揉着突突乱跳的太阳穴,觉得气闷异常。

舒蝶在一旁劝慰道:“福晋别生气,那年侧妃就是贱种,放着好好的侧妃不当,非要做那医女事情,真是下贱胚子!”

这话虽然让乌拉那拉氏心里听着熨帖,但是还是斥责了舒蝶:“休得瞎说,那年侧妃也是能议论的?”

她如今算是看清楚了,那年侧妃就是个不安分的东西,有些事情最好不要做在表面上的好。

府里一切预防措施都仿佛瞬间完成,年秋月松了口气。

管家领着太医匆匆而来,胤禛让他领着去后罩房给朝霞请脉。年秋月提议让太医和府里的其他奴仆一样戴上布巾,以免传染。

太医不以为意,但是看在胤禛的面子上还是带上了布巾。不过,等他从后罩房出来时,却用赞赏的目光扫视了年秋月一眼,年秋月不以为意。

太医慎重道:“禀贝勒爷,病人有憎寒壮热,口吐黄涎的症状,的确是得了瘟疫。此病极易传染,要做好预防,免得传染他人。臣观府内似有名医,各种预防都很到位,老臣就不多说。老臣开一药方,然后让病人一日三次服用,三日后如体温下降,病人性命无忧。府内其他人还要喝些预防瘟疫的草药,增强抵御病毒的能力,方能让人安心!”

说完,遂开药方。

胤禛拿过药方递给年秋月,然后对太医彬彬有礼道:“有劳太医!”

太医见胤禛把药方递给年秋月,已然知道府里的一切布置就是出自这位侧妃之手,心里震惊,没想到一个女子遇到瘟疫还能如此镇定,实在让他佩服。

交代好注意事项,胤禛带着太医一起进宫向皇上禀报瘟疫之事。

胤禛只负责叙述了病人和得病的经过,瘟疫的症状一切都由太医如实禀报。

第92章 泛滥

康熙从太医那里得知府里最先发现瘟疫的人竟然是年秋月,而且所有的防范瘟疫蔓延的措施都是她吩咐的,不觉深深地看了眼胤禛,心里嘀咕:老四好福气!

南巡时,康熙就知道年秋月是个有主见的女子,只是没想到,遇到这样的大事情,她还能如此掰得清。没有隐瞒,没有恐慌,没有把病人拖到庄子上去,而是立即封锁了疫区,避免瘟疫蔓延。

年秋月的确是个敢于担当的人。

康熙可谓是吃尽了瘟疫的苦头,前几次的瘟疫,如果在瘟疫发生初期,有年秋月这样明事理的人安排一番,瘟疫哪能蔓延的那样快?

瘟疫过后,哀鸿遍野、十户九空的说法一点儿也不为过!

半月后,朝霞康复,贝勒府也没有传染其他病人,胤禛很是欣慰,康熙更是大力赞扬胤禛办事能力强,堪当大用。

一日早朝,刚刚上任的户部尚书王鸿绪上奏:江浙去年旱灾,蒙皇上蠲田租,发仓谷,截漕米,又全蠲四十七年地丁钱粮。但是,今年因米价稍贵,穷民未免艰难;又因近年官法废弛,不轨之徒在内煽惑,遂有市井“奸民”但是率饥民吵闹官府,打抢富家,一呼而集遂致数百人,官府一时无法。江、浙等地百姓开展了夺粮斗争。(摘自百度)

浙江瘟疫泛滥,形势十分严峻。

王鸿绪奏完,大殿里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康熙扫视了大臣一眼,冷然道:“各位爱卿,今日怎么都成哑巴了?往日不是都能说会道的吗?”大臣又不是傻子,遇到这样的情况,谁先开口,皇上就会让谁去平乱。

大臣们皆低头不语,康熙声音凛冽起来:“有了好处,你们一个二个挣得打破脑袋,遇到难事你们就畏畏缩缩不敢抬头,朕心寒啊!”

王鸿绪道:“臣愿前往平乱!”康熙叹息一声:“还是尚书能帮朕解忧!”

王鸿绪开了头,几个大臣纷纷效仿。良久,大阿哥上前一步道:“儿臣愿前往江苏平乱,浙江可让四弟前往。一来四弟曾经在浙江办过事,对那里的熟悉;二来,儿臣听闻此次能够遏制瘟疫在京泛滥,多半功劳归功于贝勒府。儿臣以为,浙江平乱非四弟莫属!”明晃晃的挑衅,不过方法却实用。

一臣子趁机道:“臣听闻此次瘟疫时,年侧妃预防措施得当,这才免除了京城瘟疫的蔓延,。臣以为,做大事者不拘小节,年侧妃虽为妇人,但是有治疗瘟疫的经验,最适合帮助太医去浙江平息瘟疫之乱!”

胤禛气血翻涌,胤禔果然用心险恶,把他拖下水也就算了,还不忘让人把月儿也扯进泥潭。胤禛眯着眼眸,有些怀疑朝霞得瘟疫只怕与胤禔脱不了干系。

这大阿哥只怕早就知道浙江有瘟疫发生,那孩子有可能就是他指示的。

胤禛猜得不错,乞丐女孩儿是被人从浙江带回来的。浙江已有人感染瘟疫,孩子的母亲和妹妹都被人软禁在浙江,逼迫那孩子用带病毒的灵符献给年秋月,好让年秋月把病毒带回贝勒府。

朝霞染病,年秋月当即怀疑那份灵符有问题,让年羹尧马上去找那孩子。年羹尧早胤禔找到了孩子,把孩子藏到了自己的庄子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