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海峡应在国际保证下对所有国家的船只和贸易开放”,但在美国拒绝对黑海海峡实行委任统治时,海峡即由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共同占领,这就意味着英国作为最大的海军国家占有优势和其他两个国家对它产生日益增长的猜忌。根据协约国1920年强加于土耳其的塞夫勒条约,东色雷斯(包括加利波利和马尔马拉海北岸的大部分)划归希腊,于是前土耳其欧洲部分拥有主权的土地只剩下君士坦丁堡及其腹地了。通过海峡完全自由的航道第一次确立了,一个相当于多瑙河欧洲委员会的管理海峡的海峡委员会也成立了,海峡两岸,不论是希腊所属或土耳其所属,都成为非军事区,在该区内只有英国、法国和意大利才得驻军。
塞夫勒条约从未获得批准,随着土耳其的基马尔复兴,这个条约就立即作废了。西方国家在海峡的优势所产生的反应便是民族主义的土耳其与苏维埃俄国于1921年在莫斯科签订盟约,盟约宣称海峡的自由,应由海峡和黑海沿岸国的会议制定的法规给予保证,也就是说要排除西方国家,而让土耳其和俄国有主要发言权。土耳其人于1922年赶走了安纳托利亚的希腊入侵者,并把自己的军队推进到海峡非军事区并直达查纳克,这时法国和意大利都背弃了英国,塞夫勒解决方案的基础从此不复存在。1922年的穆达尼亚停战协定所体现的是一种妥协,协约国承认东色雷斯应归还土耳其,土耳其则接受英国关于海峡自由的概念。在其后的洛桑会议上,西方国家和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就成为最主要的了,土耳其则处于超然地位。西方国家要求海峡对一定数目的军舰开放,这样它们便可以进入黑海,代价是同样地允许俄国舰队进入地中海;俄国则要求海峡对所有军舰一律不得开放。土耳其愿意同西方国家达成协议,东色雷斯交还土耳其,1923年的洛桑条约包括载有下列条款的海峡公约:(1)确立商船在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的自由航行权;(2)和平时期所有军舰均得自由航行,但任何国家不得派遣较沿岸国最大舰队更大的舰队驶入黑诲(这就是说,任何大于苏联舰队的一支单独舰队虽然不得通过海峡,但持有敌意的舰队合在一起还是可以通过);(3)只有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两岸才实行非军事化(不象塞夫勒条约那样把马尔马拉海岸也规定为非军事区);(4)建立国际海峡委员会以监督有关军舰通航条款的履行;(5)对土耳其安全的保障是,允许它在战时作为交战国的一方得对敌国船只封闭海峡,由英、法、意、日共同保证海峡的自由通航和非军事区的安全。这个条约在西方国家的优势和土耳其的国家利益之间取得了平衡,苏俄在提出抗议后还是在条约上签了字,但不予批准。
由于英国和土耳其在摩苏尔问题上,以及土耳其和伊拉克在边界线上利益冲突的结果,俄国和土耳其之间恢复了外交联系,并于1925年在巴黎签订了俄土友好中立条约。此后在东欧国家中,唯有土耳其,通过其战略地位的力量及其政策的明智和清醒,又凭它不偏向于任何一方的态度,能够成功地执行其独立路线,同时又与所有相邻的大国维持了还算不错的关系,其中对它最重要的大国是俄国和英国。
协约国的大国确认并建立了东欧诸小国,把它们作为对付布尔什维克俄国的屏障,对战败的德国则作为一种抗衡的势力。这一体制的核心是波兰。波兰由于其人口比东欧任何其他国家多一倍,又凭着它在十五世纪和十六世纪是东欧主要大国的历史传统,这时希望跻身于大国之列了。
波兰的目的是要在波罗的海地区占优势。在一个短时间内,波罗的海出现了近代史上从未有过的状况,即在它的海岸上一个大国也没有。在1914年以前,那里的德国海军占优势,损害了第二个波罗的海大国俄国。这时俄国失去了波罗的海沿海地区,只剩下不到一百英里基本上冰封的海岸线,即位于芬兰湾尽头的列宁格勒。造成德国在波罗的海占优势的主要工具是基尔运河,凡尔赛和约规定,凡是与德国保持和平关系的国家,这条运河对它们一律开放,不过运河的主权继续属于德国,也就是给它恢复优势以保证。由于波罗的海自1919年到1933年没有一个活动力强的大国,掌握维斯杜拉河的新波兰于是便可要求担任这一角色。1922年10月,波兰乘战胜俄国的余威,从立陶宛夺取了维尔纳。正如波兰其他暴力行为一样,这一次也造成了许多仇恨。立陶宛因而拒绝同波兰建立外交关系,它们的共同边界十八年来一直处于封锁状态。立陶宛敌视波兰的传统相应地促成了它与苏俄外交上的亲善传统,里加条约又助长了这种亲善关系,因为根据该项条约,分隔立陶宛和俄国的那一片地带可以使波兰和拉脱维亚有了共同边界。立陶宛于1923年也藐视协约国,擅自攫取美美尔作为补偿,当时美美尔的地位一直未经确定。协约国只能承认立陶宛的这个既成事实,正如它们承认波兰的先例一样,它们把美美尔的主权给了立陶宛,条件是美美尔应成为自治区。
俄国边界线上的一连串国家从罗马尼亚和波兰起一直往北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这些国家象波兰一样,都有理由害怕俄国,因为它们是牺牲了俄国而嬴得其独立的,甚至在它们的独立得到了苏联承认以后,它们同苏联的关系也一直没有好转。波兰似乎是它们的天然保护者和盟国,波兰的政策也旨在建立一个以它为盟主的波罗的海联盟,但是由于它与立陶宛的关系恶劣,以及它的侵略政策所引起的猜疑,以致这一目标未得实现。芬兰于1924年加入了斯堪的纳维亚集团,因为它在历史上一向与瑞典有联系,而处在斯堪的纳维亚的政冶气氛中,丧失了阿兰群岛还不是不可忍受的;1925年以后,波罗的海国家也把注意力转向于建立它们之间的三方集团了。
波兰和罗马尼亚的联盟是波罗的海地区和多瑙河地区之间唯一的内部外交联系;喀尔巴阡山既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也形成了一种政治上的屏障。波兰的存在牵涉到它与德国和俄国的恶劣关系,它的侵略又导致它同俄国有了一条后者绝不会同意的共同边界,并使立陶宛成了它的仇敌,它与捷克斯洛伐克的关系也很不好,不过两国有着压倒一切的共同防御德国的利害关系。两国争执的焦点是切欣,切欣是在1920年被两国瓜分的,波兰人觉得捷克人利用了俄波战争中的波兰弱点而迫使波兰让步,而在和平时期捷克人是得不到这种让步的。喀尔巴阡山以北的主要动乱中心是波兰,一个暂时取得胜利而又在侵犯其邻国的“历史上有名的民族”;在喀尔巴阡山以南的动乱根源是匈牙利,一个暂时失败而在谋求对其邻国提出修改和约主张以恢复其历史权利的“历史上有名的民族”。在1920…1921年间,奥匈帝国的三个主要继承国——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组成了小协约国,以防止匈牙利的修改和约要求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复辟危险。小协约国十七年来仍然是东欧体制的外交骨骼。在这副骨骼上配上肌肉,同时在多瑙河流域和波罗的海地区之间又为它提供对外联系的,则是法国联盟。法国和波兰于1921年签订了军事联盟,那是在魏刚将军完成了拯救波兰的使命使它免于在俄波战争中陷于军事崩溃之后。法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在1924年又签订了一项友好同盟条约。以法国为一方、波兰或捷克斯洛伐克为另一方的这两个联盟,以共同保证的条约方式载入了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但是洛迦诺公约已经削弱了凡尔赛和约的东欧体制,因为它对德国的西部边界(由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和意大利多边保证)和东部边界作了区别对待,英国拒绝保证东部边界,因而东部边界似乎是在并不那么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质的情况下被承认的。法国的联盟体制由于1926年的法国…罗马尼亚联盟和1927年的法国…南斯拉夫联盟而告完成。这一系列条约标志着把东欧作为一道政治屏障或壁垒的高峰。从此以后,它就不断受到意大利的侵蚀,不知不觉地为十年后的德国扩张准备了条件。
土耳其和俄罗斯的继承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段时间内的历史虽然是相似的,并使它们互相接近,但它们的情况不久便有了差异。苏俄被掠夺,被排斥,被猜疑,并且还被人害怕,因为它奉行的信条促使当年神圣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对立情绪更加强了,而且它从未丧失它潜在的大国地位。民族主义的土耳其清理了奥斯曼帝国的遗产,赶走了入侵者,按照西方模式把自己改造成为一个循规蹈矩的小小的民族国家。希腊力图乘土耳其削弱的机会攫取利益,正象波兰乘机从俄国那里攫取利益一样,从1919年到1922年之间它也曾有过短时期的向东方扩张的梦想。但安纳托利亚的沿海地区显然是一条它所不能逾越的寇松线。它又一次只能以执行巴尔干政策为限,它的外交政策只能再一次与它北方的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打交道。
希腊、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在反对保加利亚的修改和约主张方面有着共同利益,正如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在反对匈牙利的修改和约主张方面具有共同利益一样。但是也有某些不同之处。在保加利亚和它的战胜国之间是有纽带的,就匈牙利说来则没有;保加利亚的战胜者之间的分歧也比小协约国之间的分歧大一些,因此巴尔干协议一直到1934年才缔结。保加利亚和它的战胜国之间的纽带主要是它和南斯拉夫的纽带。斯坦博利斯基的政策是建立一个以南方斯拉夫民族的统一体为基础的巴尔干联邦,虽然在他尚未向这一目标迈进前就被赶下了台,但这一理想却仍然深深地铭刻在保加利亚人的心中。巴尔干旋涡的中心与其说是在保加利亚,还不如说是在马其顿,马其顿是一个迄未明确规定的地区,南斯拉夫、希腊和保加利亚的边界线部在这里会合,这里的利益冲突是三角形的冲突。保加利亚对塞尔维亚的马其顿提出了民族统一的要求,“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的总部就设在保加利亚,尽管它本身就是这一组织的最大受害者。纳伊条约给保加利亚带来的最大损失是失去了西色雷斯,所以它不断地向希腊提出要求,希望通过亚历山德罗波利斯或类似的港口而取得通往爱琴海的出口。但是南斯拉夫同样也对希腊提出南进的要求,要求取得萨洛尼卡而滨临爱琴海,这就是多年来两国关系搞不好的原因。
但是,正象波罗的海国家之间的关系最终取决于德国和俄国的正面压力或反面吸引力一样,多瑙河和巴尔干半岛国家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它们自身所能决定的。在1914年以前,巴尔干的政治是受奥匈帝国和俄国支配的。在1918年以后,俄国的势力一度消沉;但是随着奥匈帝国的消失,视奥匈帝国为宿敌的意大利立刻接过奥匈帝国所扮演的角色,成为东南欧的支配势力和干扰因素。墨索里尼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欧洲政治中所表现的那一套浮夸和挑衅性的言行可以和从前威廉二世皇帝或拿破仑三世媲美,也可以作为阿尔卑斯山北面的那个更重要的独裁者即将登台表演的前奏。意大利在东南欧的政策始终是有害的。因为它追求的那种机会主义的霸权计划是它自己的力量所难以实现的,一种与法国争夺威望的政策,其目的和效果只是使冲突激化,并促成新的仇恨。
象希腊一样,意大利也怀有以损害土耳其而在爱琴海扩张势力的目的。在1911…1912年的意大利…土耳其战争中,它占领了多德卡尼斯群岛和罗得岛,初步实现了它的目的。它的保证是要在土耳其从利比亚全部撤走后它才撤出这些岛屿,所以它就能继续占领它们,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又给它造成了更进一步瓜分土耳其的机会。根据1915年的伦敦秘密条约,意大利将取得安纳托利亚的阿达利安部分和多德卡尼斯群岛的全部主权,尽管过去意大利曾一再否认它企图吞并希腊的岛屿。根据1919年的维尼齐罗斯…蒂托尼协定,意大利同意将多德卡尼斯群岛割让给希腊,并在英国割让塞浦路斯岛以后在罗得岛举行公民投票,这个协定应与塞夫勒条约同时生效,根据这项条约。意大利可以在安纳托利亚取得更大部分土地。但是随着土耳其的基马尔复兴,意大利占领安纳托利亚的美梦和希腊一样被粉碎了。它在1922年宣布,由于塞夫勒条约失效,维尼齐罗斯…蒂托尼协定也相应无效,根据1923年的洛桑条约,它终于取得了多德卡尼斯群岛的主权,虽然在它的近东投机中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收获,但也足够令它满意了,其代价则是造成土耳其和希腊的长期失和。
继承奥匈帝国的遗产是意大利政策的更迫近和更紧急的目标。它提出的收复领土方案是“特兰特和的里雅斯特”。实际上这是指勃伦纳边界线和亚得里亚海的控制权。据1915年的伦敦秘密条约,意大利已取得了勃伦纳边界线,这一收获还以战略需要为理由而得到巴黎和会的确认,然而此举所意味的,不仅是收回意大利人的特兰提诺,而且还取得了纯属德意志人的南蒂罗尔或上阿迪杰,划定的边界线还把新成立的奥地利共和国置于意大利的军事处置下。下列情况也说明了奥地利的脆弱,尽管意大利法西斯政府对南蒂罗尔的德意志少数民族实行了无情的非民族化政策,这是战前奥地利在特兰提诺的政策所无法比拟的,却并未造成两国关系的长期交恶,这在大小相差无几的国家间是罕见的,而且也并未妨碍奥地利之成为意大利的卫星国。
控制亚得里亚海包括两个不同目的,控制阿尔巴尼亚和控制伊斯特拉及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提亚海岸。阿尔巴尼亚处于东欧的重要战略地位,是西欧和巴尔干之间的历史通道之一,又由于拥有发罗拉良港而控制了通往亚得里亚海的奥特朗托海峡。阿尔巴尼亚的脱离敌国而独立对意大利是关系重大的,正如低地国家的独立对英国的关系重大一样。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期间,阿尔巴尼亚于1912年宣布独立,当时为各大国所接受,认为这比塞尔维亚和希腊瓜分它好,也因为那时奥匈帝国和意大利都决定要建立一个阿尔巴尼亚缓冲国。1913年各大国又进而承认阿尔巴尼亚为主权公国,象比利时那样在大国保证下实行中立。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它的这个中立地位并未得到确认,意大利的政策则迅速把这个缓冲国转变成为桥头堡。意大利于1914年11月占领发罗拉,根据1915年的伦敦秘密条约它是可以得到这个港口的,并把阿尔巴尼亚作为它的保护国。巴黎和会又提出由意大利对阿尔巴尼亚实行委任统治,但意大利于1920年交还了委任统治权,主要是因为艾哈迈德·贝·索古在较小范围内成功地扮演了穆斯塔法·基马尔的角色,成为反对外国干涉的阿尔巴尼亚民族主义力量的领袖。根据1920年的意大利…阿尔巴尼亚协定,意大利从阿尔巴尼亚撤军,只保留控制发罗拉湾的萨赞岛。同年,阿尔巴尼亚获准加入国际联盟,关于它的中立化问题则没有再提起。
阿尔巴尼亚的边界是在1921年确定的。与此同时,协约国各大国宣布,侵犯阿尔巴尼亚的边界或独立“均可构成对意大利战略安全的威胁”,如果阿尔巴尼亚由于其独立受到威胁而向国际联盟的行政院提出呼吁,各大国将“建议委托意大利恢复阿尔巴尼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