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价格也略有回落。容辉赚足一万两白条后,果断收工,开始准备游历。
赣江航道,南起赣州,北至洪都,长三百余万里。东海久不太平,朝廷开设“市舶司”后,海外货物过了关,就沿北江直上,在“韶关”装车,在沿荆越干道运至赣州,最后装船运往天下各处。
赣州城非但是荆南重镇,也是东西聚会的名城。这日春暖花开,容辉揣着一万两“大中宝钞”来到赣州。“禁飞区”外,只见城镇倚江而建,两河交处,绵延百里,形似一轮弯月。城中水道交错,拱桥纵横,白墙乌瓦,窄巷方石。青山碧水间,好像一副水墨巨轴。
他凭高眺望,记下了城区形势,才飘然落下,走到城门处雇了辆齐头平顶的黑漆马车,直去江东港口。城中街宽楼阔,白天是人声鼎沸,晚上是灯火通明。
他坐在隔音车厢里,透过纱窗张望,只见青石铺成的大街上,有开店铺的修士,有卖苦力的凡人,有贩货物的客商,还有逛坊市的青年。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惊鸿一瞥间,看见几个身穿鹤氅白袜,踏着木屐的秃头剑客,微微一怔,低声询问:“刚才路边的那几位,是什么人。”
车夫是个中年大汉,灵力修为已有“先天境界”,离筑基只差半步。听到问话,随口应承:“是东瀛武士。”认出了他身上的“丹霞山”弟子常服,一句也不多说。
“东瀛武士?”容辉一怔,想起朝廷“东合西拒,南援北御”的国策,又问车夫:“武士?他们没有修士吗?”
“他们的修士不求‘天道’求‘武道’,所以才叫武士。”车夫是城里的老人,见这位“丹霞山”弟子孤陋寡闻,好心解释:“您要是碰到那种文质彬彬的,可以放宽心和他打交道。要是碰到那种披头散发的,就要小心了。”
“废话!”容辉不住腹诽:“谁不知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你好意思穿着礼服找人打架?”又换了个话题:“听说‘一品堂’炒得挺火,真有那么好的生意?”
车夫听出味道,精神一振,微笑解释:“店如其名,同类法器,比起他店里的,不止好上一星半点!”
容辉天天在“音晷”里听见“一品堂”股价逆天,早有心拜访这位发财道上的“老元梁”。毕竟在山上一呆半年,也知道了天下形势:“哪天结界崩溃,哥要是能占稳山头,纵然不能和‘丹霞山’平起平坐,也能稳压杨家一头。到时候,新仇旧账,咱一起算!”又问起赣州城里的势力:“这城里数得上号的,除了我们‘丹霞山’,还有哪几家!”
“林家衰败后,‘春申灵君’黄家就进来了。”车夫知无不言,娓娓道来:“再就是船帮,东洋商会,西洋商会,和‘云谷’郑家,‘茶山’曾家,都是城里办红白喜事必须请的。”
“春申灵君?四贤世家?那可是连‘丹霞山’也不会轻易得罪的势力!”容辉有些愕然:“仙爵七等,‘灵人’秩三品,‘道人’秩二品,‘真人’秩一品,‘真人’以上封‘君’。自古封君者,除了修为通玄,要么是开国元勋,要么是从龙功臣,要么是‘帝君’姻亲,要么立下过汗马功劳。‘君’以上还有“灵君”、“真君”和“道君”三等仙爵,得封者无不是超然世外的高人。”
他想起这些掌故,忙不迭问:“是光州的‘春申灵君’?”
“谁还敢冒充这块‘金字招牌’!”车夫洒然一笑:“‘四贤家族’,亲朋故旧遍天下,说起来谁不翘大拇指!”
“那是!”容辉点头应承:“相传他们修为虽高,可礼贤下士,平易近人,是真正的君子。”心里却为帝君叹息:“据说封了‘君’就有封地,可以建国。名声越大,影响越大,威胁也越大。您天天看着这么四颗眼中钉,也不容易呀!”又向车夫打听起城中形势。他出生伙计,说的都是江湖切口,和车夫盘起道来,也没什么架子。
车夫难得和大派弟子说上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提着缰绳侃侃而谈。车行飞快,穿街过渡,行出半个时辰,才到港口。容辉得知消息之余,也不由感叹:“一个赣州城就有这等规模,南京、燕京,又会气派成什么样子!”结过车钱,瞥眼看见路边有家“三宝船坞”,微笑迎上。
第二十四章 冰山一角
“三宝船坞”建成了水榭模样,十丈楼台,青柱乌瓦,极尽雕琢。容辉走到近前,转过一面雕三维宝船的红木屏风,迎面还架着一艘战舰。金属夹板,湛蓝如墨。火炮错落,舰桥纵横。虽只是个一丈长的模型,可大至桅杆船壳,小至一钉一铆,无不是精雕细刻。会心一笑,又见四周壁前架着各式船模,有战船,有客船,有货船,还有渔船,大的两三尺,小的五六寸,摆了满满三面墙。惟妙惟肖,看得人肃然起敬。
他看得出奇,反而不着急办事。待粗粗瞧过,才回过头来,看见柜台后站着两个穿茧绸直裰的伙计,腼腆一笑:“这些船都是你们船坞造的?”有些不好意思。
“是啊,客官!”伙计与有荣焉,笑问容辉:“您是要修船,还是要造船?”
“造船!”容辉走到柜台前坐下,随手接过另一名伙计端上的茶盏,接着问:“你们的船怎么卖?”
“那得先听听您有什么要求,我们再定尺寸!”伙计按部就班:“我们的造船工艺绝对一流,至于材料,就按行情来,您觉得怎么样?”
“谁不知道买得越多越便宜!”容辉在心里嘀咕了一句,虽不在乎这点蝇头小利,可也不想被人当猴耍。微作思忖,摆手拒绝:“别,就按今天的报价来,你们保管材料有损耗,差价就归你们。”言下之意,是要把材料钱一次算清。
两个伙计微微一怔,交换了个眼色,一个去请掌柜,另一个岔开话题:“这个先不急,还是先把尺寸定下来,我们再算价格。不知道您造船的用途,想造几桅?”
“我打算造条小舟出门游历!”容辉略作盘算,伸出两根手指说:“一横一纵两帆,双桅吧,多了不好操控!”
“双桅?”伙计见过造帆船出门游历的修士,哪个不是带一大堆丫鬟仆役?他有些意外,见容辉不像是在谦虚,连忙规劝:“双桅帆船听着简单,可不好带大船,还是三桅吧!前桅和主桅用横帆,后桅用纵帆,前面装斜桅,再挂一簇小帆,那样才有意思。这种船我们造过不少,可以把每个帆的操纵绞盘都连到驾驶舱,您一个人就能应付!”
他大包大揽,眼见容辉蹙眉,连忙解释:“我算给您听,您这是出门游历,总得有装‘灵米’的米舱吧。再加上起居的卧室,读书的书房,练功的静室,烹饪的厨房,储物的库房,和会客的前厅,怎么也有五六丈长吧,正好用三桅。”
容辉一想也是,自己堂堂一个修士,出趟门总不能跟个渔民一样!点头答应:“三桅就三桅,带我去瞧瞧样式!”觉得江面上跑的才最稳当,站起身直去后门。
他刚走两步,迎面走来个中年修士,看见容辉就拱手招呼:“原来是‘丹霞山’的师兄,这是准备出门游历?在下先预祝道友修为大进,功法大成!”正是船坞掌柜。
容辉看清对方“少阳期”修为,连忙拱手还礼:“不敢当,不敢当!”移开话题:“正要去看看真家伙,也好有个比照!”掌柜的从善如流,向两个伙计打了个手势,亲自陪容辉去江边相看。
江边筑着一条长桥码头,容辉走在五丈宽高的游廊下,仔细端瞧身边船只。两里宽的江面上,大小船舶逆流停成了一列,有四平八稳九丈宽的驳船,有鲤身高桅十丈长的客船,一个比一个厚实,一个比一个宽大。
中年掌柜猜容辉是位苦修之士,不失时机地介绍:“拖船由阵法带动,一般停几天才能开一天。一艘驳船要从这里到扬州,几乎每到一港,都要换一艘拖船。普通客船上虽也装了法阵,主要还是靠风帆和水流。也有一路全用拖船的,船票就贵得多!”
容辉看见驳船上,蚂蚁搬家般上下引桥的船工,又看见客船上打扫灰尘的侍女,眼睛一亮,笑问掌柜:“还有比这更大的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