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听,
曾夫子和丹丘生的眼睛越亮。
如此一来,
几乎可以解决眼下碰到的所有麻烦同时还能增加汝阳百姓的凝聚力。
与大唐之前的在籍制度比起来,自家主公提出的这个户籍制度堪称完美。
“主公,那首批放出多少户口为好?”
待彻底弄明白了户籍制度,曾夫子急忙道。
“眼下我们汝阳共有多少在籍百姓?”
留作思忖,李默问道。
“主公,自从各路诸侯先后立国,汝阳在籍百姓有所增加,已从之前的十五万增加到了二十五万。”
曾夫子道。
这些百姓都是从洛阳和南阳、平阳那边赶来的。
“二十五万?那就先定五十万汝阳户口,其中三十五万农籍,十五万商籍,先到先得!”
盘算一番,李默道。
汝阳以后肯定是要奔着百万人口的大城去的,但现在容纳五十万人口已经是极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路还是一步一步走。
“五十万?主公,那我们这就去安排!”
“好!”
。。。。。。。。。
内城,李默忙得不亦乐乎,一会研究人口政策一会研究商路一会商议其他,总之没有一刻能闲下来。
而其他诸国,关于汝阳的话题亦是一道接着一道。
大梁,太原城,
一座看起来还不错的酒楼,几名文士正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
“诸位兄台,听说了吗?汝阳已经拿下了襄阳城!”
一位身着灰袍的文士端起酒盏若有所思。
“这般大事自是早已听说。。。。。。等等,张兄,你该不是想。。。。。。”
旁边有同伴随口说道,不过待他看到文士脸上神色时忽是想到了什么,顿时露出诧异之色。
“没错,我想去汝阳书院试试!”
灰袍文士重重点头。
“张兄,你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