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沈淮打算把新项目公司的股权调整为四块,形成四个对新项目公司持股的平台公司,香港这边的投资划归到一个平台上去。
这么一来,除了宋鸿军已经投入的一千万港元,归入到香港平台公司里去,一千万港元的投资意向要转为真正的注资,也将由香港平台公司负责落实。将来,新项目公司要继续从香港筹资,自然也将由香港平台公司来负责。
这么一来,梅钢除了负责新项目建设以及自身的出资之外,就可以把复杂而繁琐的筹资重任,分摊到众信、鸿基以及鹏悦等公司头上,以确保新项目能有条不絮的进行下去。
宋鸿军知道沈淮跟谭启平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合资项目及新项目的分歧之上,他本打算除了已经投入的一千万资金之外,不再对梅钢的新项目公司有更多的投入,但听到沈淮的计划,听到沈淮这么化繁为简、为腐朽为神奇的手段,叫新项目的前景,一点一点更真切的展露在眼前,也不由得的心动。
宋鸿军点点头,说道:“好,反正是上了贼船跳不下来,为了我那已经投进去的一千万着想,再多做一点事也就无所谓了。”
“国内已经确定以国家建设为先导、为核心的战略方针,不管具体改革的路线会有什么分歧,各派系争得多厉害,这条主线三五十年间不会再有更改,”沈淮将装有红酒的晶彩琉璃壶拿过来,给自己桌前的酒杯倒上酒,跟宋鸿军说道,“同时有一定是现在就能肯定的,那就国家经济建设必须坚持工业化、产业化发展为重心,具体到地方,就是用工业化产业化来带动城市化发展——那么,未来三五十年间,国内政治势力上层及中下层的变化,也将是清晰的,就是必然将围绕工业产业化过程而形成新的政治势力格局……”
“你这话要是叫那些老顽固的人听过去,非扒了你的皮不可啊。现在那些老顽固,对你们这些披着左派的皮却公然玩弄右派手段的家伙,是恨之入骨,”宋鸿军哈哈一笑,说道,“看来谭启平还是太轻视你了,换作我,现在就把你从梅溪调走,叫你无计可施,对宋家也谈不上有什么可交待、不可交待的……”
“我现在是为地方发展,孜孜不倦的贡献着青春,你要这么说,那我可是真委屈。”沈淮笑道。
宋鸿军才不觉得沈淮有多委屈,想了想,问道:“梅溪电厂,我想你也不会老老实实照着原计划去做?”
沈淮点点头,说道:“梅溪电厂,是由东电垫资建设。由于之前梅钢的用电量有限,梅溪电厂的投资回报前景不明确,故而签定了回购协议——现在合资项目以及新项目上码,梅溪电厂建成后所产生的电力,可以完全消化掉大半,那梅溪电厂的运营前景就是可以预测的——我跟小姑之前讨论过,要是这时再坚持要由梅钢覆行回购约定,梅钢会消化宝贵的发展资金,东电的利益也无法最大化。目前看来,产业资本化是一个大趋势,东电旗下为什么不能成立一家电力产业方面的投资公司,直接持有梅溪电厂及梅钢的部分股权,使其利益最大化?此外,东电作为电力部所属的部委企业,旗下直接设立新的国营公司,跟梅钢交换股权,在政策上也应该没有什么障碍。”
宋鸿军喝着酒,琢磨着沈淮的话。
照梅钢跟东电之前的协议,东电垫资建设梅溪电厂,建成之后,应由梅钢负责回购运营,梅钢需要在建成之后的五年间向东电分期的支付工程款及工程利润,大约在两亿元左右。
如果更改协议,东电对梅溪电厂的投资不以分期收取工程款的方式撤回,不仅意味着围绕梅钢在梅溪镇形成的产业资本总规模,能增加一点五亿左右,而且梅钢与梅溪电厂以交换股权的方式进行利益均衡、捆绑,也将直接改变梅钢当前由地方控股的股权结构现状,形成地方政府、电力部东南电力建设集团以及其他投资商对梅钢共同持股的混合模式……
这一步变化,就直接将梅钢的控制权从地方剥离出来。
之前,梅钢的年产能只有二十万吨,梅溪电厂一期的装机容量就达十万千瓦,运营产生的电量,非梅钢所能消化,多余的电能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并入地方电网,梅溪电厂的运营前景,受地方电网控制,故而东电不大可能愿意直接运营梅溪电厂。
而眼下,合资项目加上梅钢新项目,再加上梅钢现有的产能,建成后总年产能将超过一百万吨,再加上梅溪港工业园内其他的新建工厂,将消化掉梅溪电厂七八成的产能;梅溪电厂的盈利前景就一下子清晰了起来。
梅溪电厂建成后,几年能收回成本,每年的运营利润会有多少,现在差不多直接拿笔就能计算出来——
就算宋系大员戴成国不是电力部部长,就算没有小姑宋文慧鼎力支持,沈淮把东电的领导找过来,拍着桌板告诉他们,东电的资金不撤回去,每年肯定能有超过20%甚至更高的增值或利润分成,东电的领导人怎会不心动。
东电虽然是属于电力部的国营企业,但毕竟也是一个利益群体——有盈利,资产能快速增值,不仅东电的领导层有政绩对上面能有交待,下面的干部职工也能有更多的福利,而自身的权势以及能得到的好处也会增加——谁也不傻,有利可图的事,谁会不想插上一脚?
就算在政策上会有一些碍障,只要有利可图,这些碍障就是用来攻克的。
宋鸿军拍了拍沈淮的肩膀,说道:“我原以为你这在法国这些年,尽吃喝嫖赌瞎混了,看来是冤枉你了……”
“这个倒没有真冤枉他。”孙亚琳在旁边总是不留情面的戳穿沈淮的面目。
。T
第一卷 第三百一十五章五 小辈先聚
…。。
不想为归京耽搁太多的时间,沈淮与孙亚琳一直等到除夕那天,东华有直达燕京的航班,才坐飞机直接返回燕京。
东华的民用机场九二年就建成,规模比普通的军用机场大不了多少,位于东华市区东北。
平时坐飞机出行的人就不多;赶着除夕夜,机场上更是冷清得很。沈淮跟孙亚琳拿着背包登机,本来就不大的小飞机,稀稀疏疏的坐不到二十人,尤显空落,机票钱都远不够烧航空油的——这种情况下,东南民航局同意东华与燕京每周能有一趟航班,已经是相当照顾了。
燕京小雪,不过燕京的南郊机场,即使是除夕夜,热闹程度也远非东华机场能比。
早一天回京的宋鸿军亲自开车到机场来接沈淮他们;在接机大厅里,有个围橙色围巾的女孩子站在宋鸿军身边,朝他们这边挥手。
远看着,沈淮还以为宋鸿军把他在广城交往的明星女友带回京过年;走近了,才看到这女孩子的脸,跟小姑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简直就是小姑年轻时的翻版。
老爷子过八十大寿时,宋彤没能赶回燕京,沈淮也就没有机会跟她相遇,想想,“彼此”也有八年多时间没有见面了,当年的黄毛丫头也已经长大成年了。
虽然容颜不如孙亚琳站在机场大厅里那么招惹人的眼光,但也端庄漂亮,落落大方的站在那里,气质不凡。
“老爷子八十大寿,你都没时间赶回来,怎么又有时间赶回来过年了?”沈淮笑着问宋彤。
“你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宋鸿军在旁边哈哈大笑,“第一句话就直接戳中人家的要害,等会儿你要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