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点”大做文章,也是想通过舆论提醒金曲奖一件事:如果将奖颁给一个偶像出身的人,那么你这个奖也是自降身价了。
我和你比作品,你却和我讲专业度?我和你比你热度,你又反过来说我作品不够格,这简直是耍流氓!
不得不说,这一手是真的挺管用的,至少楚佳树一时想不出来该从什么角度下手解场。毕竟,在他对石惜海的规划里,石惜海是绝对会顶着偶像身份继续发展的。
网络上的节奏百出,楚佳树却连续一周都没想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在别人看来,那就是石惜海团队贪图这点讨论度,不打算救场了。
这边厢,海沫中国部的大厦里,连续忙了一周的公关部已经开始提前庆祝了起来。一周之前,他们接到通知要开始为金曲奖做准备,要主捧公司今年推出的新人女歌手。他们是加班加点地写文章,先拉了个最有竞争的对手做焦点,又暗戳戳地将自家新人放进去拉踩对方,眼看着他们挑起的讨论终于要有定论,这才安心下来。
“他们没什么反应,看来今年也是稳了。”
“有联系过金曲奖那边吗?他们怎么说?”
“没给准话。但是你也知道的,金曲奖每年都是这个回复,从来不松口。不过我偷偷问过朋友,她说评委内部现在也是左右为难。”
“老的那几个肯定不想把口碑做差了,但今年新人的确没什么质量特别高的……当然我们公司除外!”
仗着和金曲奖多年的交情,以及对组委会的了解,海沫公关部的人虽然不能说胸有成竹,但也有自信能完成上司交下来的任务。加班多天,好不容易给自己放个假喘口气的公关部,却完全没想到他们努力造就的大好局势,居然在一周之后,直接来了个大反转!
一篇由人物志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悄悄地刷屏了微信朋友圈,甚至也辐射到了围脖。
这篇名为《石惜海:谁能入围金曲奖?听众决定》的文章,是人物志再度采访最近的话题人物石惜海,内容分为好几部分,能够引发如此大反向的,自然是他回应近期关于金曲奖的争议。
「我们再一次见到石惜海时,很清晰地感受到他身上的变化。最明显的一点是:他的语气更坚定,他的目标更确定。石惜海说:以前我就想做偶像,我也是因为想做偶像才入这一行的,不是歌手,不是舞者,而是偶像。关于偶像的定义,他已经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偶像唱功不如专业歌手,舞蹈不如专业舞者,演戏不如专业演员,样样通样样松。可我认为,能够提供优秀作品的偶像,也完全不输给这些专业选手。”关于作品,石惜海这么说。」
「提起金曲奖争议,这个二十三岁的大男孩爽朗地笑了起来。“我第一反应就是我必须得告诉我妈,因为她每年必看。”他似乎完全没有因网络上的争端而受到影响。“从前,我会觉得有一个奖项证明自己挺重要的,毕竟我们这一行必须得有点什么,你才能脱颖而出。但现在,我会觉得能给大家提供优秀作品也更重要。”」
「为了这一次的采访,我们也问过好几个同行,大家对石惜海都抱着同一种印象:看起来傻乎乎的,其实心里门儿清。他知道“偶像提供的就是情绪价值”,他也知道“我其实野心不大,只想继续创造新的舞台”;他知道“《白日酒会》是一首很符合市场喜好的歌”,他也知道“人民群众喜欢就行了”。」
「或许,是否能入围金曲奖,对石惜海而言并不重要。」
……
——读到最后一行时,石惜海嘴边的笑容凝固了。
“楚哥,这会不会写得有点太过了。”虽然他是挺喜欢看别人夸自己的,可……他也不是这种视金钱为粪土的清高仙人啊!
“不会。”楚佳树十分淡定,他已经提前审过稿了。人物志的这篇采访完美地写出了他想给石惜海塑造的人设:清醒豁达、乐观开朗、一心只想为观众们提供舞台的优质偶像。
当然他不可能连同人物志的编辑一起撒谎,强行给石惜海套个与他自己背道而驰的设定。这一切都是建立于石惜海身上的确有这种特质的基础上,他们再进行加工美化——这就显得真实可信多了。
这篇文章只是开始,楚佳树思索了一周的反击可不仅如此。
对方将话题上升到“偶像是否有资格评选金曲奖”的高度,那么他就要把话题扯回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上。
就算金曲奖再怎么强调艺术性,再怎么强调专业性,它终究还是一个依靠口碑评选的奖项,否则又怎么可能会推出“最受欢迎歌手”和“最受欢迎歌曲”这两种奖项?
虽然论起唱功创作力,石惜海的确是无法比拼过专业歌手;可没人可以否认,他的《白日酒会》的确是一首受大众喜欢、也在榜单上蝉联许久的歌曲。
太过于追求艺术而脱离群众的作品,终究只会受到小部分人赏识。楚佳树坚信,这就是最好的反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