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啥是官符 > 第77章 磨石岭之行(第2页)

第77章 磨石岭之行(第2页)

胡晨阳道:“我更关心的,是李金苟做的冬酒为什么能存放得更久?他的所谓秘诀,到底是什么?是他做酒的方法、工序不一样,还是往酒里掺了什么东西,能够起到一种保鲜作用?”

阿炳很是敬佩地望着胡晨阳,道:“哎呀,胡书记想得深。”

自从胡晨阳主持乡里全面工作以后,乡里的干部就自动改了称呼,“胡乡长”变成了“胡书记”。胡晨阳纠正了几次,没用,后来也就算了。

胡晨阳呵呵一笑:“走吧,我还真想早点见到这个李金苟。”

磨石岭的村支书叫陈火根,五十来岁,胡晨阳与他握手时,感觉到了他满手的老茧,硬得咯手,心想陈火根应该是个石匠。一问,果然,陈火根有门手艺,会打磨盘。

村支书同时还是村主任,也算是“党政一肩挑”。几个支委也分别兼了会计、妇女主任、治保委员等。

听过汇报,加上事先的了解,胡晨阳对磨石岭的情况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个村交通十分不便,村民住得也比较分散,平时开个会都不容易,有事基本上是村支书在喇叭里喊几嗓子。村里也没有什么积累,壮劳力大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基本上是一些妇女、老人和孩子。孩子读书也难,大多读完了小学就辍学了。

山多田少,因为海拔高,日照不足,也不能种双季稻,所以大多数农民选择种糯米,用糯米做酒就是常事,然后就是种些蕃薯、南瓜、玉米之类的杂粮。

因为穷,村里的年轻人娶媳妇都是问题,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

早些年,磨石岭的人有不少人都会石匠活,打打磨盘,还能卖几个钱,但是,这年头,随着电磨的出现,用石磨的越来越少了,村里干石匠活的也就越来越少了。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土地闲置较多,不少山、地就常年荒着。没有人愿意当什么种植大户,因为路不通,有东西都难运出去。只能靠肩挑背扛。

少数年老又无儿无女的农民,做不动什么事了,收入极少,日子过得尤其苦,基本上靠乡亲们接济和政府的扶贫救济。

但扶贫救济总是有限的。

走访了几家特困户,真是一贫如洗,有个叫李木根的老人,一天只吃一餐。

胡晨阳给老人枕头下塞了一些钱。

出了屋子,胡晨阳心情有些沉重,道:“象这样的孤寡老人,还住在山里,日子怎么过得下去?村里、乡里都要加快发展,只有经济发展起来了,才有条件将这些孤寡老人送到敬老院去,那才是他们应该去的地方。”

陈火根道:“只要乡里帮我们修通了路,村里的孤寡老人我们来养。”

胡晨阳道:“路是肯定要修的,修路是一方面,对这些孤寡老人来说,他们已经没有劳动能力了,他们名下的土地,应该出让、出租出去。”

陈火根苦笑道:“有哪个会跑到磨石岭来租这些地?”

胡晨阳:“我这次来,就是想跟村里商量,怎么把土地流转搞起来?”

“土地流转”问题,是胡晨阳下决心要推行的一件事。去年底,胡晨阳就让曾明才他们搞了个方案:在磨石岭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建立一个苗圃基地,由“金顶茶业”投资,但就是因为涉及到“土地流转”,村民的心不齐,有村民怕上当受骗,不敢参与“土地流转”,这事就搁下了。

现在,听胡书记提到土地流转,陈火根就有些为难地道:“胡书记,我也知道土地流转是件好事,就是大家心不齐,搞不成。”

胡晨阳道:“还是个认识问题,村党支部要把宣传解释工作做细。其实,从长远来说,我更希望村里人自已来做这件事,村里自已成立农业产业开发公司,把一些闲置土地、山地集中起来,用土地作为股份,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比如种茶树,赚了钱给农民分红。总之,不怕做不到,就怕你们想都不敢想。”

陈火根道:“这当然是好事。只是,怎么操作,我们不懂啊。”

胡晨阳说:“村里先把村民的工作做好,要把道理给大家讲清楚,要形成决议,然后把那些有意愿、能租出去的山地搞清楚,把这些事做好了,做扎实了,我就通知外面的老板过来,跟每家每户签订协议。”

陈火根就道:“好好好,按胡书记说的尽快落实。”

胡晨阳严肃地道:“土地流转,好多地方都在做,有的是公开做,有的是偷偷做,但是都不大宣传,所以你们也不大了解这个。人家为什么明明做了却不宣传?就是怕上面反对。土地是你们的,只要有利于发展经济,有利于增加村民收入,有利于壮大集体实力,村里完全有权决定。懂我的意思吧?”

陈火根嘿嘿笑道:“有数,有数。”

胡晨阳这才道:“这样吧,现在我们去拜访一下你们村里的李金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