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虽然稚嫩,但对于情绪的把控十分纯熟。
采用对比的手法,先是形容了潼门关以北的地狱之景,接着又描述了潼门关的百姓如何和乐。
明明知道文笔稚嫩,但还是引得人忍不住想要看下去。
就连余文书都被这篇文章吸引了。
只是他越看这文风越觉得眼熟,于是他拿出了前段时间给青云、青书用的话本子。
细细的对比了一番。
这文风……
不能和邱向元的差不多,只能说一模一样。
“你看过《神使除恶录》?”
大壮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没看过,但是经常听有人讲。”
“我讨饭的那附近有一家茶坊,说书先生经常讲,时间久了,就记得了。”
“不错,写的不错。”
余文书点了点头:“你与我门下的弟子怀仲差不多大,他的文采很好,你坐在他身边好了。”
余文书没有厚此薄彼,也为他准备了一张新的书案。
因为时间紧,所以有些毛糙。
每到闲暇时间,余文书就会细细的打磨着书案。
其他学生见状也会帮忙。
原本有些毛边的书案,此时被打磨的过分光滑。
看起来毫无棱角。
看着打磨过度的书案,余文书沉默了。
“算了,你先用着这张书案,我让人再去打一张新的好了。”
书案的材质不错,花了他不少银两。
余文书有些肉痛,却无从评判。
毕竟孩子们也是一片好意。
大壮却很喜欢这张书案:“夫子不必破费,学生很喜欢这张书案。”
“这书案代表了师生、同窗之情,十分难得,学生很是喜欢。”
他之前在学堂的时候,那些学生根本没有这般和乐之景。
大家整日争斗个没完。
有时候争的是夫子的喜爱,有时候争的是跟班,是家世。
总之,学堂里总是乱糟糟的,气氛剑拔弩张,哪里像现在这般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