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带我走到远方她旅行全攻略 > 第1部分(第3页)

第1部分(第3页)

旅行于我,就是一见钟情似的永恒

阿亚  学生 喜欢沙漠高原草原江南小镇和少数民族地区

她的HICAFE个人空间

相不相信一见钟情?

。 想看书来

旅行于我,就是一见钟情似的永恒。

我想一个人会爱上什么并不是自己主动“决定”的,有些东西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爱的发狂。

第一次旅行由于年龄尚小已不太记得。但第一次接触户外的惊喜至今都难以忘记。其实那只是一次很简单的漂流,甚至只称得上划船。大二某天走在学校的长桥上,忽然发现桥下的湖上停着两艘气垫船。好奇的走过去,就这样“上了贼船”。领队老虎曾经漂过雅鲁藏布江,这个消息我刚上大学时在校报上看见过,当时只是想,嘿,同个专业呢,便再没注意。谁想到,两年后的今天,他竟然成为我的朋友,进入了我的生活。跟老虎聊天很轻松,又新鲜又快活,大一的我是焦虑的,这样的氛围让我似乎看到了苦苦追寻的自由无羁。但一上船,老虎又很专业的讲解如何拿桨,如何用力,如何协作,全然不是方才那随随便便的样子,这又让我觉得,户外像是一门科学,严谨又自由。

那个下午,徜徉在明远湖朵朵莲花中,让我找回了曾经失去的,生命中真正的快乐。

契柯夫曾说:“只要人一辈子钓过一次鲈鱼,或者在秋天见过一次鸫鸟南飞,瞧着它们在晴朗而凉快的日子里怎样成群飞过村庄,那他就再也不能做一个城里人,他会一直到死都苦苦地盼望自由的生活。”(《醋栗》)

我想,旅行正和我们所追求的精神世界一样,是日常生活中发亮的部分,是生命中一旦拥有就再不能失去的奢侈品。用生命去苦苦劳作,最终想要捍卫的,还是属于自己内心的这个世界。这当然是要付出代价的。但这一切都值得。

奢侈品的意义,就是让人活得更像一个人。

。 想看书来

书中的世界,是关于旅行的梦想的起源

李欣 图书管理员  偏爱西部和东南亚地区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人文风情的地区

少年时喜爱三毛,伊比利亚半岛的落花,北非撒哈拉的风沙,中美洲的万水千山,是关于旅行的梦想的起源。学她从野地里采来苇草插在案边,想象自己站在草原深处。

将旅行进行到这样的极致,真是的相当奢华的生活方式。循着平凡简单的轨迹学习工作成长,更多时候,只能够这样想象。

读书,看电影,在那些声色犬马、爱恨悲欢里体验别样的人生和异域的风景。力所能及时,总想去看去追寻。即使时光流逝,故人已去,但是,风景还在。

所以,去到湘西边城,在日暮时分看沱江静静流淌,明白经过长年战乱和杀戮的小镇何以孕育出沈从文先生的脉脉温情;去到中甸,传说中神秘的香格里拉,寻找在那儿消失的地平线,看希尔顿笔下祥和、宁静、永恒的藏族生息之地;去到西贡在堤岸旁看苍黄的湄公河,试着乘一次渡轮,因为杜拉斯,因为《情人》。

最近看《东京塔》。妈妈的爱像东京塔一样平凡敦厚,也许比塔还要永恒。非常想登上塔顶眺望,不管脚下东京多么繁华喧嚣,不管人事变换沧海桑田,静静伫立。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

与旅行有关的读物

胡晴舫的《她》、《旅人》、《办公室》

在《旅人》中胡晴舫讲的是人为什么旅行这件事?她从人类向往流动与新奇的本性探索开始,逐渐触摸到旅*为的源头,探讨现代化交通工具为旅行带来的便利与颠覆性意义,还有当代人对于设计、记录、展示个人旅途的热切和虚荣,从而切割出万千旅人正经历着却不自知的剖面。

比如胡晴舫讲,旅行到底可不可以作为一种信仰?因为长久生活在一地意味着〃受困〃,于是 〃走出去〃就有着远大的意义,虽然旅行终要让位于日常,我们总要回来工作,但暂时地在陌生异地晃来晃去也依然有理想化的色彩。正所谓:旅行可以叫人从那些 框框条条的世界鹰架中脱离,站到外面,看仔细自己一直蜗居的大楼究竟外观如何,透过那些窗户观察人们都怎么生活相爱,并从攀延在外的那些水电线路,摸索理 解这个世界如何牵连又相互运作、既共存又相斥的复杂关系。

又比如胡晴舫讲,为什么有些人如此容易在一个陌生城市定居下来。很多时候,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一切竟能很快的找到相同的替代,可见旅人的生活模式也 并没有因着新的居住环境而改变。看来人是不会因为一个新的城市,就过起新的生活,虽然很多时候我们浑然不觉这有什么不妥。

确实,旅行这件事总容易写着写着就形而上,写旅行永远不老老实实写旅行,胡晴舫亦如此。比如她写〃在日本,菜是冷的,饭是温的,鱼是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