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子被废后,胤祺在热河避暑山庄之南小上岗得赐府邸一座。
众人猜测纷纭。
五爷一向是个清明理智的人,当即便猜到皇阿玛这不是在赏他,而是在奖赏九弟。
奖赏他迷途知返,并从未失去初心,本性善良,一腔热血犹在。
可因九爷毕竟曾参与党争,这也是皇阿玛所不喜的,故此,这好处便落在了他头上,他这算是沾了九弟的福气了。
……
九爷也是这么想的,心中愤愤不平的很。
直在家中念叨,老爷子可真是小气,太小心眼儿了。
董鄂瑾听着乐了,偏头刺激他,“那你倒是去朝堂上怼啊,在家中磨叨,皇上可是听不见的。”
九爷别扭的哼了声,傲娇的抱着闺女转身出了院子,硬撑着面子:“爷才不跟他一般见识呢!”
董鄂瑾掀了掀眼皮儿,白他。
……
三阿哥胤祉见此乱局,再不以“储君”自称,主动退出竞争。
自此低调隐没。
……
不过短短两月,京城风云更替变幻诡谲。
官员、百姓们暗暗议论纷纷。
废太子胤礽算是大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的皇太子了。
尤其他自幼即聪慧好学,开讲经筵、主持祭祀、紧序有秩,作为皇上殷切期望的继承人,他不负众望,精通文韬武略,具有不俗的治国才能,这点即使是如今皇上对他失望透顶,仍予以承认。
除此之外,他数次监国听政,才能尽显,虽没有皇上这般有为,却也多少减轻了皇上的负担,对大清朝极盛时期的来临,废太子胤礽功不可没。
但长期的养尊处优及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最终使其人格分裂,贤德不再。
而对高度集权的最高统治者来说,皇太子拥有的过多特权对其构成严重威胁。
君储、父子之间的悲剧似乎不可避免。
皇太子废而复立、继而再废,使得年迈的心力交瘁。
如今第二次废太子后,皇上所表现的虽然并没有如他自己在朝上所说的“毫不介意,谈笑处之”,但确实不像第一次时那么痛苦。
许是皇上发现,立太子就难免有矛盾,不立可能更好。
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皇储争夺的内斗。
众人猜测着,只求众皇子的储位之争不要殃及了他们这些小鱼小虾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