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东化好妆和安老师一起吃了个早餐,汇合其他人一起直奔执信中学,开机仪式在那举办。
开机仪式没啥好说的,就一个简单上香祈福、给摄影机掀红布的仪式,给到场记者拍照发宣传通稿。
开机仪式结束,安老师回酒店吹着空调撸猫看剧本,姚东跟着剧组除发片场,第一场戏没在学校。
任何一个正经剧组的排片过程中,统筹都会尽可能的把同一场景的戏尽量拍在同一时间段内,为的当然是控制各方面成本。
一般都是一个场景的戏全部拍完,才会换下一个场景接着拍,这样拍完的场景就不用再租了,省钱也省时间。
这也是剧组都不喜欢演员耍大牌的重要原因之一,演员一旦耍大牌,拉长剧组拍摄时长,设备、场地租金、人工等等都在烧钱啊。
开场戏是柯景腾骑自行车上学,就一句台词,用不着什么表演,倒是得给金主爸爸来赞助自行车来个特写镜头。
剧组工作人员在忙活,姚东在遮阳伞下的监视器边上坐着候场。5月的广州,温度已经很高了,这里的太阳可一点都不温柔。
各部门准备就绪,薛小路走到跟前,笑道:“监制,要不你再给掌掌眼?”
“啧,都说喊我小东就行了。”
姚东放下手机,起身笑道:“这是薛导的片场,你把我当普通演员就行。你觉得准备好了,咱就开拍吧。”
话没说完他已经走出了遮阳伞,走向骑自行车。
薛小路做的准备足够充分,就算真有不同意见,完全可以下戏开会讨论时提。侯克明给他做监制的时候,在片场可从没指手画脚过。
薛小路笑了笑,拿起导筒喊话:“各单位注意,准备开拍了,录音开机,摄影开机,场记,打板!”
“《那些年》3场1镜1次。”、“啪!”
“开始。”
监视器后边的薛小路喊出开始,姚东骑上自行车。
“好,保一条。”
这个只是给自行车特写的镜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要不是怕胶片出问题,薛小路直接一条就给过了!
接下来摄影机就得拍人了,穿着剧组专门订制校服的姚东,斜背着书包,戴着耳机骑自行车,这里姚东得表现的很享受耳机里的音乐。
实话实说,开场戏的几个镜头都没什么难度,就是换几个角度拍摄而已,多骑几次车就行。
之所以换不同角度拍摄,因为这场戏成片里有30秒!
很多人总喜欢嘘一镜到底的长镜头,但其实这种长镜头很极端。要么让观众大为震撼,要么让观众感觉枯燥乏味、甚至是压抑沉闷,所以一镜到底的长镜头是真的不能瞎用的!
很明显,30秒的长镜头里只是主角骑自行车上学,会让观众感觉鼓噪乏味。
所以得换不同角度拍摄,通过后期剪辑,给观众展现不同角度的“风景”,这样一来观众非但不会感觉枯燥乏味,还能眼前一亮呢。
当然了,这很考验导演、摄影师和剪辑的水平。
这场戏之所以在成片里有30秒,一方面是因为需要通过骑车的动作体现主角并不安份的性格,途中的街景交代主角的生活环境、时代特点。
最最最最最重要的这一段是有主角回忆独白的,回忆独白语速注定是不能太快的,所以需要留够时间。
薛小路尽管是第一次执导,某些技法上或许还是生疏的,但本就是编剧出身的她,又有丰富跟组经验,拍摄思路还是非常清晰的!
“过!”
剧组工作人员在张凯刚带领下快速收拾设备,去不远处的另外一条街,给魏祥的镜头做准备。
姚东跟着薛小路赶到隔壁的一条街,这里尹南瓶和郑凯在这等着呢。
一起吃完中午的盒饭,薛小路走到郑凯跟前开始讲戏:“郑凯,一会你得表现的很萎靡、没睡够,骑车打瞌睡你没问题吧?”
“没问题,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