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崇祯七年清军入关过程 > 第199部分(第2页)

第199部分(第2页)

这副铠甲给他的第二个印象就是重,相当的有分量!

建奴的棉甲大约在二十三斤左右的重量,折合成后世的斤两的话,则就是在二十七斤半上下。而大明的棉甲,重量则是在十八斤左右,折合成后世的度量衡就是二十一斤半。而董策现在手中这副甲,根据他的估量,少说也是从三十三四斤往上数。

也就是说,相当于后世的四十斤左右。

这个数字相当之惊人,要知道,青布铁甲的重量也不过就是这个数字而已。

“这重量,铜钱占几何?棉布占几何?”董策问道。

“回大人的话。”赵铁砧恭敬道:“铜钱十八斤二两,棉布十三斤,泡钉及其他的东西,一共两斤八两。小的过了秤,正好是三十四斤重。”

董策又问道:“那,耗用是多少?”

赵铁砧来之前是下过一番功夫的,立刻回答道:“回大人的话,铜钱还是那些,耗用棉花二十斤。”

董策满意的点点头头:“你用心了。”赵铁砧赶紧道:“小的不敢。”董策心里暗暗计算了一番,他兑换的那私铸钱,大约是五克左右一个,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千五百个。当初用五百两银子,换了六十九万柒仟伍佰枚铜钱,整整是叁佰肆拾捌万柒仟伍佰克,换下来便是六千多斤。十八斤二钱的铜钱,就是不到两千二百个,算下来,还不到一两五钱银子。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三六二 不可复制的奇迹

而棉花是一斤六分银子,十三斤下来就是七钱八分银子。这样光秃秃的肯定不行,真要是给士卒们穿的话,外面肯定是要有一层布的,就以每一副耗用粗布五尺来及计算,再加上黄铜泡钉等等那些零碎七八的,一副甲三两银子就足够了。

当然,这是没把人工费用算上去的结果,而恰恰,董策这里最不缺的就是人工。

现在也没什么活计了,那些女人整日闲在家中,为了保证她们不饿死董策也得发放粮食,那何不就以工代赈,不劳动者不得食?

如此算下来,成本真真是低到了可怕的程度。

想想朝廷,动辄是发多少多少万两银子造甲造兵,每每最后也没多少成果,银子都给上下吞了。由此就可看出来,董策这个刚刚形成的小团体,效率是何等之高,用度之何等之俭省,组织是何等之精干。

这也是势力弱小的他一个极大的优势。

一般来说,同一种甲胄,比如说都是鳞甲或者都是棉甲,重量越大,就代表着防御力越好。

当然董策清楚,自己手里这是一个例外。重,不代表着坚固坚硬,毕竟铜钱儿的硬度和专门打造的甲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哪怕是铸造的很有良心,颇为厚实的私铸钱。按照他的估计,这副甲的防御力应该是比青緞铜钉布面甲略强,还比不上红缎铜钉铜叶甲,是介乎于两者之间的。

“测试过了么?防御如何?”

“测试过了。”赵铁砧赶紧道:“按照您说的法子,用刀斩各个部位,小的在这甲上选了十处所在用来测试。肩部,胸前,后背,甲裙等等都有。一刀下去,外面会被斩开一道口子,里面的铜钱,会给崩开或者斩破一层,但是第二层基本上是安然无恙,有的会弯曲。但若是再来一刀的话,就不好说了。至于长矛,库存的长矛,能刺透,但是深入不进去。不过若是给大人打造的那哥萨克长矛,则根本挡不住,直接刺入。”

董策点点头,他对这个强度已经算是很满意了。

毕竟哪怕是铁甲也不同意挡得住长矛的穿刺的,而现在无论是大明还是建奴,都配置有长矛,却没有长矛兵这一专门的兵种。至于流寇和土匪,那就更不用说了,有一口没生锈的刀就算是不错。

反正在发展的初期,董策也不会带着自己的手下去碰硬石头。

取了把顺刀,董策把这甲的外面给刨开,外面的一层层棉片又厚又韧,董策饶是有利刃帮忙也很是花了一番功夫才给撕开,这让他很满意。外面撕扯开之后,露出了内外两层棉布中间夹着的铜钱。这些铜钱给编成了巴掌大小,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个的大甲叶。每一个大甲叶,都是两个铜钱的厚度,紧紧的贴在一起。铜钱之间用很粗很结实的麻绳儿穿好,紧紧的固定住。由于铜钱儿上面都有孔,这倒是方便了麻绳的穿插固定。董策仔细的看了看,编的花样儿并不复杂,简单但是实用。只要是手不太笨的,学上几遍差不多都能弄好。

而在每一片大甲叶的四个角上,以及中间的部位,外加四条边的中点,都有一个黄铜泡钉。泡钉直接就穿在铜钱的方孔里头,钉帽露在铠甲外面,将厚重坚韧的棉布和这些巴掌大小的大甲叶牢牢的固定结合在一起。一片大甲叶上,便是九个泡钉。

每一个大甲叶之间都有麻绳连着,不过并不很是紧密,这样可以保证棉甲穿在身上不会跟套了个铁壳也似的紧绷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