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赵匡胤传奇 电视剧 > 第100部分(第2页)

第100部分(第2页)

那彭寿说:“这皇上死得也太不是时候的;儿子还哪么一点儿大;能管得了朝廷大事吗;干脆让咱们太傅去当这皇帝算了……”

苗训忙说道:“彭将军,你这话儿在咱们几个人里面说说倒也罢了;要是让旁人听了;哪可是个大逆不道的罪;不得了的……”

陶三春道:“你这牛鼻子道士知道个屁!彭寿说的有啥不对?让咱太傅当皇帝有啥不好?有甚么大逆小逆的……”

赵普听了;大吃一惊;觉得这群小将实在忒无法无天;连这样的话都敢说;忙插话道:“军师说的有理;咱们这儿可是皇城辖内;天子脚下;你们说这等话;一但传将出去;可是滔天大罪;株连九族的;万万不可妄说……”

郭进听了;勃然大怒;戟指向着赵普说:“你知道啥叫皇城?这皇城还是太傅领着咱们兄弟杀了石重贵打回来的,太祖皇帝还是跟着咱们屁股后面进城的;从太祖皇帝立了大周的广顺元年起,这班兄弟们就进了皇城;显德元年他们还编进了禁军;算起来他们在皇城足足待了九年。你在滁州刚来的是吧?你在皇城待了几天?在这皇城里有你说话的地方吗……”

那李勇见赵普说三道四;早就忍耐不住了;也说: “姓赵的;你不过在滁州当了个军事判官罢了;这里是皇城;是你说话的地方吗……”

匡义见他们越说越不靠谱;便发话道:“好了好了!别扯远了;刚才我和军师说的话;你们都得记着;哪可都是太傅说要告诉你们的;你们可得记牢了。”

听得是太傅说的;众人都无话可说。就是赵匡义,他的供奉官的官位虽小,但他是太傅的亲弟,赵家的二爷,谁都得让他三分。这苗训,大家都是老相识,十多年前就给王审琦,石守信算过命的,年前也是他到朱仙镇把大伙带出来救大公子的,如今又是军师,他说话众人也都受得了;可你这个赵普算个什么东西?于是众人都把这股气发泄到他身上去了。

赵普不知道太傅手下这群将领竟是如此张狂放肆,说起话来不知天高地厚;肆无忌惮;更令赵普恼火的是大家同在一处议事;他们倚仗人多势众;竟然对自己指手点脚;当面训斥;好不窝火;待他们散去时;对匡义道:“太傅属下这群将佐如此狂妄粗野,目无王法,打起仗来如何指挥得了?”

匡义笑道:“判官有所不知,这班人虽粗鲁;但却是极听大哥调度,大哥说话;无有不听的;打起仗来不顾生死;舍命向前,而且当年曾奔驰千里到野狼谷诛妖道;败辽兵;把大哥救了下来;但就是性格鲁直,说话不知分寸,听说当年曾经向大哥高呼万岁,被韩通奏到皇上哪里,谁知反倒被皇上训了一顿,说他多管闲事呢?”

赵普听了,呆了半天,开口不得,连皇帝都纵容,谁还管得了?

原来这赵普乃衙吏出身,极懂得察言观色;迎上合下;虽然读书不多,但肚子里却极有主意,看到匡胤天性孝顺;故在杜夫人面前更是毕恭毕敬,关照赵弘殷治病也是无微不至;逗得杜夫人满心欢喜,屡在匡胤面前说赵普诸般好话,并再三叮嘱匡胤道:“这位赵先生见多识广,品性善良,为人忠诚厚道,是个难得的人才,我儿应好好重用。”

匡胤见母亲这么说了,不好违逆,便委他一个定国军推官的官儿。

杜夫人的这番话,又对匡义说了。匡义只是点了点头,一言不发。因为赵匡义只是宫庭里的一个供奉官,职位低微,自己还是供人指使的跑腿,你说这赵普有千般本事,与我何干?因此只是支吾以对。

可是,赵普却不是这么想。他看准了赵氏一家都在朝里做官,赵匡胤与皇上又是八拜之交,手握禁军,位高权重,巴结上他还怕没有出头之日?这赵匡胤整天在宫庭里面忙进忙出都是大事,他是沾不上边去的,但匡义在外边忙的小活,他却是紧紧粘着不放,跟进跟出,杜老夫人却很高兴,因为她见赵普老成持重,熟悉官场,匡义未经历练,不諳世故,要他多向匡义提点,开始的时候,匡义觉得讨厌,但碍于母命,不好拂逆。慢慢下来也觉得不错,凡事多一个人在身边也有个商量,有时他出点主意也不错的,因此也就让他跟着了。

这样一来,赵普本来是赵匡胤属下定国军的文员,如今却又成了赵匡义的听差了。不过;没问题;赵普很高兴;能依傍到赵家就行。就如刚才那一班将领;都不过是一介武夫;只因为他们依靠到太傅的身边;所以他们都锦衣肉食;富贵逼人。我赵普如今也靠到太傅身边了;以我赵普的聪明才智;要比你们这群蠢汉高出百倍;你们今天能得到的;明天我一定能得到,到哪时候让你们知到老子的厉害……

赵普入京时间不长,是去年淮南之战之后,是护送赵弘殷来的,在京中并无故旧,如今被匡胤手下这群武夫一顿抢白,十分窝火。在赵府中也没有几个熟络知己,原来因为关照赵老爷子,因此和府上的人关系很密切,可惜老爷子如今死了,彼此就冷落了。杜老太太对自己很关切,但她深居后堂,不能给自己帮个什么忙。赵匡胤是株大树,但他整天都在宫里忙得不可开交,连跟他说句话的机会都找不到。只有赵匡义常见,也较有说几句话的机会,这次见了苗训,正中下怀,他是个道士:不象那群武夫哪样骄横跋扈,他曾领人千里奔驰拯救赵匡胤,因此不但与匡胤关系密切,且赵府上下皆敬之如宾,若与他扯上关系,定有利与接近赵匡胤,正好彼此都住在府中西厢的客房,于是,尽可能找机会与之接近。当夜二更时分,见对面苗训房内仍亮着烛光,便走了过去,轻叩房门,苗训此次遵了师祖之命,前来扶助赵匡胤开基立业的,但仓促之间,一时未能说动匡胤;此时正在灯下思量,明日如何向他劝导……忽听有人叩门;忙问:“谁人叩门?”

赵普忙答道:“在下赵普,因心有疑难之事,见道长尚未熄灯,故而冒昧叩门,向道长请教。”

苗训听了;知是日间曾经会面的那位来自滁州的判官;现在又是太傅幕下的一名推官;不好轻慢。便开门迎入坐下问道:“先生光临,未知有何见教?”

赵普说:“岂敢,岂敢。只为日间听了道长与二公子的一番言语,心有所感,故尔冒昧求教。”

苗训道:“先生过谦了;贫道正是为了此事;专程来为太傅策划的;先生如有良谋善策;不妨说将出来;共同参详。”

赵普听了;心中大喜;他想的正是找机会参与此事;便从容说道:”据道长日间所说;当今皇上寿祚将尽;若今上晏驾;必然是幼主继位; 若是幼主当国;一是易受近臣播弄;二是易致大权旁落;导致小人得势,祸国殃民,道长请看前朝龟鉴;刘承祐就是最好的范例;听信群小谗言;滥杀忠良; 若非他如此倒行逆施,何致社禝倾覆;国亡家破;自己也身首异地……”顿了一下;见苗训不急于说话;便继续说道:“如今太傅权倾朝野;总揽军机,若一但有人心怀不轨,伺窥神器,必先把矛头指向太傅;如此太傅则被置炉火之上;成了叛逆者之眼中钉……”

苗训见赵普夜分来访;且又急于表白,分明是看出了当前时势变化,是个有意介入这一场游戏的有心人,便问道:“按先生之见;当今在我朝中;哪些人有伺窥神器的势力,又有窥伺大位野心的呢?”

赵普见问;正中下怀;忙答道:“以在下愚见;如今朝中位高权重者;除太傅之外;莫如符国舅,张永德,李重进,韩通等人,符国舅本性纯善,国之懿亲;且其妹又身为当朝皇后;外甥是当今太子;即使一旦皇上晏驾,继位登基的就是他的外甥,谅他必无篡夺大位之理。韩通秉性愚鲁,素无机心,且又是当今皇上提拔于白屋的草莽之夫,谅他也既无此心,亦无此胆……”

苗训道:“按先生之意,有心窥伺大位的,看来就在张,李二人身上了?”

赵普点头答道:“在下愚见,正是如此,未知道长所见如何?”

苗训道:“贫道曾向太傅说及此事,太傅说:张、李二人,都是皇亲国戚,手握重兵在外,尔等切莫妄动猜疑,这等言语也切莫向外乱说,只恐为他人听了,惹起风波,不但危及社稷,且亦惹祸,那时难辞其咎矣。”

赵普叹道:“太傅难道就不怕张、李二人一但得势,必然会祸及自身么……”说罢,只是长吁短叹,欲言又止。

苗训看出他原是有话要说的,只是不敢启口,便挑他道:“先生见多识广,必有良策可为太傅分忧,不妨说将出来参详参详。”

赵普犹豫再三,低声附耳向苗训道:“如今天下未平,倘若皇上一但晏驾,夺位者必然祸及太傅,依在下愚见,古人说的好:‘宁可我做不仁,莫让他作不义’,如今太傅手握重兵坐镇朝堂,一但今上晏驾正应南面称尊,号令天下,岂能坐以待毙,任人鱼肉?”

苗训笑道:“先生这条计策,贫道也曾想到,日前也曾向太傅进言,太傅只说‘某与皇上义同手足,岂敢动此篡逆之念’;并嘱贫道切莫妄言……”

赵普听了,猛觉一惊,原来这个道士也想到了这一手,还先向太傅说了,这劝进的头功让他得了,不禁倍感失落,只便跌足叹道:“太傅守妇人之仁,遵匹夫之义,当取不取,必受其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