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哈军工传价格 > 第69部分(第2页)

第69部分(第2页)

风洞实验室的建设是哈军工人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奋发图强办学校的代表作。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学院各系建起一系列大型、先进的实验室。例如,空军工程系的航空发动机实验室、炮兵工程系的炮兵兵器实验室、海军工程系的水力实验室、装甲兵工程系的车场和实物教室、工程兵工程系工程电器实验室等。与之同时,一支思想进步、能够熟练操作、维修实验设备并指导学员上实验课的年轻的教学辅助人员队伍也很快成长壮大起来了。

26 地学女杰 刘恩兰笑傲东海浪(1)

地学女杰  刘恩兰笑傲东海浪

苦读标兵  谭国玉“人在阵地在”

哈军工有一位传奇式的著名女教授,叫刘恩兰,1954年9月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调到哈军工海军工程系,任海道测量教授会主任。她是全国政协的特邀委员。

不管谁见了刘恩兰教授,第一反应是,这分明是个农村老太太嘛。刘恩兰的外表实在太普通了,一身蓝色的衣服,“清汤挂面”式的短发,戴一副普通眼镜,和乡村小学教员没有两样,然而谁能知道这个身材瘦小的老太太身上竟蕴藏着火山一样的能量,她的头上戴着几顶足以让国人感到骄傲的桂冠。

刘恩兰1904年4月出生于山东省潍县,早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1931年留学美国克拉克大学,获硕士学位。工作几年后,她还想深造,要去英国最著名的牛津大学,美国同事好意劝她,你是一个中国女士,又年过30 了,考牛津实在太困难。刘恩兰有股山东人的倔强劲儿,她又跨过大西洋,以顽强的毅力考取了牛津大学,1941年,在她37岁的时候,攻下博士学位,她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地理学最高学位的女科学家。在国外留学和讲学期间,她曾风尘仆仆数万里,实地考察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苏联等十几个国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环球考察北美及欧亚社会地理、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的女学者。早年她参加过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创建的中国科学社,并同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一起创建了中国地理学会。刘恩兰留英期间,不幸遭遇车祸,身体受重伤后,一直没有结婚,身在异邦,孑然一身,埋头于教育和科研事业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她在英国军方的支持下,乘小型潜艇考察海流湍急、水下地形异常复杂的英吉利海峡,取得大量科学资料,为后来英国海军战胜法西斯德国海军贡献了力量。刘恩兰也因此在国际地学界奠定了其海道测量专家的地位。

解放初,她在长春市的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任系主任,据她当时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所李文程研究员回忆,刘恩兰治学严谨,给学生上课一丝不苟,因为个儿矮,板书只能写在黑板的下半部分,她的渊博知识让学生们听得着了迷。谁都不希望她调走,可刘恩兰拿到的是高教部的调令,与她的学生们依依惜别之后,就毫不犹豫地告别了长春市,来到陌生的103部队。

刘恩兰是哈军工女教师中资历和学位最高的人,虽然身为我国在国内外有声望的老一辈科学家,可她从不以名教授自居,反而认为自己缺乏军事知识,便挤时间认真学习战术课程。她像一个渴望求学的小学生,跟学员们一起听战术课,再根据海军战术要求改写自己的讲义。业余时间她也大多和学员们在一起,促膝谈心,嘘寒问暖,像一个老妈妈那样呵护着她的学生。

一期学员杨桓、罗超回忆起1956年春刘恩兰带领海军工程系海道测量专业学员外出考察时说:“记得在渤海长山列岛考察自然地理时,她领着我们,不顾生活与行动上的不便,坚持上军舰实习。在军舰的颠簸中,她晕船了,但一登上岛屿,她依然步履矫健,指点着海湾、岛屿,对我们讲解地质的演变,潮汐的涨落。大自然像一本教科书似地由她一页页地展现给我们,在她的身边,我们不可抑制地被她那热爱科学、热爱祖国海洋的不倦精神所感染,决心更加勤奋地学习……”

1957年秋,刘恩兰带领毕业班学员,结合毕业实习,承担了国家下达的测量海岸线的地形地貌和沿岸水深的大型科研任务。一上船,海军船长大吃一惊:“怎么上来了一位瘦老太太?”船上没有女宿舍,船长把小会议室腾出来,给刘恩兰搭上张床。

海上无风三尺浪,在颠簸晃动中和风吹日晒下进行海道测量,“老太太吃得消吗?”船长和水兵们小声地问哈军工学员。

学员们了解自己的老师,他们只是笑笑,没说什么。这可是走遍全世界,下过英吉利海峡的刘恩兰博士啊,眼前这点困难算得了什么?

4个月艰苦的船上生活,刘恩兰笑傲东海万顷浪,和学员们度过了难忘的日日夜夜,她指导学生完成了一幅万分之一比例尺的水深测量报告图,添补了国内该领域科学研究的空白。

1959年;刘恩兰又带领学员实地调查从定海到温州的海道,师生共同写出一份详细的勘测报告。

在沈家门的时候,登陆艇去加油,大家都在码头等船。刘恩兰一个人溜达到附近的一个小渔村,看到一群渔家妇女在织网,她就过去问长问短,这里有多少人呀?收入怎样呀?那个时候,台湾当局常派特务来沿海捣乱,渔民的警惕性都很高,很快就有人向生产队报告了。生产队干部赶来,反复盘问这个可疑的老太太。刘恩兰被逼得没法,从口袋里掏出黑龙江省政协开的介绍信。生产队干部一下慌了,原来是中央的首长!公社领导也闻讯赶来,把刘恩兰请到公社办公室,要向中央来的“刘委员”汇报工作,弄得刘恩兰哭笑不得,幸好同学们找上门来,“船来了,刘教授走吧!”这才帮刘恩兰解了围。刘恩兰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成为哈军工的模范老教师。她为科学的忘我献身精神和严格求实的治学态度,不仅使学员们感动不已,而且深深影响了学员们的一生。

txt小说上传分享

26 地学女杰 刘恩兰笑傲东海浪(2)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旧社会的大学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大致是教师只管教书,学生学得好坏,教师一般不太过问。

新中国成立后,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哈军工,教师和学员是为了实现国防现代化的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在以陈赓为核心的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哈军工成为一个充满理想,组织严密,团结向上的革命集体。早在1953年3月24日,陈赓在全院干部大会上就号召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教风去影响学员的学风”。

哈军工的广大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以“革命教师”的称号为荣,满腔热忱地投入教学工作,因而形成与旧式大学迥然不同的新教风,其标志是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务的精神。

教师们全面关心学员的成长,主动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既教书又育人,寓德育于智育之中,这是哈军工多年形成的一个优良传统。教师们严格、严肃、严密的教学作风,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员,使学员们逐渐养成“三严”作风。在朝夕相处中,教师们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使学员们感受到师德的巨大力量,从而建立起一种水乳交融的新型师生关系。一届又一届的学员毕业之后,都把对教师深深的敬意藏在心底。许多学员回顾当年,都十分感慨地说:“从教师那里我们不但学到了科学知识,学到了为人民服务的真本领,还得到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人的启迪。教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和对学员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我们的人生成长和事业有成,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以前一章说过的高等数学教授会为例,第一期教育计划公布后,教授会多次组织学习这部学校的“宪法”,教师们表示:“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教育计划,绝不能有任何动摇。”孙本旺教授说:“我们对教学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发挥创造性,靠集体智慧,克服任务重、时间紧的困难。”卢庆骏则经常提醒大家:“每个担任教学工作的同志,必须系统地了解学员,和学员交朋友。”

罗时钧教授开始为一期学员讲高等数学,他对所有的概念、定义、定理,都不是泛泛而论;而是揭示它们的实质及内在联系,并举出实例,以方便学员对它们的理解。他把枯燥的数学讲活了。学员们不用死记硬背就能理解和记熟这些定义和定理。本来课后辅导是助教的任务,但罗时钧也跟助教一起深入学员班,和蔼可亲地听学员们提问题,并耐心细致地启发诱导,指点迷津。他还经常找学员班长商讨改进学习方法和帮助“困难户”脱困的办法。

数学教员吴洪鳌为了让学员听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