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华尔街感想 > 第1部分(第2页)

第1部分(第2页)

第三,危机、衰退既是一场灾难,也是改革、调整的良机,政府的振兴产业规划多是以解困、扶植为主要目的,而缺乏调整、改革的内容。这样搞下去,可能实现“保八”,但过剩、落后的产能得以生存,扭曲的要素价格依然保持,政府对企业和市场的不当干预还可能会强化,公共产品的缺失得不到改善。

第四,此次危机和衰退也是对中国发展模式的一次挑战,粗放的、投资和出口驱动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在新的约束条件下如何平衡各种关系(增长与就业、投资与消费、出口与内需等),仍是一个有待研究、探索的重大课题,但似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主流看法仍将此次危机和衰退视为周期性的波动,而不是结构性的震荡。对此,我们应深思。

(秦晓博士,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招商银行董事长)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一章 8500亿的悬念(1)

经济衰退的风险并不会因为救市方案的推行而得到实质性的缓解,导致次贷危机的根本因素也并未得到遏制。因此,民众此时当然不会有乐观的心态。只有当美国政府拿出方案来遏制金融市场投机行为,从制度上限制高风险金融产品的市场份额,才能真正重振市场信心。

2008年10月8日,招商银行纽约分行正式开业。此前我们经历了9年的磨剑之辛,并没有刻意选择收获的时间,谁料到竟与华尔街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撞到了一起。

本次危机制造了一种毫无经验可循的全球性的无序。然而,在这个貌似无序实则有因的舞台上,我有幸与众多主角近距离接触,并在与他们沟通的过程中获得了发掘真相、总结教训的宝贵机会。这段经历于是成为除了纽约分行开业以外,我本次美国之行的最大收获。

在路上

CX880航班抵达洛杉矶国际机场时,已是2008年10月3日夜里10点。一出机场大门,晚秋的寒意扑面而来。街灯下,西风萧瑟,草木摇落,“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肃杀景象,使人生出莫名的惆怅和嗟叹。

长途飞行的劳顿,异国他乡的寂寥,让我内心涌动的“人在旅途”的感觉越发浓烈。细细品味,发觉自己原来颇为喜欢这种感觉。这4个字仿佛有深刻的意味,让我每每念及都觉得荡气回肠。

记得杰克·凯鲁亚克曾经用三个星期在一卷30米长的打字纸上一气呵成,写完自传性代表作:《在路上》。那部描写上世纪40年代末一群特立独行的年轻人流浪之旅的作品,1957年一经问世,即令舆论哗然,毁誉参半。一群出身中产的年轻人原本可以顺利地从常青藤院校毕业,然后加入父辈们的行列。但最终他们选择探求自己的人生之路,怀揣着可怜的几个美元,从东海岸奔向自由的旧金山,从新英格兰姆颠簸到墨西哥,安于清贫,藐视权威,一路发现,永无止息……

我虽没有四处流浪,但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却也从辽宁到安徽,从安徽到北京,从北京到海南,从海南到深圳,一路奔波。人生的旅途,有命运的安排,更有内心的驱动。为了寻觅前方更精彩更瑰丽的风景,不惧风雨兼程。记忆中,总感觉日子安排得满满当当,像这样跨越国内长假的出国公干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了。

1999年来招商银行履新之后,巨大的责任感与浓厚的个人兴趣的结合,更是让自己成为这种永不满足、永不停歇精神的忠实信徒。来招商银行不久,我即与管理层一起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了“三步走”战略:业务网络化、资本市场化、发展国际化。这既是对局势的顺应,也是被内心深处不懈求索的动力所驱使。

回顾过去10年的风雨历程,在董事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三步走”应该算是成功地跨出了前两步。凭借科技领先的优势,招商银行构建了“水泥+鼠标”的业务服务网络,在物理网点有限的情况下,巩固了优质服务的优势;而招商银行A股、H股上市,堪称圆满。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走好第三步。

从2002年招商银行香港分行开业后,董事会和管理层就一直在思考国际化发展的问题。我越来越坚定地认为,招商银行要想优秀乃至卓越,要想成为百年老店,国际化这步棋非走不可。而国际化包含了广阔的内涵与外延,管理、业务、产品、股权、机构、人才等都有国际化的问题。当然,走到境外,走出国门,通过兼并收购或开设机构,实现跨国经营,是我们国际化的最终目标。

第一章 8500亿的悬念(2)

似乎是巧合,在整个世界都将难以忘记的2008年里,招商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也将留下两座载入史册的里程碑—纽约分行的开业和收购永隆银行。

竖起这两座里程碑历经了太多的艰难。但我清楚,这仅仅是开端,招商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所需要的远不止于此。

2008年3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流浪者大街,公干之余,我和同事曾经登上哥伦布塔,远眺地中海的浩荡碧波,想象当年哥伦布的目光是怎样穿越地中海,坚定而锐利。哥伦布发现了一片新大陆,于是被载入历史。但他其实并不在意自己已经找到的究竟是什么所在。那一刻,我恍然,这也许就是“求索”的本义:在乎脚下,更在乎前方。

然而,正在蔓延的金融危机,让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心情品尝成功的喜悦—必须认真考虑如何让这两座里程碑经受住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的洗礼。

来美国之前的9月30日,我刚在香港参加了永隆银行控股权的交割仪式。招商银行并购永隆,在全球金融市场一片风声鹤唳的背景下,曾引起了不少猜测和误解。所幸,这几天来,媒体和资本市场的反应趋向正面,这让我轻松了不少。

但是,5天后就将在这场金融海啸的中心、在华尔街最寒冷的冬天开业的纽约分行,到底会迎来什么样的景况呢?

对于这次金融危机本身,我这几天最寄予厚望的莫过于美国财政部部长保尔森(现任财长盖特纳是在2009年1月26日就职的)开出的7?000亿美元的救市大药方,能为正经历严冬、风雨飘摇的华尔街带去一丝暖意,让纽约分行在利好中开业。可是,9月29日,这个方案在美国国会众议院的表决中竟然遭到否决!

尽管出乎意料,但仔细思考,也不足为怪。救市方案的诞生要经历美国政府、国会、市场和民众多方博弈,而各方都有不同的利益与诉求。保尔森的3页纸计划刚刚出炉,就遭到了许多选民、教授和国会议员的质疑与攻击:“纳税人为什么要为华尔街这帮贪婪的肥猫买单”、“把华尔街的痛楚散布给不同纳税人的行为是十分不美国的金融社会主义”……这迫使保尔森在其计划中增添了多项妥协条款,以强化对纳税人的保护,3页纸一下子变成了110页。但是,由于聒噪声仍不绝于耳,加上美国大选在即,驴象两党议员都怕得罪选民葬送政治前途,所以众议院投票自然难以通过。事实上,不少共和党议员内部倒戈,投了反对票。这也证明在美国式*体制下,政治考虑是优先的。

但我毫不怀疑救市方案终会通过,因为残酷的市场很快就会教育博弈各方必须搁置分歧,尽快达成一致。果然,救市方案被否决后,道琼斯工业指数应声下挫778点,跌幅达7%,美股市值当日瞬间蒸发万亿美元;同时,全美乃至世界信贷市场流动性紧张加剧。美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危机,布什总统大声疾呼:“如果国会不立即通过该方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