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琛跟孩子们也赶紧下车,每个人拿着工具,不停地挥舞,又有村民将社戏库房里的锣鼓拿了出来,敲敲打打,妇人们也敲盆子敲锅,仿佛这样就能将蝗虫吓走一般。
天空中,不时有小股蝗虫如候鸟迁徙一般飞来。
量不至于让人绝望,但也不少。
人民原始而愚昧的驱逐方式,或许可以驱赶野兽,但是蝗虫绝对不行。
所以这些蝗虫过境,便给大家带来不小的损失。
清河村的人像疯了一样,满稻田敲打驱赶。
不知过了多久,成群的蝗虫慢慢消失,村里人疲惫地坐在田埂上,一个个心有余悸。
蝗虫能瞬间啃食超过自己体型三倍的食物,这么一会儿时间,就有人家里损失惨重,至少被吃掉了半亩地的稻子。
村长一脸严肃地询问各家各户的损失,基本上都多多少少被吃掉了一些,村长一一安抚,结果发现,叶老蔫家和刘老太太家的农田,竟然没有被蝗虫吃过。
刘老太太藏私,“我儿驱赶蝗虫卖力得很哩,怎么可能吃我家庄稼。”
刘小花也跟着说道,“奶,是不是叶家老祖保护!”
村长皱眉,这说的啥话,叶家老祖放着别人家不管,跑到你家多管闲事。
这里面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秘密。
此时叶琛正看向自己家的稻田,小壮早早地将鸭子赶到水田里。
见村长走过来,“鸭子、鹭鸟、青蛙都是蝗虫的天敌,鹭鸟咱们这里没有,青蛙饲养不易,便不如饲养鸭子,这鸭子又可以吃蝗虫,又能下蛋,两全其美的法子。”
众人不太相信鸭子能吃到蝗虫,鸭子不能飞,蝗虫能飞,人都抓不住,鸭子能捉住吗?
他们看向鸭子的时候,那些没吃饱的鸭子十分迅速地抬头,嘴巴伸出去,一口啄住一只,然后吞下去,继续寻找下一只。
村长感慨的看了叶老蔫一眼,这孩子真不错,不愧是读过书的人。
总是能在危机之中寻到解决困难的办法,以后还是要多与他沟通才是。
村长大手一挥,“今天飞过来的蝗虫只是小面积的,也算是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大家盯紧家里的庄稼,有能收割的,抓紧提前收割,有余钱的,抓紧买鞋鸭子养着,能防一点是一点。”
众人连忙点头。
鸭子能赶蝗虫,能下蛋,还能杀了炖汤吃,养鸭是一本万利的事儿,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村民心有余悸地逐渐散去。
叶琛也转身准备归家卸货。
村长却一脸严肃地走到他面前,“老蔫,这以鸭治蝗自古有之,但却是个实打实的慢功夫,起码要大规模的养殖,才能成功治住蝗虫。
而且咱们村的情况你也知道,成年的鸭子咱们买不起,小鸭子遇到铺天盖地的蝗虫,根本就不顶用。”
叶琛闻言,也一脸严肃地停下了脚步。
村长继续道:“先前遇到蝗灾,朝廷还能疏解一二,但是听县令大人提起,如今国家不太平,叛乱和外敌皆有,国家库存不足,怕是无力赈济地方。”
说到此处,村长叹了一口气,“莫非真如那些人所言,女帝临朝,惹了老天爷的怒气,要惩治我们?不然为何好不容易,咱们解决了旱灾,又派来蝗虫呢?”
村长忧心忡忡。
马上就要收粮,村里的存粮也不多了。
如若蝗灾降临,村里必然断粮。
朝廷又无力赈济,到时候该怎么办?
叶琛是知道问题的严重性的,也知道这点鸭子不够用,因为后世他看过新闻,国家治理蝗灾,使用的鸭子,那都是十万起的。
就他们村这点鸭子够干个屁的。
叶琛回忆上辈子听过的新闻,却多是飞机喷洒农药之类的高科技,至于古代如何治蝗,他还真不知道。
见叶琛陷入深思,村长开口道:“不如效仿前唐旧事,号召乡亲们吃蝗虫吧,我这里有秘方,可保证吃蝗虫不发病。”
说着村长神秘兮兮地将他的吃蝗虫之法分享给了叶琛。
先蒸熟,再晒干,去掉翅膀和足后食用。
叶琛摇摇头,“村长,先别急,蒸熟和晒干,虽然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蝗虫的毒素,但也不宜多食。且让我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