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唐朝好媳妇曾经的青柳 > 第18部分(第2页)

第18部分(第2页)

小婉听得声音有些耳熟,转过头,却见县丞王守拙身着便服,出现在门口。

“啊……王大人,您怎么过来了?这门上也太没规矩,竟然也不通报,民女未及远迎,还望大人恕罪!”

小婉赶忙拉起张陵,给王守拙行礼,同时心里也腹诽不已:你堂堂正正的一个县丞大人,微服私访也就罢了,怎么访到人家里,而且还听墙根儿,这性质……实在是恶劣。

“呵呵,何罪之有?本官这次过来,是有求于小娘子和小郎君的。”王守拙笑道。

呃,该不是要问白糖的制作方法吧?那可不行,就是给三十顷地也不换。小婉心里寻思着,赶忙将王守拙让到了客厅。

这回没上茶,小婉直接让人倒了杯白开水给奉上:“大人,请喝茶!”

“嗯?”王守拙微微一笑:“这茶……产于何处?”

小婉笑了笑,没言语,因为张陵已经站起来了,脸色微微有些发红:“禀告大人,学生家里本来有茶叶的,但婉姐说,那种茶叶不好喝,所以都送人了。”

“哦。”王守拙微微点头,心里倒是有些奇怪。

茶文化的发展是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的,因为饮茶可以茶饮而且始终保持清醒,加之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的发展,饮茶之风开始盛行,而唐朝才是茶文化真正发展的时期。

但是,由于交通不便,而且运输工具简陋,散茶不便运输和储存,于是那些商人便将茶叶和以米膏制成茶饼,但这种茶饼仍有那种青草的味道,叫做‘晒青茶饼’……直到中唐以后,又出现了‘蒸青茶饼’,就是将新鲜的茶叶蒸后捣碎,然后制成茶饼。

在隋末唐初,喝的茶就是那种晒青茶饼,用小婉的话说,喝了十几碗之后,她觉得自己说话都像羊叫了。

不过,这种茶叶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已经是一种身份和优雅的象征了。小婉其实还跟张陵说过,等有时间给他们制作一种更好喝的茶,张陵留了个心眼,只将话说了一半。

王守拙只认为这是孩子话,并不以为意,他今天过来,其实是另有事情,喝了一口‘白茶’之后,他转向张陵,“小郎君,不知道你最近读什么书?”

“学生正在读《论语》。”张陵恭恭敬敬地回答。

“哦?小郎君是自学还是请人教授?”王守拙好奇地问道。

张陵小脸红了一下,嗫嗫嚅嚅地答道:“是婉姐教授的。”

“啊?”王守拙惊讶地看着小婉。

第一卷 乱世 第四十五节 西席?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何解?”王守拙问道。

“所谓‘愠’,就是‘怨天尤人’之意,譬如我们遇到艰难困苦,遭遇到不如意的打击,就埋怨是别人对不起自己、不理解自己,或者埋怨上苍不给自己机会。而圣人所说句话的意思,也其实是他一生的写照: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为了学问而学问,就不会怨天尤人,成功了,他会更加精进;失败了,他会从自身进行反省,是不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只有做到这样,这个人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君子。”张陵侃侃而答。

可以这么解释吗?王守拙惊讶了!

王守拙出身军旅,也就是识字写字而已,后来因为好学不倦,被提拔到秦王府做了一名小吏,机缘巧合之下,他被点为山阳县丞。他自知出身军旅,缺乏文事,因而对孟师爷等有文采的幕僚一向礼敬,自己有时间也会学习——做了文官之后,他也清楚,没文化的人可是不容易升迁的,即便是自己有着秦王府的经历,也得有备无患。

《论语》这部书,他也学过,而且学得还很认真。但是,就刚才那句话而言,张陵所阐述的意思与他以往所理解的完全不同,偏偏又是无懈可击。所以,王守拙才会惊讶,他看了小婉一眼……不用说,这也是她传授的。

有一个词叫做‘隔靴搔痒’,在宋朝以前,那些文人虽然狂傲犹有过之,但并不像后世那迂腐。王守拙并不因为张陵的见解与自己所了解的不同而恼怒,反倒起了相试之心。

收拢心神,他又问道:“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何解?”

张陵看了小婉一眼,见她微微颔首,便朗声答道:“圣人这句话的意思是针对上位者而言。‘敬事而信’,是指为官者,如果在其位,就要认真去做好,说过的话就要努力去实现,在下属或治下子民面前立下信誉;‘节用而爱人’和下一句‘使民以时’,都是本着一个以人为本的原则。节省用度,保持一个宽松、增长的经济环境,让部下和子民都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不要轻易地损耗人力,劳民伤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炀帝就是一个先例。”

这后面的却是张陵自己的理解,连小婉也觉得惊奇,这小正太的悟性不错,竟然马上开始检讨起隋炀帝的得失来了。

王守拙现在都觉得是妖孽了,这小孩子是怎么学的,他又看看小婉……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啊,不愧是张将军的后人,将军九泉之下,也当含笑。”他先奉上一句高帽,然后话风一转:“本官这次来,也是有个不情之请。”

既然是不情之请,那你就不要说出来嘛,省得大家为难……小婉心里嘀咕着,脸上还不得不露出笑脸:“大人客气了,有话请说当面!”

装什么装,人都来了还遮遮掩掩的,真当自己六、七岁,还是玩捉猫猫的孩子吗?鄙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