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户部的难处是户部的难处,兵部的难处是兵部的难处。他们的难处,不可跟朝廷的难处混为一谈。”陈恒谨慎着开口,他的思路比起局内人是要特殊一点。李贤一听不是老生常谈之言,当即放下茶杯,来了聆听的兴致。
“陈卿只管畅所欲言。”李贤抬抬手。
“是,殿下。”陈恒点点头,坦言道:“户、兵两部的难处,先放下不提。殿下,朝廷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弄清这点才是耽务之急。”
见李贤露出思索的模样,陈恒又道:“朝廷要是想着三年后就继续用兵,那就该速战速决,争取时间整顿军备就好。要是想着五六年内不见兵事,给百姓腾出足够的时间。臣以为慢慢来、边打边谈最佳。”
交战的双方,谁先漏了怯、交了底。那谈判时,势必陷入被动的局面。思路一变,很多之前觉得困难的问题,反倒变得不那么要紧。
李贤想明白陈恒的视角,兴致又往上涨了涨,欣喜道:“继续说。”他又立马补充道,“先挑后面的说。”
“是。”陈恒领了命,又在其后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想法。难处是难处,结果是结果。不是解决了难处,就会有个好结果。而是从结果出发,去调和内部的矛盾、克服难处,以此达到目标。
这套观察事物、理清思路的办法,是陈恒两世为人,一直以来的处事所得。先后顺序的重要性,是用来分清楚主要、次要等问题。
大雍朝看上去难处众多,只在此事上,只用抓住自己想停多久,想什么时候打,用什么方式打就好。为了这个结果,让些小利,吃些小亏也无妨。
陈恒对于朝中六部、边关军马部署并不了解,所以没在这些问题上多谈。国库缺钱肯定是耽误之急,可大雍幅员辽阔,缺的还是内部调理的时间。
与之相比,茶马通市的重要性,是为了换取自我发育的机会。附带的经济收益,固然重要,却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借此来安抚好草原各部,才是计划的中心。
待陈恒不紧不慢的说完,李贤已经连连拍案。他终于想明白为何父皇会让大臣们议了再议,弄了半天,大家都没猜中李贽的心思。
父皇把此事交给兵部,自然是想着以后再战。可户部、兵部都没理解李贽的意图,所提的方略自然难以通过。
“那依伱看,觉得停战几年为好?”李贤立即把握住重点。
“五年。”陈恒当机立断。
“为何?!”
我总不能说,再过个四、五年,太上皇就嗝屁了吧。陈恒肃声道:“男过十五,方可入伍。”
听到这个答案,李贤也是默然。无论承认与否,打仗都需要人命来填。三年时间,边关各省适龄之人纷纷参军报国。剩下的人,都是十五以下。没有个五六年时间,他们怎么能长成。
李贤叹口气,用兵打仗就是这样,一战未成,先是白骨累累。先前的喜意被吹散不少,太子又道:“你回去后,把今天的话写在折子上,到时候直接交给我。”
陈恒挠了挠头,从袖中拿出一本,道:“臣已经写好了。”
“哈哈。”李贤实在是忍不住,笑道,“好你个陈持行,原来是有备而来。”
亲手拿过折子,李贤打开一看,见上面所写详略得当,条条清晰。心中对陈恒的评价又高一层,欣赏之情是怎么也止不住,便问道:“你想好去哪一部历事没有?”
此事,陈恒自然也是考虑过,当即道:“兵部。”
李贤想了想,笑问:“可是因为姚大人?”
“是。”陈恒点点头,别看李贽、韦应宏等人有多欣赏自己。他初到一部历练,打最多交道的肯定不是最上层,而是六部中的中低层。
俗话说阎王好过,小鬼难缠。总不能自己在实习的途中,一有什么麻烦事就找韦应宏抱怨吧。官场最忌讳的,就是越级上报。
这个时候,有个欣赏自己的中层领导,才是最中之重。而郎中又直接管着各阶小官小吏,有时候说话,反而比忙来忙去的顶头上司更有用。上头有人的实际意思,也是落在此处。
“兵部是个好地方。”李贤笑过一声,又陪着陈恒聊了聊,才命府中马车送陈恒回去。
京师的宵禁,对晋王府的车马形同虚设。待见到等候的信达,陈恒才得知扬州的回信今日也是到了。
父母长辈的叮嘱,都被陈清岳写在信里。他们知道陈恒被李贽留下,也表示理解。只叮嘱孩子要照顾好身体,又说会托可靠之人给他送银子来。陈恒想了想,猜测这个人只有入京参加会试的钱大有。
一起寄来书信的,还有林妹妹。这封信可就长了,少女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有时候唠叨着扬州的事情,有时候问起陈恒在京师的情况。又说北方天寒地冻,让陈恒注意防寒。
亲友的关心,稍稍吹散人在异乡的孤独。此夜过后,京师就要入冬了。
几天后,李贽在御书房中收到陈恒的折子。因陈恒还未出仕,李贤就没安排文官的上奏路子,直接拿着折子上呈。
李贽看完,连道三声好,又道:“他想好去哪里没有?”
李贤答:“陈卿说想去兵部。”
闻言,李贽忍不住轻笑,“看来这小子是想自己掺一脚。”他顿了顿,想了片刻,反过来考起儿子,“太子以为呢?”
“儿臣以为即是千里马,就不该困在马厩中。纵马驰骋,方知千里马的神俊。”李贤投桃报李后,又担心道,“只是边关凶险,他要真想去,还需派人多加护卫。”
李贽也是同意这个想法,自己好不容易养出来的树苗,可别等不到开花结果,就半道死了。
“柳家那个爱唱戏的小子,不是一直跟着陈卿吗?就赐他个龙禁尉出身,叫他寸步不离的跟着吧。”
这种小事,李贽提个意思,自有写,心中更是满意,暗暗称赞儿子的细腻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