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老擎天柱 > 第二章 夏练三伏之水练(第2页)

第二章 夏练三伏之水练(第2页)

等两条腿都按摩差不多的时候,华东虎发话了:“走两趟”。苦逼的鹿征少爷强撑着酸胀的身体,又回到葡萄架下打起家传的武术套路。

关于传统武术套路的由来有不同说法:第一种是活动健身。《水浒传》中鲁智深醉酒拆亭子一段中写道“俺好些时不曾拽拳使脚,觉道身体都困倦了,洒家且使几路看”。

第二种是方便记忆和教学。明代武术家程宗猷《耕余剩技》中记载“以前刀法,着着皆是临战实用,苟不以成路刀势,演习精熟,则持刀运用,进退跳跃环转之法不尽。虽云着着实用,犹恐临战擎肘,故列成路总刀法一图”。

“爷,练套路有什么用呢?敌人又不会按我们的路数打?”

“踢腿、下腰等基本功就像孩子初学写字时,练习的横撇竖捺;弹腿冲拳、腾空外摆莲等动作就像你小时候,练习写一个完整的字;零招散手就像写对联或者四言绝句一样的短诗;套路就像学生要背诵的经典文章。”

“它们都只是训练、教学的基本方式方法,不能等同于实战。就像你平时要背诵四书五经,但遇到考试时,不能照抄原书是一个道理。”

“实战搏杀与下棋对弈一样,确实都是‘千古不同局’。但是教学和日常训练,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确定性和具体指向。”

“就像学习下棋,明知道千古不同局,还要学习、钻研棋谱和‘双炮将’等基本棋术。把棋谱背的滚瓜烂熟,不等于棋术高超。但棋术高手,脑子里肯定有很多棋谱棋术。”

“再回过来说,咱家是将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武艺都要精通。不编成套路温故知新,你学了刀就忘了棍,练了枪就忘了剑,那不成了熊瞎子掰玉米吗?”华东虎说的天花乱坠,张鹿征还是半信半疑。

“为什么非要学这么多种兵器呢?专精一种不好吗?”

“战场上武器会损坏,那时候有什么就用什么,根本由不得自己。”

这也是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的最大区别。包括少林、八卦、武当在内,所有的中国传武拳种,至少都要修习几种冷兵器。古代西方武术也是以冷兵器训练为主,目的都是应对无规则的杀戮,而不是现代有规则的商业或者体育比赛。

抗美援朝期间,我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使用的就是“万国牌”武器。现代各国陆军精锐部队,也要学习、掌握敌对武装或者外军的武器装备,以备不时之需。

“想当年我打倭寇时,哎,你个臭小子又想偷懒,滚到河里打套子去!”

求知若渴的张鹿征被老爷子误会了,只能委屈巴巴的下到河渠继续练拳。

“爷,为什么在水里打套子?”好奇宝宝实在忍不住了。

“一句话,百样说;一套拳,百样打。水里练套子,是练习步法、身法、速度、腿力和稳定性,而步法的精髓就是‘马奔虎践’。”

“乱阵散斗时,最忌讳的就是傻呆呆的站桩输出。套路就是协调手、足、身的同时运动,避免脚动手不动或者手动脚不动。记住:活步做战马,拳腿是刀兵。”

张鹿征懂了,因为水中阻力大,既考验“起脚如飞”,也锻炼“落步如钉”,更能考验整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现代拳王阿里的“蝴蝶步”、泰森的“下潜摇闪”就是步法带动拳法、身法带动拳法的典范。

老爷子以前还有很多歪招,如逆风打直线套路是类似现代的耐氧阻氧训练;顺风打直线套路是速度训练,考验拳腿是否比风快;以流动的河水作为参照物,看看在河边顺流打拳能有多快;在下雪天,以飘落的雪花作为击打目标,考验眼力、速度和准确度;还有在下雪天打类似太极拳的慢拳,感受力量的节节贯通。

“练、练、练,您把鹿征练死算了”,四叔张可久和四婶张杨氏带着牙牙学语的孩子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挑扁担的汉子,扁担前后各有一个食盒。

“爹啊,不是我说您,您养的促织(蟋蟀)都比鹿征活的滋润。”四叔大大咧咧的坐到葡萄架下,自有小鹌鹑给他端茶送水。

“哎哎,您别拿核桃打我啊,把我打坏了,谁去讨要粮饷啊?”

“说”,华东虎收起核桃,那一脸严肃样像是要吃了儿子。

“现在朝廷没有钱,上半年的粮饷得等到夏收后,估摸着怎么也得七八月份了。”

(注:万历一朝,九边军队的粮饷理论上能保证九成,大规模长期欠饷是天启朝以后的事情)

年初大儿子张可大跟随老爷子的妻弟、总兵王鸣鹤去广东剿寇,好像战事不利,估计要拖成持久战了。

(注:张可大跟随王鸣鹤参与平叛,是真实历史)

闻讯赶来的菩萨老妈,听到这话就哭了:“那个没良心的,昨天派船送来192个伤残士卒,给我的信里只有87个字,也没提怎么养活这些兵,他们拉家带口至少一两千人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