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宋朝帝都到底在哪儿 > 第69章 好领导(第1页)

第69章 好领导(第1页)

曾经有一个段子:说是在某个边疆地区,当地因为自然条件一般、经济欠发达,民众普遍无所事事,官员系统也自成一体,所以管理起来相当有难度。

有一个本地成长起来的高级别官员,曾经执掌当地多年。他的儿子就问自己的父亲:您是怎么团结领导当地的干部呢?老父亲哈哈大笑,告诉自己的儿子:很简单,记住一句话,就是喝,喝了就睡,睡醒就喝。

是不是听起来很滑稽?难道说治国理政就是要喝酒?这岂不成了梁山好汉了。

但是,我们的宋太祖、绝顶大聪明赵匡胤竟然也是这么干的,他就是天天带着人喝酒。要说出身行伍,好点酒这可以理解,赵匡胤性格又比较活泼,喜欢热闹也是自然现象。但像他如此的频繁则确实少见,不信我给大家举例子:

在赵匡胤之前,皇帝出面在宫廷里摆大宴的也有,但是比较少,一般在只在年节或国家有大事的情况下才摆,赵匡胤则不然:

他过生日,叫做“长春节”,要摆酒,;

节度使来京朝拜见皇帝,要摆酒;

节度使离京赴本镇,还要摆酒;

外国使臣团来京,要摆酒;

每年的郊外大祭祀之后,也要摆酒,叫做饮福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这些大摆宴席的场合都是从赵匡胤继位以后确定下来的,自此开始形成常例;除此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曲宴,曲宴就是设在皇宫里的宴席。

没有固定时间和惯例,只要皇帝高兴,说今天下了班大家都别走留在宫里喝酒,大家就可以留下来吃大席了。

这么算下来,宫中的臣子基本上每个月都能跟皇帝一起喝顿大酒,如此会达到何种不一样的效果呢?

我们都知道,酒是最好的拉近人际距离的媒介物。作为臣子来讲,相比那些高高在上、威严庄重甚至躲在深宫难见一面的皇帝来说,赵匡胤这样的简直不要太可亲,喝酒是个高兴场合,大家兴致上来了,姿态也放的开了,作为臣下的不用端着很舒服,他们看到皇帝不再端着会更舒服。

经过这种长期的酒精考验、酒水交融,臣子们了解了皇帝,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完成工作、讨皇帝欢心,同时也不容易再为自己的细小之处不到位不检点而过分担忧,毕竟天天和大哥喝酒,这点小事就上纲上线不至于。

这样一来他们做官的舒适度和体验感就会直线上升。

除了喝酒之外,赵匡胤还大幅度的提升了臣子的工资待遇,除了例行的工资之外,他还会想方设法找由头给大臣们赏赐,生病了给赏赐,搬家了给赏赐,老父亲、老母亲过大寿给赏赐,就连跟着皇帝出去打猎,打中猎物也有赏赐。

所以宋朝的官员们纵使再会算账,他们也很难精准的估算出自己每年的年收入,因为大头往往来自皇帝赏赐这一意外之喜。

把喝酒和赏赐加在一起那就更厉害了,疏通河道完工了、国子监修好了、开封城外操练水军的大水池挖好了等等诸如此类,赵匡胤都会带着一大票官员前去验收剪彩,正事完了以后那就是喝酒,酒桌上就直接宣布对主办官员的赏赐。

同样是完成分内的任务,别的皇帝都是口头表扬或者发个小奖状、大奖章,赵匡胤则是直接给钱,大家仔细揣摩的话,这种管理方式是不是有点现代企业激励直接、追求效率的意思,臣子们干事创业的动力能不足吗。

也许有的人会说,赵匡胤这样肆意赏赐,是对国家财政的不负责任。

这个问题要看你从哪个角度理解了。举一个例子,在电视剧《大染坊》里,主角陈寿亭(陈六子)有一次就在年关将至的时候特意交待账房老吴,说厂里的工人除了发正常的工资和奖金之外,再额外给每人买一个大肘子。

说完这句话后,陈寿亭还颇有深意的继续解释道:这些工人们都是苦出身,你就是给了他钱他也不一定舍得买大肘子,我们直接发给他,他们过年的时候一家子人吃着你的肘子,能不念你的好吗?到了厂子里他给你玩命儿得干,几天就能干回来一个肘子了。

尤其是对比那些平素里有板有眼的领导,什么时候都不和下面的人打成一片,见了面就是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干的好了是能够得到表扬,可一旦一次事情没做好,可能就会被全盘否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