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宋朝帝都到底在哪儿 > 第88章 原来是他(第2页)

第88章 原来是他(第2页)

史书记载赵光义和赵普共同作为导演,奉献了这场精彩大戏。但考虑到后来赵光义登基后曾多次修改史书,借以美化自己。

因此我们对他是否参与陈桥兵变或参与的程度,要打上一个问号。

赵匡胤登基后,第一时间对禁军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时年只有21岁的赵光义,也一跃而成为殿前司4号长官都虞侯,位列慕容延钊、高怀德、王审琦之下,想来纵是没有军队的经历和根基,上面的几位老字号军头门也会对皇帝的宝贝弟弟关爱有加、处处捧场。

赵匡胤亲征李筠叛乱之时,任命赵光义为大内都点检,负责保卫宫中自家人的安全。待到征讨李重进时,仍以赵光义为大内都部署,戍卫宫廷。

961年杯酒释兵权之后,赵匡胤任命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同平章事。由此,赵光义开始有了自己独立掌权的一亩三分地—京城开封府,他以此为基地,招揽班底、延伸触角,崛起于大宋朝堂。

柴荣在继位之前,便是以晋王、开封府尹的身份立于朝堂,因此后来的赵光义以及宋朝皇帝便有意识地强化这一职务的潜在继承人身份,坊间将此叫做“亲王尹京”,即皇位继承人必是以亲王身份兼京城头号长官。

尽管赵光义此时还没有被封为亲王,但史学界一直对“亲王尹京”的说法存有争议,主要原因就是赵光义得位不正,越是想可以证明什么,就越是让人怀疑什么。

但说回正题,不管“亲王尹京”是否成立,但都足以说明京城开封府尹这个位置在中央朝堂是至关重要的,自五代以来,非亲近重臣不得担此任。

赵光义被授予开封府尹之前,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赵家兄弟的亲妈、当朝太后杜太后病逝,仍具未经证实、且可能被赵光义篡改的所谓史料记载,杜太后逝世之时,发生了著名的大事件—金匮之盟。

这件事讲来也不复杂,就说杜太后临终之际,赵匡胤在身边侍奉,结果有一天,老太太突然把赵普也叫到了身边。

赵普自从与赵匡胤相遇之后,先是帮着悉心照顾病重的赵弘殷,然后更是广泛的参与到赵匡胤的家庭事务中,深得杜太后信任,因赵普担任过掌书记,所以杜老太太习惯以“书记”唤之,视其为自家人。

老太太这天专门把赵普叫来,摆明是有大事。

杜太后先是问了自己儿子赵匡胤一个直抵灵魂的问题:

“你知道自己凭啥能得到天下吗?”

赵匡胤懵了,咋得的,还能咋得的?愧对先皇柴荣信任、欺负孤儿寡母得来的呗。

我一辈子就干了这么一件缺大德的事,这当妈的怎么偏偏闭眼之前问我这个呢?

赵匡胤现在毕竟是当了皇帝,总要脸面的,篡位那档子腌臜事是无论如何也也说不出口,于是他光哭不说话。

杜太后说:

“都是因为柴荣猝然离世,儿子年幼,天下民心不能归附,所以你才能取而代之。”

啧啧,到底是教育出了两个皇帝的妈妈,同样的事情换个说法,瞬间就显得无比伟光正,赵匡胤听了老妈的话,感激的又多留出了几行热泪。

然而杜老太太可不是要说这个,她话锋一转,随即给赵匡胤抛出了一个大杀招:

“你跟你弟弟光义都是我生的,讲来你把皇位传给光义,国家立了长君,这是社稷之福。”

好嘛,原来罗里吧嗦一大堆,最后是要在这里等着皇帝呢。那么赵匡胤是如何回应的呢?

“上顿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

杜太后一看儿子答应了,赶忙让赵普把这件事记录下来,而后皇帝让人把这纸藏于金匮(金匮,指金色的盒子,一般用于存放重要物件)之中,令人妥善保管。

以上,就是整个“金匮之盟”事件的完整经过,对于这件事,史学界一直争议颇大。它存在几个疑点:

第一个疑点,金匮之盟纯属子虚乌有。

赵光义继位之时并没有官方诏书,《宋史》尚且对此行为进行了美化,而《辽史》则直接指出赵光义是自立的。

如果有金匮之盟这样的一道合法手续,为何赵光义继位之时不拿出来?

有人会说赵光义不知道此事,事实上按照所谓的记载,当时金匮之盟发生时在场的除了杜太后就是赵匡胤和赵普,赵光义继位时确实只剩下了赵普一个当事人,但为什么赵普不第一时间提出这件事,而非要等赵光义登基的几年之后,赵普才拿出这个金匮之盟作为自己重新上台的筹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